编辑: glay 2012-12-24

一条暗线显示了弱势的谢无名处惊不乱、 镇静自若、 矢志 不渝, 虽然最终失败, 但其精神却令我们佩服, 令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不能 放下. 小说的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在于讽刺笔法运用极好, 这种笔法体现在作 家使用很多笔墨去写刘清水的父亲和侄子因为长期食用剌姑而得了怪病, 最 终父亲不治而亡, 侄子因为此病而在飞行员招考中被淘汰. 这一情节也是小说 的另一条明线, 起到了对疯养剌姑之弊端的事实证明. 可惜这些都没有令刘清 水清醒, 反而使她更坚决地执行着长官意志. 刘清水后来献身给罗书记, 她也 因此升官了. 这是一个被权力欲望所异化的人物形象. 小说提出了一个当下我们常常忽略的问题――顾此而失彼,光顾着兜里 的金钱越来越鼓,却忽视了社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生命存在本身.小说 在写法上的又一个特点,是在把剌姑养殖的始作俑者和叫停者都集中于谢无 名一人,这种设置含有隐喻色彩,说明谢无名在现实的教育下,由一个对环 保无意识的人变成了对环保有意识的人,并且真正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重 要性,所以他坚执其意,顶着重重阻力、压力,践行自己的决心、决定.像 谢无名这样的人现实中已经涌现出不少,既有位高权重的官员、著作等身的 学者,也有身体力行的普通老百姓,虽然环保任重而道远,但他们依然在不 懈地努力着. 新作快评 短评新观察 新观察 市场化时代的 广场诗学 ――新世纪以来 70后 诗歌的精神走向 霍俊明

2000 年左右,

70 后 诗人自其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诗歌 群体出现以来,他们在诗歌美学、思想立场和精神走向方面 的分化已经愈益明显.毫无疑问,这一代人的诗歌写作从精 神向度上凸显出了一定的精神共性,比如整体性上的历史想 象和对生存现状、写作场域的焦虑感;

但是在另一方面,同 样是从精神向度上来考察 70后 诗人在政治、经济、文化 和后工业时代 广场 地理上所展开的带有 饥饿 性质的 精神履历,显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以及此后在上世纪90年代之初 开始的翻天覆地的社会转型,注定了 70后 一代人不能不 尴尬地生活在政治、商业和城市的广场地理之中.而尤其是 新世纪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中连接建立的大大小小的广场和遥 远异乡的正是黑沉沉的铁轨和寂寞的乡村小站以及绵绵不断 的时代 乡愁 .在同为

70 年代出生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 《小武》《站台》《逍遥游》 ,甚至 《三峡好人》 的电影叙事 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

70 后 一代人在

80 年代以来的 成长故事和生存寓言.我们的时代更多地像是迪斯尼乐园和 经过华丽包装的麦当劳等游乐场所一起制造的 拟象 ,而 真实的存在则被严重遮掩和修饰.与此同时,我们已经目睹 了个人化、差异性和地方性在这个疯狂的城市化和新移民时 代的推土机面前的脆弱和消弭.广场所构筑的地理和精神的 异乡 让 外省 诗人们无路可走.值得庆幸的是,

70 后 诗人以义无反顾的精神地缘学用有些嘶哑的喉咙喊出了 饥饿 的精神之歌.他们不断将散落在各处的地理空间赋 予诗化的意义,不断在日常化景观中呈现当代诗人的微观精 神图景.围绕着广场弥漫开来而被利用和矫正过度的政治文 化、乡野文化和城市文化,给诗歌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