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2-12-22
UTAR NEW VILLAGE COMMUNITY PROJECT REPORT NAME OF NEW VILLAGE: TRIANG 直凉 PAHANG Project carried out by: Student Name ID Number Course Year / Semester Wong Hoong Cheong

1000869 Chinese Studies Year

3 Sem

2 Yap Soh Leay

1000041 Chinese Studies Year

3 Sem

2 DATE OF COMPLETION JANUARY

2011 TRIANG

1 摘要 直凉是位于百乐县(Daerah Bera)的华人新村之一.

百乐县内有三个较大的新 村,即吉拉央(Kerayong)、直凉(Triang)和金马扬(Kemayan).其它较小 的新村则是明加叻、文德里等.直凉居民以华人为主,虽也有印裔和巫裔同 胞,但异族的人数与华族比较之下,显然比较少.村里的华人有福建人、客家 人、广东人等,但大多数的居民都是福建籍贯,所以当地居民都是以福建话作 为最主要的沟通语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直凉也慢慢被发展起来,现在 的直凉更像一个小市镇,但有些地方还是保有新村的面貌以及传统.但如果与 其他的大城市比起来,直凉的经济活动显然不多,加上直凉至今还是以割胶作 为主要的行业,因此年轻一辈都选择到外地谋生. 直凉大街 TRIANG

2 历史与背景 直凉(Triang)的历史约有

110 年左右,是位于彭亨州南部,属于百乐县 (BERA)内的一个小市镇,距离淡马鲁(Temerloh)约有一小时的车程.直凉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直凉这一带是沿着一条名为 sungai triang 的河流而得名 的,纯粹是以河流的马来名称直接翻译而成的.由于直凉未有完整保存的历史 资料,故本报告以陈世震先生口述历史的方式来叙述直凉的历史.陈世震先生 今年

74 岁,在直凉非常有名望,虽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但仍旧在直凉大力的推 广文学创作,鼓励年轻一辈创作.其家族三代都在直凉居住,陈老先生亦亲身 见证了直凉七十几年的变化,现今正筹备出版一本名为《直凉人的故事》的书 籍,因此由他亲自口述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陈老叙述,二三十年代之时,交通困难,连马路都还没有,只有一条直凉河. 当时有许多华人乘坐船只沿着 sungai triang 来到直凉这个地方居住.除了坐 船,也有许多人骑着大象过来直凉.陈老的祖父便是骑大象过来者之一.在1948 年进入紧急状态(1948 年至

1960 年),马共以武装斗争来对抗英殖民政 府.1949 年,英殖民政府为了对付马共,便把郊外的华人聚集起来,用铁刺网 围起来,并且监视居民的一举一动,目的就是不要让这里居民有机会接近马共 的人,向他们提供食物.也因为如此,华人被凝聚起来,并且一起居住,慢慢 就形成一个华人新村,继而成为现今的直凉. 迄今为止,直凉拥有约两万多人,华裔居多,其次是印裔和巫裔.直凉的住宅 区大多是排屋,有些地方则建了双层排屋,但直凉并没有任何的组屋或是公寓 之类的洋房,一些地区如一些老新村或旧路仍保有板屋式的房子. TRIANG

3 左边是屋主把板屋翻建成砖屋,右边则是保留板屋式的住家 有些则是完全保留几十年的板屋,至今仍有人居住 TRIANG

4 经济发展 树胶芭 早期,直凉这个地方除了 sungai triang 之外,围绕四周的便是树胶芭.因此,这里的居民早期都是以割胶为生,即使到了现今仍是以割胶作为最主要的 行业.工业方面,直凉有一间砖厂,也有铁厂之类的,工厂不多.至于商业方 面,则以售卖日常用品、衣服、手机等的店铺为主.直凉的发展机会不多,加 上现在的年轻人都对割橡胶、种植油棕这类的工作毫无兴趣.再者,即使在直 凉开间店,由于人口不多,也只能做小本生意,赚的钱不多.因此直凉的年轻 人都纷纷往外地发展,如到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工作. 直凉的商店以咖啡店居多,其次则是售卖衣物的店铺,其余的店铺则有杂货 店、药材店、手机店、摩托店等等. 成功市场 Pasaran Ekonomi Berjaya、直凉女人街 TRIANG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