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2-12-05
A3 编辑尧版式院王卉 校对院王心怡 圆园11 年4月22 日 星期五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82616610

82613708 耘原皂葬蚤造押hwang岳泽贼蚤皂藻泽援糟灶 科学 窑 社会 联想桥南的 最牛农田 肖洁 /摄 阴本报记者 洪蔚

2011 年4月14 日, 一块漂泊了半个多世纪的恐龙下颌骨化 石, 在一连串的偶然机遇后, 在一群热心人的协助下, 终于回到 了它的故乡―― ―中国.

这些帮助它回乡的人们, 把这次回归看成是一种 召唤 , 召 唤那些更多的流浪各地的恐龙们, 回到故乡. 董枝明的故事: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块终于 踏上 故土的恐龙骨骼, 名叫戈壁原巴克龙,

1960 年出土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它见证了中苏 关系从合作到恶化的过程.

1959 年, 中国苏联签订了为期

5 年古生物联合考察协议, 地 域范围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到哈萨克斯坦.这次古生物考察, 是新 中国成立早期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甚至动用了一个排的士兵 负责开车. 然而, 在考察刚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忽然撤走了专家.那时考察队正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进行 现场发掘, 考察不得不终止.这块后来被命名为戈壁原巴克龙的 化石, 在那时刚刚被找到.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研究员董枝明, 当时曾参与了合作考察, 只是那时的他, 仅是 初出茅庐 的青年学子, 远远地看着 大腕 们工作, 帮他们做一些像包化石这样的辅助工作. 尽管合作考察临时中断, 然而, 其发掘成果, 却也相当丰富, 除了恐龙外, 还发现了大量的鱼类、 哺乳动物化石.

1962 年, 苏联派代表来到北京进行协商, 要求对两次考察的 成果进行分配, 双方对化石的研究权展开了谈判.最终, 两次考 察的部分成果, 被苏联专家 借 回国, 其中包括这件戈壁原巴克 龙化石. 在当年被借走的标本中,董枝明对戈壁原巴克龙记忆尤其 深刻, 苏联专家原本想借去更珍贵的甲龙化石, 中方没有同意, 这件戈壁原巴克龙是苏方的第二选择. 此后, 中国学者只在

1966 年的学术期刊上, 见到戈壁原巴 克龙.苏联著名恐龙专家罗日斯特文斯基, 根据这块标本发表了 一个恐龙新属, 并正式定名为戈壁原巴克龙. 当时这件标本, 不只是一块下颌骨, 还包括头骨、 肩胛骨.根 据双方签订的合同, 研究完成后, 标本应该归还中国, 然而合同 一直没有被履行.

1991 年, 苏联解体, 大量的国有资产疏于管理, 遗失惨重, 国 内学者对当年那批被借走的标本, 几乎失去了索回的信心. 时隔半个世纪, 当董枝明再次见到戈壁原巴克龙的时候, 已 经是

2010 年夏天, 地点也已经转到了日本. 所十三的故事: 一连串的偶然就是宿命 所十三是一位日 本恐龙动漫画家.上 世纪

90 年代中期, 就 在戈壁原巴克龙从人 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 了的时候,他正在准 备创作自己的第一部 动漫作品. 他的这部作品, 讲述的是恐龙界传奇 人物―― ―吉迪恩・曼 特尔的故事. 曼特尔是一位英 国医生,他是世界上 第一个正式研究恐龙 的人,

1825 年 ,他 将 自己的发现命名为禽 龙,这是世界上第二 只被命名的恐龙. 正当所十三为绘 制禽龙收集素材的时 候, 偶然在东京的化石市场遇上了戈壁原巴克龙. 戈壁原巴克 龙在演化上, 与禽龙是近亲, 形态极为相似. 于是便买了回去, 为绘画提供参照.而此时的戈壁原巴克龙已经只剩下了下颌 骨. 这本叫 《雾之彼岸》 的书, 出版后大获成功, 所十三也因此 确立了自己今后的创作方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