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19-09-01

3 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 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疑山地望一致.九疑山在湖南南部 ,苍梧之野当指湘粤桂交界一带 ,是湘水与资水发源之处.楚国 的疆域南至五岭 ,岭南尚非其所属 ,故楚国的苍梧郡不可能有岭南之地 ,与西汉时的苍梧郡不一样. 既然洞庭湖在北而苍梧之野在南 ,那么洞庭郡与苍梧郡的相对位置就有两种可能 ,一是洞庭郡 在北 ,苍梧郡在南 ① ;

二是洞庭郡在西 ,苍梧郡在东 ② .如果从地理形势看 ,则后一种可能较大.今 湖南地区主要由四条长江的支流 ,即湘、 资、 沅、 澧四水的流域所组成.而在湘、 资二水与沅、 澧二水 之间有天然的屏障 ― ― ― 雪峰山相隔离.因而 ,从汉代开始直到南宋 ,湘、 资二水流域与沅、 澧二水流 域始终分处不同的郡级政区 ,而且往往也不在同一个高层政区中.因此由这个自然背景有理由推 测在楚国与秦代 ,苍梧郡与洞庭郡亦应东西分处湘资与沅澧两个流域.而从出土里耶秦简中 ,我们 可以看到 ,与洞庭郡有关的主要地名 ,多在沅、 澧流域 ,其中有迁陵、 酉阳、 临沅、 零阳、 索等处 ,只有 益阳一处与湘、 资流域有关.另有孱陵一处在紧邻澧水北面的油水流域.这些地名在 《汉书・ 地理 志》 里都是县名 ,我们依此推断这七处地方在秦代已经置县 ,大致不会有误 ,也许有的县还始置于楚 国.益阳之名虽在里耶秦简中 ,但并不一定非为洞庭郡属县不可.因此上引 今洞庭兵输内史及 巴、 南郡、 苍梧 之简文 ,指的是洞庭郡的兵器输往内史及其他三个邻郡 ,益阳若在苍梧郡中 ,也可算 是兵器输入的地点. 还有一点地理背景必须提及 ,那就是秦汉时期的沅澧流域与国家核心区的咸阳、 长安一带的交通 比湘资流域还要近便一些.直到元代以前 ,从洛阳南下 ,经过南阳到达江陵的大路一直是南北交通要 道 ,其南段及其在沅澧流域的延长段就是里耶J1(16)

9 背面简文所述的内容 ,即 鄢到销百八十四里 , 销到江陵二百四十里 ,江陵到孱陵百一十里 ,孱陵到索二百九十五里 ,索到临沅六十里 ,临沅到迁陵九 百一十里 . ③ 而湘资流域与中央的交通仍旧要借助这条路线 ,从临沅北上 ,因为今天从长沙到岳阳以 至武汉的大道的开通是很晚近的事.所以湘西地区在古代其实比在近代相对而言还要发达一些 ,这 也是迁陵僻在湘西何以竟保存有这么多秦简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可以将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秦图 的黔中郡与长沙郡改为洞庭郡与苍梧郡而无大碍 ,只是洞庭郡既以洞庭为名 ,总要包涵洞庭湖在其 中 ,所以秦图中的洞庭湖应移属洞庭郡 (即该图中之黔中郡) ,而不应属于苍梧郡 (即该图中的长沙 郡) ,如本文附图所示.虽然洞庭湖在战国秦汉时期还很小 ④ ,但已成为一个景观 ,所以战国末年才有 屈原在 《九歌・ 湘夫人》 中的咏叹 :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山海经・ 海内东经》 附篇也有 沅水 出象郡镡城西 ,入下隽西 ,合洞庭中 的记载 ⑤ ,也才会以之为一个郡命名.

二、秦代无长沙郡与黔中郡 虽然对于秦郡的名目 ,我们可以大致以洞庭郡与苍梧郡替换黔中郡与长沙郡而无大差 ,但还得 分析一下 ,历来考证大家何以认为秦代存在黔中郡与长沙郡 ,而不能只批评他们的考证是错误的. 先说长沙郡 .长沙正式成为政区的名称 ,是在高帝五年徙封吴芮为长沙王的时候⑥ ,此后 就有了长沙国的建置 .在此之前 , 《史记・ 高祖本纪》 虽已有项羽 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的话,但并不能据之以为汉元年就有长沙郡的证明 ,司马迁是西汉中期的人 ,以后面的地名说前 面的事情 ,是免不了的事 .除此而外 ,并没有传世文献证明秦代有长沙郡之建置⑦ .直到班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