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2019-08-31

小腰 铺, 计种十四石正;

……仁义铺坊: 三桃庄, 计种四石正;

萧 毛村, 计种四十一石正;

腰铺村, 计种十八石正.…… 余 适中的碑文写于光绪十八年, 即1892 年, 毫无疑问, 腰铺 、 小腰铺 、 腰铺村 之名, 问世早于1892年, 至今至少 有一百多年了.如今 腰铺 、 腰铺村 依旧, 唯有当年位 于腰铺镇东北贲大山西侧的 小腰铺 ,

20 世纪

70 年代小 村并大村时被整体搬迁, 从此名字渐渐被人们遗忘, 现在 这里已成腰铺工业园.据此推断: 至迟从1892 年起, 腰铺 开始一地两名 (仁义铺、 腰铺) .据滁州乡贤杭海编著的 《滁县乡土志》 记载, 民国初年, 腰铺依旧一地两名.其志 上卷 界址 载: ……南接全椒县境, 以仁义铺 (距城25里) 为界. 其志下卷 交通 载: ……距城里许分一支路西南 行(15里) , 往陡岗 (又12里) , 至腰铺入全椒县界. 到了民 国末年, 腰铺不再一地两名. 《南谯区志》 载: 民国三十五 年(1946年) 滁县辖4镇、 14乡、 12保, 其中……腰铺乡6保, 分别为梅铺保、 八蜡庙保、 蔡郢保、 腰铺保、 八里铺保、 大桥 湖保. 从此, 这里先后称: 腰铺乡;

腰铺人民公社;

腰铺乡;

腰铺镇. 三 我孩童时就记得, 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腰铺逢会, 至于 为什么逢会, 逢什么会, 不晓得, 只知道逢会热闹.就连 文革 期间的这一天, 街上还是有很多人的.记忆里, 这 一天曾经改称 物资交流大会 .20 世纪

90 年代, 我在滁 县行署广播电视部门工作, 为了深度报道 二月初四 , 翻 阅了所能查找到的史料、 资料、 档案, 访问了多位 腰铺老 人 , 也没弄清 二月初四 的来龙去脉, 后来生造了一个 备耕节 , 新闻上了中央电视台. 盛世兴庙会.1997 年, 腰铺乡政府开始主导筹办 二 月初四 , 名为 第一届腰铺二郎庙会 .为此, 贲明广先 生专门撰文介绍 二郎庙会的由来 : 一是美妙的神话故 事传说;

二是古人生活会期;

三是近代的庙会.2009 年, 二郎庙会被确定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17 年, 二郎庙会入选第五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申报材料称, 二郎庙会始于唐宋时期, 清末为鼎盛时 期, 与腰铺的关系为: 据 《滁州市民族宗教志》 记, 民国八 年, 滁州五戒居士朱皓明在二郎山捐资重修扩建二郎庙, 取名祈福寺.20 世纪

30 年代, 祈福寺住持常圆为方便民 众免走山路进香祈福, 在腰铺集镇修建两座庵, 称为南头 庵、 北头庵, 有居士住庵, 人们到腰铺集镇两座庵上赴会, 但庙会仍叫二郎庙会. 至此, 我记忆中的 二月初四 谜 团有底: 二郎庙会. 如今 腰铺二郎庙会 已成功举办22届, 二郎庙会的 由来和盛况 已存档 《腰铺记忆》 中, 可我总觉得意犹未 尽, 总在臆想二月初四庙会与 人虎恋 著名传奇故事的 关联;

总在自审: 在编纂 《腰铺记忆》 时, 对发生在腰铺神 奇大地上, 既浪漫又悲情的 人虎恋 古代传统故事, 为什 么没有作为腰铺的文化标识, 进行挖掘扬弃、 传承开发、 古为今用呢? 发生在腰铺的 人虎恋 故事, 唐代 《集异记》 刊载后, 宋代 《太平广记》 全文引录.此后成为历代故事嬗变和文 学移植的母本, 不断出现在小说、 话本、 曲艺和戏曲之中, 其中广为人知、 家喻户晓的 《聊斋志异》 中的 画皮 故事即 根源于此.可见 人虎恋 故事的魅力和影响力.可是在 长期口耳相传过程中, 由于传播者的情感渗透和文人们的 附会, 故事发生地常被 有心人 迁移到本土, 其中最为强 烈的要数山西省襄垣县和浙江省义乌市.襄垣县说, 《集 异记》 作者系山西人, 襄垣县有古镇亭.亭原名虎亭, 因 人虎恋 故事而得名.春秋时, 晋侯将虎亭地区封给上 大夫羊舌赤, 羊舌赤忌讳 羊入虎口 , 就在 虎 字上加一 圈 , 虎亭 成 亭 至今.义乌市说, 市内鸡鸣山是因 人虎恋 故事而得名.传说的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大致相 同, 只是结尾处梢有不同: ……崔韬半夜醒来, 见一只老虎 正在咬嚼两个孩子, 抽出佩剑猛砍.老虎窜出驿站, 向东 逃逸, 穿过田野, 躲进山林中.崔韬追到山麓时, 因四周的 雄鸡开始啼鸣报晓而止.后人为了纪念崔韬逐虎女至此, 便把这座山命名为 鸡鸣山 . 一南一北两地, 为争 人虎恋 故事发生地所有权, 因 地演变了故事的地名, 因义改编了故事的结尾, 尤其是襄 垣县亭, 为了固定 证据 , 建了庙, 立了碑, 衍生了系列 与崔韬遇虎故事相关的遗址遗迹.其实, 人虎恋 发生地 的争论是道伪命题, 因为 人虎恋 故事的源头和母本―― 《集异记 ・ 崔韬》 中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崔韬, 旅游滁 州, 南抵历阳 (今安徽和县, 与腰铺近邻) , 至仁义馆……后 韬明经擢第, 任宣城 (今安徽宣州市) ……复宿仁义馆 …… 短短不足500字文章, 多处清楚写着 人虎恋 故事发 生地――仁义铺和它周边的地名: 滁州、 阳、 宣城. 由此, 我常想: 既然古人古文早已记录在案, 可是作为 人虎恋 故事发生地的腰铺, 为什么一直以来持冷静、 冷 漠之态呢?当我以疑问为导向, 再次逐字逐句阅读 《集异 记・崔韬》 时, 终于找到了根源, 症结就在文章最后六个字: 食子及韬而去. 这就是说, 人虎恋 故事虽然主题很积 极, 情节很感人, 爱情很浪漫, 但结局太血腥, 自古仁义向 善的腰铺民众难以认同和接受, 加之历史上 反对封建迷 信教育 和 破四旧运动 , 久而久之, 最远古传统、 最有地 域特色、 最具挖掘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虎恋 故事, 被发生地的人们淡化了, 遗忘了. 四 为了家乡人不再惋惜, 为了同道人不再心痛, 《腰铺记 忆》 出版发行后, 围绕 人虎恋 故事主线, 我重翻了 《腰铺 记忆》 采用和未采用的全部稿件, 重温了访谈、 座谈、 走访 老腰铺人 的所有场景和文字材料, 重查了所能找到的有 关腰铺的史料和个人收集的关于腰铺的资料, 重现了本人 60年(5岁至65岁) 来关于腰铺的记事和记忆, 终于梳理和 推演出 人虎恋 故事的结局和延续―― 话说崔韬和虎女结为夫妻, 离开仁义铺, 一晃三年过 去, 崔韬考取进士, 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