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2019-08-29

8800 5000

9200 6000

9200 6000

9500 6000 服务其他高校 学生人次

1940 1980

2010 2020 服务社会(包 括技能鉴定、 劳动力转移培 训等)人次

900 1100

1200 1200 总计11640

5000 12280

6000 12410

6000 12720

6000 -

25 -

二、建设完成情况(表中前四栏须与申报书对照说明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成果情况立项建设期间

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 小计 国家级教育部 十二 五 规划教材 个数 精品资源共 享课门数 省级教学成果奖 个数 精品资源共 享课门数 重点教材 个数 重点专业 个数

1 教改课题 个数 社会服务 成果个数 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成果清单获省级以上 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奖项级别 主持人姓名 发奖单位 获奖时间 承担省级以 上实验教学 改革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 (万元) 立项时间 教师开发的 创新性实验 项目 项目名称 开发人 投入教学起始时间参加学生数 自制教学仪 器设备 名称 负责人 使用学生数 研制时间 正式出版的 实验教材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自编实验讲 义 名称 作者 使用学生数 编写时间 学生参加的 省级及以上 创新性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起止时间 参加学生数 其他-26 - 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包括教学理念与改 革思路、教学体系与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教学效 果与教学成果等方面 建设成效) 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学校具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 探索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途 径,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专门制定了 苏师大教〔2014〕

1 号《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在《指导意见》 中明确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以及 培养方案的构成等. 推行

352 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 30%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实施 1+10 校企合作工程, 培养 50% 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实施 1+20 国际高校联合培养计划, 培养 20% 的国际化人才. 绿色化学工程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按照 《指导意见》 的要求,完成了应用化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学校积极推动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深化与地方政 府、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构建 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推行 1+10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学院注重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 事业单位的合作. 化工学院先后与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 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徐州市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江苏恒盛集团、 徐州国祯水务运营有限公司等 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近二十个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思路清晰,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建立企业与高校的软硬件条件互通、 互补机制, 有效保障中心 的硬件设备和师资技术力量, 既能够满足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设备条件, 又能够打造出工程型教学团队绿色化学工程与创新实践 教育中心. 实践教育中心与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蓝丰生物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合作单位共同制订教 学目标和方案,实行 3+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在企 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树立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 新相互促进的先进教学理念.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 双师型 教师比例, 聘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部分专业课程 的教学任务和岗位实习指导工作. 以学术水平提高, 促教学质量提 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