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9-08-28
草长莺飞的早春,回老家走亲戚,车到村头,已是黄 昏.

走进村庄,只见晚霞满天,飞鸟归巢.又见烟囱林立, 却不见袅袅炊烟和农家房前屋后形如山岭般的草堆,顿感少 了往昔特有的乡村韵味,不禁有着不见 故旧 的遗憾与失 落.儿时那夕阳余辉下被袅袅的炊烟所笼罩的村庄,那如同水 墨画般的乡村晚景,那如诗、如画、如梦的特有风光,深深印 在我的脑际中,令我梦牵魂绕.那青色的炊烟带着浓浓的乡 情,那飘荡的薄雾饱含着浓郁的 乡味 ,那高高的草垛是父 老乡亲生活的希冀…… 这些是我乡愁的寄托. 记得小时候,村庄那如丝如缕的袅袅炊烟,常常带给我 无尽的遐想.那飘飘渺渺的炊烟,就像一幅美仑美奂的乡村 油画,已深深的烙在我的记忆深处.每每想起故乡的炊烟, 一股暖意便在心底升腾.尽管离开故乡已有多年,但故乡那 飘渺的炊烟,常常走进我的梦中,成了我对故乡深刻的记忆. 有村庄的地方就有炊烟,每当接近饭点时分,一缕缕炊 烟便从故乡一户户人家厨房屋顶的烟囱袅袅升起,那是故乡 最美的风景.当年家乡的烟囱有多种多样,从烟囱上就可看 出主人家境的好丑.一般人家的烟囱,都是用一块青砖砌成 正方形,到顶端用两块砖,各削去砖头一个角,砖中间削个 月牙湾,横竖摆个造型.条件好的人家,烟囱砌成宽宽大大 的长方形,砖块之间用水泥焊接,白石灰勾缝,到顶端用砖 块砌成如窗格一般花式,造型别致、耐看.经济条件差的人 家,直接用一截废旧水泥筒竖立起来当烟囱. 从烟囱冒出来的烟,可看出柴草质地的好丑.如冒出的 烟是灰白色,且连续均匀飘散,那烧的是芦柴或棉花杆等硬质 的柴草,火有劲,灰尘少;

如冒出的烟发黑,且断断续续,一 阵烟大、一阵烟小,飘散的灰尘多,那烧的是质地松软的稻草 或麦秆,没火力,塞一把草到锅堂,火苗一串就烧没了. 农家的草堆,也是一家人的脸面.草堆大,且堆得有棱 有角,草堆四周清清爽爽,说明这户人家存粮多、生活殷 实,住居讲究.当时有句俗话: 屋后有堆草,儿媳不愁找;

屋前草堆大,生活不会差 .儿时,放学回到家中,大人生火 做饭,孩子们就在草堆旁玩耍,用树枝或芦柴做成枪支,爬 上草堆向下扫射,或扯几个草捆子,围成自己的院子,玩起 过家家 的游戏,或者将草堆掏个洞,人钻进去再用草将洞 口封住,玩 躲找找 .边玩边看家里烟囱还冒不冒烟,炊烟 停了,说明饭已煮好,随即解散往家跑…… 眼下看不到炊烟,感觉故乡少了别样的风景,孩子们也 少了童谣中的那份快乐. 不一会到了亲戚家,我快步走进亲戚的厨房,只见亲戚 家老土灶、煤气灶土洋并举,大铁锅、小平锅一起上阵,夫 妻俩锅上锅下,忙个不停.室内炉膛柴火正旺,灶台热气腾 腾,香味扑鼻,沁人心扉.飘渺的炊烟从屋顶的烟囱里升 起,裹着饭菜香,四处飘散.久违的炊烟让我喜出望外,让 我找回了失落的自我,顿感故乡的温馨与亲切.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农民口袋有钱了,日子 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家乡父老 乡亲的生活愈发现代化,原始的老灶台、大铁锅已逐步被新 型灶具所取代.我不知道这是值得庆贺,还是令人伤感.那 飘渺的炊烟,已深深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在回忆里找到那份 久违了的安宁与恬静,缕缕轻烟、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感动. 亲戚介绍说,现在我们农民也不缺钱,为图方便省事, 绝大部分人家都用液化气灶和电饭煲烧菜、做饭. 既然不用老土灶了,那为什么不拆掉锅灶呢? 保留土灶,一是怀旧.老土灶陪伴几十年了,舍不得 拆.再就是,逢年过节,在外出工作的儿孙回来,城里的亲 戚朋友来走动,都想吃柴草烧的土灶米饭,原味、香喷!这 不是吗?你难得来我家,今天,特地用土灶铁锅炕锅巴给你 吃! 亲戚笑着扑打我的肩膀. 提起土灶炕锅巴,我忙咽下口水.土灶铁锅煮米饭,待 干汤后,小火慢慢炕锅巴,待锅巴五成熟时,沿锅四周浇一 碗猪油或小榨豆油,滚热的锅巴泼上冷的油,只听 叽溜 一声,随即传出锅巴紧身的 噗噗 声,油锅巴的香气随着锅盖 缝隙溢出,锅屋里,满屋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浓香.做好的锅 巴,厚实而不糊、黄灿灿、香喷喷,咬一口,香酥脆崩.锅巴 泡肉汤,香鲜酥脆,回味悠长.过去是招待客人的简易小吃, 现在成了许多饭店的一道特色菜.他们将炕好的锅巴,底朝天 般的摆在大菜盘上,再端上一碗用猪肉、海鲜等熬制的 三鲜 汤 ,从上到下浇在锅巴上,只听到 扑噗 一声响,一股裹 夹着浓香的烟雾腾起,此菜取名为 晴天一声雷 . 来,吃饭吧,边吃边聊! 随着一声招呼,亲友围桌而 坐,我的面前已摆上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米锅巴了! 吃着 大灶头 柴草火 烧炕出的香喷喷 米锅 巴 , 大家兴奋不已.再看看那厨房屋顶的烟筒里窜出的 打着旋儿、撒着欢儿、飘向蓝天、融入云端的炊烟,心里也 随之飘荡起来.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 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耳边仿佛传来 《又见炊烟》 这首歌,回想起故乡的炊烟,飘渺的炊烟下 有母亲忙碌的身影,有我儿时的欢颜,那是我心中最温暖 的记忆. 湿地诗园 Shidishiyuan 故乡的桑树我的故乡特庸是全国著名的蚕桑之乡. 接天桑林无穷碧 是故乡独特的田园风光.家乡的桑树虽无松杉之伟岸,杨柳之妩 媚,竹梅之高雅,桃李之艳丽,樟楠之名贵,但却是那样的淳朴 和憨厚.春日生机盎然,夏日青翠欲滴,秋日落叶坦然,冬日仙 风道骨,连绵数十里,确有碧海无边入画来的意境和壮美. 自古桑树一直被人们作为勤劳朴实、正直善良的象征. 《诗经》中曰: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因而桑梓常被人加以歌颂和 赞美.桑树虽随处可见,无足为奇,然而,像故乡人对它钟爱有 加却很少见.在那饥不择食的年代,每当桑葚成熟季节,我和小 伙伴们常常爬到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桑树上,饱享那又香又甜 的桑,直到狼吞虎咽满唇染紫仍不愿离去.如今想起那 美餐 ,仍觉满口生津. 故乡栽桑养蚕有着数十年的历史.当年队里的那片桑园,是 我们农家娃的 迪斯尼 ,我和小伙伴们常在那儿 格田方 、捉 迷藏,用桑树枝条做弹弓、编头圈、作叶帽,学着电影里的镜 头,隐蔽在桑林中侦察 敌情 、匍匐前进的情景…… 春夏之际,每当星期假日,桑枝返绿蚕蚁出卵时,我也时常 跟着姐姐到桑园里采摘那嫩绿的桑叶,在洒满朝霞的桑林间,笑 靥映着露珠生辉,绿叶伴着彩衫飘动,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 乐趣.在蚕室里,我帮着给蚕宝宝喂桑叶,看到蚕儿吃得那么香 甜,听着下小雨般的 沙沙 声响,我真是兴奋极了.等蚕宝宝 渐渐长大了,姐姐领着养蚕组的姑娘小伙子们把小麦秆扎成的草 龙放在蚕匾上,让成蚕 上山 吐丝结茧.两三天工夫,金灿灿 的草龙便变成了银龙,一条条、一层层结满洁白蚕茧的 银龙 挤满了蚕室.待茧中的蚕虫变成了蛹,哥哥姐姐们便开始采摘成 熟的蚕茧.当洁白的茧子装满大筐小篓时,他们心中也装满了丰 收的喜悦. 故乡的桑园曾带给故乡父老的喜悦和希望,也给故乡的人留 下过悲伤. 文革 中故乡的那片桑园也曾被当着不务正业的 资本主义尾巴 的 副业 遭到砍伐.那时,大人们为失去桑 园而心疼,我们则为失去嬉戏的乐园而流泪. 此后,故乡人也几 次在丝绸行情急转直下,蚕茧价格暴跌的困境中熬过了难关,顶 住了一股股波及而来的毁桑风…… 40年沧桑巨变.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钟爱栽桑养蚕的故乡 人又如鱼得水,利用承包田拓桑养蚕,一个个养蚕专业户如雨后 春笋,层出不穷.当年的零星的桑田已变成了接天连地的碧海桑 田,当年的少有的蚕桑副业组早已发展成一个个蚕桑专业村.故 乡也有了享誉华夏大地响亮的名字――蚕桑之乡. 故乡也无愧于蚕桑之乡之美誉.一棵桑让故乡美名远扬.这 些年来,我无时不在关注着故乡的变化.早在30年前,我欣悉故 乡率先跃入全省万担茧乡的前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