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9-12-21
第3版文化2018 年8月10 日 星期五 www.

huangshannews.cn 本版责任编辑本版责任编辑//阮 文生阮文生E-mail:hsrws@ E-mail:hsrws@126 126.com .com 一湛清渠莫须问 一湛清渠莫须问, , 空谷幽兰花自开 空谷幽兰花自开 ――纪念书坛耆宿张定友先生 石墟读书立德之我见 读书立德之我见 王曙辉 诚诚信信徽徽商商人人生生路路――从家父一张名片的真实故事说起 洪学明 许国石坊吴笑梅/作一次黄山友人送了一幅张定友老 先生的对联给我, 其书法之高格令我心 生敬佩, 一直想去当面讨教, 不承想先 生驾鹤而去终成憾事.拙笔写一篇文 章权作景仰之心的一点补偿吧. 先生书法之所以让我吃惊, 在于所 到功力之深和境界之高.今世能书者 众多而真正书好者却寥寥无几, 这也难 怪沈鹏看过先生的字也称 大作有神 采 了. 先生出生在江南这个地域, 这里的 人文底蕴丰厚, 山水田园秀丽.一方水 土养育一方人, 清石涛有言意: 山川蒙 养、 心性方滋 , 或许正是山川清流, 方 生空谷之幽兰.自然大美陶冶着书者 的内心, 并得以澄怀观道到达人书俱老 的境界.这也难怪傅抱石研究中国书 画历史之后得出的感慨 自五代以来一 直是在野的胜利 . 书画之道允执厥中,方能正本清源, 中则守正, 守正则雅.看先生之字 最为显著的是 字字尊法度,用笔整饬 , 从先生为鄂州碑林书 《桃花源记》 勒石楷书中, 可以看到自幼研习柳、 欧 之功力;

同样从先生手书毛泽东诗词中 亦可看到其隶书深得汉碑之神韵, 且又 受之于何子贞之拙味.更甚者是先生 之行草, 虽出于右任之标准草又自出机 杼, 化于草与我草, 实属不易.在于草 的深厚中却显露出先生之文质, 有一种 温润的书卷之气,平淡祥和,从容不迫.特别让我喜欢的字是先生书的 鹤寿 二字, 鹤 字骨力劲健, 用笔虚松, 笔繁而内飞白虚空,不见一丝迫塞. 寿 字笔简练而又不失丰腴, 以中锋行 涨墨, 尽显浑厚华滋.二字一虚一实、 一巧一拙、 有收有放、 有骨有肉、 不期然 而然, 可谓是相得益彰的绝妙神品!古 人言书 若不法备, 尚何得信笔 , 而这 一点恰恰是今人最难以做到和最值得 学习的一点.先生之书为今人提供了 一面镜子.今人浮于事、 心神散乱、 凡 事求捷径、 图虚名, 可能都源于缺少先 生名字中的那个 定 字.禅宗言: 惟不 动心为 定 , 今名亦为我所欲也, 利亦 为我所欲, 孰能不动?且能静心哉!凡此 种种之乱象亦不足为怪, 故如赵吴兴 言 俗子朝学执笔, 夕已自夸 , 形象之 极.实则书画之道, 入道者难, 出道者 更难, 为往圣继绝学已难, 更何况是为 万世开太平乎? 今之书者动辄言创新, 且又不知创 新乃构建在继承基础之上, 何来无源之 水, 无本之末?哪里会有割裂之革新?亦 不过是些巧立名目的捷径和光怪陆离 的眼球罢了. 凡书画之道, 作字作画当如做人, 有正气则风骨显, 儒雅之君子之风, 非 仁者、 义者、 不足以养胸中之浩然之正 气, 有正气方字得以气行, 以气使之, 才 能使真气弥漫, 字焕神采.看先生之字 如见其人, 既无江湖之戾野, 又无庙堂 之峻倨, 在生活熔铸一派谦和瑞祥, 珠 圆玉润的内在气质, 故仁者寿也, 先生 虽耄耋九十余, 仍神清气爽, 乃正气使 然.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 来 ,看先生手书的对联,字如 锥划沙 , 如 属漏痕 , 功力深厚, 若想笔底 如有金刚杵, 尚须终生不辍之努力.古人 临池尽黑, 颓笔成冢 , 哪一个留名 千载的书者, 何尝不是从日日书万字的 甘苦中来.这是个励志磨心的过程, 这 是去除内心之火气、 躁气、 浮气的过程, 才能练就落墨惊鸿的从容淡定和畅神 自由.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 流 , 而我心中的大英雄却是那些寓绚烂 于平淡中如先生般的常人, 他们热爱生 活、 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是他们 让世界变得和谐美好.潘天寿曾诗云: 正从平淡出神奇, 高品原来不可师 , 高 贵的人格是一种养成, 不须靠树立的. 一湛清渠莫须问, 空谷幽兰花自开. 注: 张定友, 字宗正, 号墨农, 室名 秉直堂.1924 年生于浙江诸暨.早年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 后执教于 屯溪师范学校、 供职于屯溪人民影院和 屯溪文化馆.工楷书, 专行草, 尤擅长 于右任标准草书.其作品、 生平先后被 编入 《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 《中国书画 家大辞典》 《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 等.作品曾数度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 办展览, 并多次应邀至日本、 新加坡、 菲 律宾等国参展.

2006 年2月,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 习近平在 《之江新语》 中讲, 党员干部要 多读书, 修政德 .将多读书提升到党 的建设和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 今天, 我们开展 讲忠诚、 严纪律、 立政 德 专题警示教育, 更应该克服不思进 取、 碌碌无为, 不勤学的低迷状态, 把读 书作为终生追求;

摒弃装点门面、 心浮 气躁、 浅尝辄止, 不真学、 不深学的不良 倾向, 秉持 活到老、 学到老 的态度, 把 读书学习作为改造思想、 加强修养的重 要途径, 作为净化灵魂、 锤炼忠诚的有 效途径, 使一切有益的知识、 一切增强 的理念、 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 沉 淀在我们的血液里, 融汇到我们的从政 从警行为中, 做到修身慎行, 怀德自重, 敦方正直, 清廉自守, 忠诚可靠, 永葆共 产党员的先进性. 开卷有益, 读书修身.书籍是人类 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 又 是一件愉悦的事.试想: 仲春季节, 读 书间隙, 推窗而立, 鸟语花香扑面而来, 内心深处则有禾苗拔节的哔剥之声;

炎 炎夏日, 一卷在手, 喝茶读书, 摇扇驱 蚊, 自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和愉悦;

秋风瑟瑟, 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 声, 想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 的名句, 便 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数九寒冬, 寒意砭 骨, 围炉夜读, 书香入腹, 情暖人心, 思 接千载, 视通万里.这是精神上何等的 修炼和愉悦!书籍首具教化功能, 读书 学习就是充电, 电足, 眼界就阔、 思路就 多, 工作顺手, 工作业绩就会显著;

同时 书籍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快乐, 读书 比喝酒健康, 比打牌高雅, 比喝茶聊天 虚度时光能更好地陶冶情操, 砥砺品 格.读书和锻炼身体有相同之处, 坚持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 隔一天看, 没有任 何区别;

隔一个月看, 差异甚微;

但是隔 五年十年看, 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巨 大差别.这就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 日积月累, 终成天 渊之别.当前, 我们的一些同志对新思 想、 新知识、 新经验了解的兴趣和学习 的热情不足, 精神萎靡、 暮气上身, 失去 了渴求知识的动力.读书是求知的理 性选择, 同时应该成为人们内在自发的 精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 读书可以让人保 持思想活力, 让人得到智慧启发, 让人 滋养浩然之气 .无论是求学求知还是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读书都是一种心灵 之旅, 是接受内心的召唤和灵魂的引 导, 让自己再次起飞得到新生的力量. 书籍常常以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 们警醒, 唤起我们追求真理的好奇.在 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 张扬起绿色 的旗帜, 注入新鲜的活力. 终生读书, 学以立德.专家考证,

18 世纪以前, 知识更新速度为 80-90 年 翻一番;

19 世纪

60 年代后, 知识更新速 度为

50 年左右翻一番,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 知识更新速度加速到 3-5 年翻一 番.近50 多年来, 人类社会创造的知 识, 比过去

3000 年的总和还要多.知 识的急速更新对学习提出了新要求. 在农耕时代, 一个人读几年书, 基本可 以管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 读十几 年的书, 能勉强应对一辈子.到了知识 经济时代, 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 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 才能适应一辈 子, 也就是要活到老, 学到老.习近平 同志曾经引用联合国教........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