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2019-12-21
苏东坡是个乐天派 围炉夜话 古代文人,尤其是那些饱学之士,总是想 着以自己的一肚子文化和才能来报效国家.

当然,客观现实是,你想报效国家是一回事,能 不能报得上又是一回事. 才能在你的肚子里, 得由你的老板―― ―皇上倚重才行. 如果皇上 不想用, 哪怕你肚子里的才能满得要挤破肚 子,也是没有用的. 正像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拍 着他的肚子笑侃他所说的 这里面是一肚皮的 不合时宜 , 啥叫不合时宜? 没合当朝皇帝的 意,这就决定了苏轼一辈子坎坷的际遇. 在宋神宗年代党争中, 王安石掀起了变 法的浪潮,苏轼是旧党的灵魂人物,遭遇王安 石变法,因为政见不同,他被贬至杭州,后又屡 次被贬至过密州、徐州、湖州.大半个中国几乎 都被他跑遍了. 就在湖州,苏轼被捉拿到御史 台审问. 原来,一些反对苏轼的人在他的诗文 里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其设计陷害, 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 出狱后,再次被贬 至黄州,在黄州,苏轼过了一段居无定所的日 子,先是住在寺院,后来官方批给他一块地,由 着他自己去垦,那块地在一个坡上,东坡居士 就是从那里来的. 无家可归时,他还轻松到可 以给自己起名玩,套用现在一句话叫做:I服了 YOU. 倘若当年苏轼没有到过黄州,东坡居士、 东坡肉这些大概都不会出现吧, 今人也无法 看到那篇气势磅礴的《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以 至于当今有很多人只为这一首词, 专去一探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的场面,黄州旅游部门 应该隆重感谢苏轼. 在黄州呆了四年多以后, 他又被贬至汝 州,似乎感觉上距离京城开封近了点. 赴任途 中绕道庐山, 于是便有那首有名的《 题西林 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 时的苏轼,表面看似在写庐山,私下里大约更 多的是在写自己吧? 天下,你们又有几人识得 我的真面目?在世人的眼中,苏轼就是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空有满腔的政治抱负,却也不抱 怨什么. 宋哲宗即位,司马光掌权,苏轼被召回朝 廷. 司马光全盘否定变法内容,苏轼以为机会 来了,谁知他却又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认为王 安石变法中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参考的, 于是 再度遭贬.这次更狠,一下子被贬到惠州,这下 真的是天高皇帝远了,在古代,贬到了惠州已 经是鸟不生蛋的地方了. 也许到了这个时候, 苏轼早已经将一切都洞穿,人家居然还能写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时候 的苏轼已经六十岁,年轻的侍妾王朝云生病死 在了岭南的云瘴雾雨里,王朝云死时只有三十 四岁,死在她最有女人味的年龄,这已经是苏 轼第三次丧妻,而苏轼与王朝云的儿子苏遁也 只活了一岁多就死了,人生三大悲剧之二中年 丧妻和老年丧子,他都赶上了,换作一般人,大 约是要一病不起撒手而去的,可是苏轼依然坚 挺. 偏偏朝廷有人还不放过他,心想你的日子 过得真是快活,说什么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行,不能让他快活下去,再贬,一直贬到海南 岛,这次,真的是贬无可贬了. 纵观苏轼的一生, 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 的途中, 在屡屡被贬的过程中他却留下了无 数的好诗词,让后人心生无限敬意. 除了那首 悼原配夫人王弗的 《 江城子》,苏轼的诗词多半 是属于豪放派的. 我独自一个人反复去揣摩 其当时的境地, 真的很难想像这样的诗词是 从何而来,被贬成这样,他还不郁闷么?还能写 出如此众多的豪放诗词,简直是神人了. 换作 一般人,大约被贬一次就一蹶不振了. 我唯一 的解释就是他是个乐天派, 能置一切的不爽 和郁闷于度外. 所以有人将苏轼称作中国历 史上最有趣、最豁达的人,一点也不为过. 宋徽宗即位,大赦下天,下诏求贤,苏轼得 以平反召雪,从海南岛往京城返,此时,他心中 大约重新又燃起一团烈火, 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报效国家的机会终于来了. 谁知老天爷已 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了,返京中途就死在了江苏 常州,京城开封成了他的梦. 想想苏轼一生坎坷,依旧乐观豁达,对比 于今日,我们在职场遭遇一些小小的不平,实 在算不得什么了. 责任编辑:戴献奇

电话:89880091

7 投稿网站:http://www.eyu88.com 文化茶座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流苏淡影 黛玉的 真 邢立伶 《刘伯承元帅》剧本中的一大败笔 电视剧 《 刘伯承元帅》以刘伯承的心 路历程为主线, 着重塑造他的品格、魅力、才华和胆魄. 结构上,采用跳跃式创 作手法, 撷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华彩 段落,进行浓墨重彩地渲染,而不是平分 笔墨的编年史式的描述. 通过在百度百 科查看刘帅的资料,在《刘伯承元帅》中 确实很多刘帅事情没有写进去, 不过真 要展开了写的话恐怕100集也挡不住,现 在浓缩在33集里可以让故事更紧凑,也 适应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时代的人们欣赏 习惯. 毕竟还有很多人不太熟悉刘帅的 详细故事, 这部剧也算一个对刘帅故事 的普及. 故事虽然不完整,但通过33集电 视剧,已经将刘伯承从一个贫苦的 川娃 子 成长为闻名中外的军事家的经历作 了详尽的阐述, 通过经典战例和敌我交 锋的战争活剧, 诠释了刘帅卓越的军事 指挥艺术和战争制胜的谋略, 生动地再 现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国革命历史的 舞台上,为中华民族的自由和解放,征战 沙场、九死一生的英雄传奇. 《 刘伯承元帅》继续遵循了近代历史 题材剧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的创作原 则. 在刘帅周围人物的创作上做了一些 人物虚构、故事集中和张冠李戴. 比如康 鹏程,确有其人,但很多故事是多个人的 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而后面的单战,则 完全是虚构的人物. 这种 主实次虚,虚 实结合 的设计为丰富剧情让剧情更紧 凑更有看点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看《 刘伯承元帅》 我有一点发 现, 剧中虚构的单战的原型应该就是王 近山中将,也就是 《 亮剑》中李云龙的原 型.或者更准确地说单战的原型是以王近 山为代表的一些老革命先辈. 关于这些,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有关 李云龙 和 王近山 的资料,一对比就知道了. 不过针对虚构这一人物我有自己的 看法,我并不反对在创作 《 刘伯承元帅》时 虚构人物,但虚构单战这样一个有分量的 人物还是要谨慎的. 前面我说过,很多人 并不熟悉几十年前的那段历史,这样很容 易误导观众.《 刘伯承元帅》 不同于《 亮剑》, 《 亮剑》 观众知道是小说剧, 《 刘伯承 元帅》观众不认为是小说,此剧也的确不 是小说,是历史剧,是让很多人了解历史 的教科书.在这部剧中应该尊重历史让原 型与大家见面,让原型在观众面前展示的 风采.所以我个人感觉虚构单战这个人物 是这部剧的一大败笔! 影视之声 古今文人 袁跃兴 拒绝 假大空 ,时代需要新文风 1月22日, 人民日报摘登公众最反感的 官话套话,其中很多人例举了官话套话衍生 出的假大空让人最反感. 这种假大空危害最 大,不仅败坏了文风会风,也造成了公信力 的严重丧失. 因此,必须拒绝官话套话,拒绝 假大空. 前不久,中宣部发出 《 关于贯彻党的十 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 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 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 重要任务,作为改进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 力的重要机遇,下大决心大气力抓紧抓好. 这个 《 意见》中特别指出,宣传思想文化 战线要坚持 三贴近 原则,发扬 走转改 精神,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 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 新,反对假、长、空.《 意见》对如何改进文风 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 电视台要从新闻报道、 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 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 要根据工作需 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说真话、 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 绝脱离实际、 内容空洞的文章和 应景 文章,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 我们还记得就在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 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2013年,周

六、周日人 民日报由每天8版增至12版,节假日由每天4 版增至8版. 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 版, 要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 人民日报在该条微博中表示, 新一年, 我们 将努力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 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更有 可读性可视性,实实在在服务读者. 人民日报这种提倡 讲真话 的文风,既 是在社会转型期顺应时代的需要, 也是一切 从服务读者、深入实际生活出发,更是体现了 作为媒体的一种社会职责和担当, 坚持正确 的宣传舆论导向, 积极发挥其影响和引导社 会建立核心价值、主流价值的作用,因而受到 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赞扬. 这样看,人民日报率先提倡 讲真话 的 文风, 可说是以自己的行动来体现和响应宣 传思想文化战线改进文风的要求. 我们需要 讲真话 的文风,实际上是在 文章中、写作中,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文化权利 和精神权利,在表达我们的思想、主张、立场、 创见时,把 讲真话 作为必须坚持和坚守的 精神、原则、品格. 说到文风、写作中这种坚持 讲真话 的 精神, 不禁让我们想到巴金先生的为文原则 和态度. 巴金的思想、精神、灵魂的核心是什 么? 就是这位老人坚持了一辈子的 讲真话 精神. 巴金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到最后一刻 我也会撒手而去,可能还有不少套话、大话、 废话、空话、佳话……把我送上西天,但是我 留下的每张稿纸上都有这样三个字: 讲真 话. 如今,我们的一些学者、作家和读者,仍 然谈论和阅读王小波,这是因为王小波的 讲 真话 的精神,让人难以忘怀. 王小波讨厌虚 假,拒绝 精神复制品 ,他写的杂文通篇是真 话,不说废话,更不说假话,如今王小波的 讲 真话 的文章,仍然引起无数读者的灵魂震颤 和情感共鸣, 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平庸生活提 供了一缕温暖的光照和一丝会心的微笑. 前不久,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 上发表 《 讲故事的人》的演讲,其中说到他要 用他的故事来歌颂真善美, 揭露和鞭挞假恶 丑,所以,讲故事是件很严谨的事情,最好的 故事是让每个读者在故事里都能看到他自 己,他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莫言说 我的演讲 就是讲真话 . 为什么讲真话难? 为什么敢讲真话的品 格和精神可贵? 为什么讲真话既是一个人的 基本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又是一个人的伦 理、道德和伟大价值的体现?因为,要讲真话, 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 追求真理的品质和理 性思想, 要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尊重客观 事实的智慧,要具有独立思考、不畏权势、不 谋私利、光明磊落的做人原则,敢于坚守在存 在和非存在、真实与虚妄、善与恶之间的批判 精神,具有社会职责的担当…… 我们提倡 讲真话 的文风,我们坚守 讲 真话 的精神品格,就是要求我们,在关乎时 代和人民的命运与利益中,我们要讲真话;

在 公共事务中,我们要体现敢于担当的职责;

在 面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抉择时, 我们要 有维护真理的勇气. 我们坚信一切荣耀归于 说真话的人. 文化聚焦 天下人喜欢林黛玉的多了去了,她娇花 照水貌,弱柳扶风姿,堪比咏絮才. 我喜欢黛 玉只喜欢她的真, 顺带着连她因为真而说出 的那些尖酸、刻薄的话语都不那么讨厌.凡事 都如硬币的两面,翻过来,不喜欢它的也大有 人在. 研究 《 红楼梦》的大家周汝昌老先生说, 反正他不喜欢她.他对她不仅不喜欢,有时还 发生反感. 他举出反感的例子,他说,林姑娘 自从一入外祖母家, 处处留神, 一步不敢多 行,一言不敢妄发―― ―怕府里人见笑,因自知 林家的生活规格、 家庭礼数远不如贾府之高 贵.可是,你听听她的口齿如何.书上第七回, 周瑞家的打发走了刘姥姥, 受薛姨妈之命分 送十二支宫花,因府中院落布局的路线关系, 最后来到黛玉处,说明原委,将花呈上―― ―毫 无别意. 可是,她接了花儿,开口的话就是: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老先 生还说,这是 一步不敢多行 的人该当如此 想、如此说的话吗? 看到这一段,我扔下书细细想,是啊,黛 玉为什么不学学人情通达的宝钗姐姐, 一见 着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立即满面堆笑边 让座边说: 周姐姐坐. 这多讨人喜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