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9-12-12
2017年11月26日 编辑/庞茂龙 校对/庞茂龙 组版/幸晓荫 文学

03

电话:

2222226

邮箱: 2472168772@qq.

com 星期日 心语 心语 人生 乡土 乡土 感悟 感悟 体彩开奖信息 超级大乐透第17132期开奖号码:

11 17

23 26 27+

01 10;

一等奖2注, 每注奖金1000万元;

奖池43.14亿元.7星彩第17132期开奖号码:8

5 8

2 6

6 3;

排列3 第17308期开奖号码:8

9 1;

排列5第17308期开奖号 码:8

9 1

9 9;

此信息仅供参考, 请以中国体彩网公布 数据为准. 雅风 雅风 总第 总第112

1125 5期期 有破铜烂铁,找来卖钱! 当!当! 一只破铜盆被 重重地敲击几下, 发出并不怎 么悦耳的声音, 伴随着收购废 品人员沙哑的呼叫声, 不时从 大街小巷传来.这是故乡六 七十年前的情形了. 幼时, 在故乡的街道上或 乡间小路上, 不时都可见到收 购废品者, 挑着担或背着筐, 大声呼叫着, 四处收购废品. 人们习惯地称他们为收荒匠, 颇有一些不屑一顾的神情.其实, 废品回收, 本来是利国 利民的好事.收荒而能成为 匠, 则理应受到社会的认可与 尊重.我们不妨看看, 人们对 于大文豪, 称为文学巨匠;

现在电视里有一栏 大国工匠 , 专指那些对国家有贡献 的工人;

近期报载 技师学院 设立技位 , 文中说

2016 毕 业季, 云南交通技师学院

91 名同学,获得了学院授予的技位证书……参照高等教育 学位制, 设立了技士、 匠士、 高级匠士…… ;

另外,比如 匠心独具 能工巧匠 等, 都是对匠赞许有加的.虽然 这比喻看起来不算十分的 正统 、 官样 , 但我还是愿 意为收荒匠点赞,收荒匠呼叫的声音,我们也不妨就称为收荒号子吧. 几十年前订阅书报的人 不多,就没有废书废报一说.再说,那时人们对于写有文字的废纸, 一律称为 字纸 , 是十分受人敬畏的, 不能随意丢弃,必须送到街头巷尾, 村边庙旁的 字库 里 去焚烧.这 字库 在今天看 来, 就是一种焚化炉, 石质、 塔形、 中空, 四边有孔, 便于 投入字纸,高一米左右至十来米不等,它同时也是焚香化帛之所.现在一些古镇还 能见到这种塔形建筑.那年 代, 没有那么多的包装箱, 也就没有废纸板一类的东西.所以,那收荒号子里也就只剩下破铜烂铁了.再则,那时节也不强调创新精神一类 的概念,所以就几十年如一日地沿袭着一句古老的收荒 号子.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 故乡那古老的收荒号子, 一直在我耳边萦绕着,未曾离去.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 一切都实行集体化,收荒事业当然不能例外.于是管理者 开设了废品收购站,好几个人合在一起, 开个店铺, 正规 操作,分工合作.过秤人员站在大台秤前, 专门称重量, 然后开具小纸条,让你去另一张桌子前,有人专门支付钱款.从此,街道上没有了游走的收荒匠,也听不到古老的收荒号子,更不知道那些古老的行当算不算得上非 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民风民俗 的一部分.说起呼叫声,不得不提一提,故乡还有一句常见的、能与川江号子齐名的, 大家并不陌生的声音 炒 米糖开水! 一声呼号, 从夜 空中飘来,温暖着不少人的心,这便是老重庆和川南城镇的夜景之一.一声呼号,唤起几多乡愁,正如电视片 记住乡愁 里唱到 乡愁是 一碗水, 乡愁是一杯酒、 乡愁 是一朵云, 乡愁是一生情! 废品收购站是一个极不 起眼的地方,但也曾为我提供过一些帮助,也留下过一点疑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期, 我读大专, 课程比高中时 多了许多,需要用的纸张也多起来, 那时物资奇缺, 买不 到也买不起足够的好纸张做 笔记本.有同学发现废品收 购店收购回来的一种废纸,一面印有表格, 另一面空着, 比较粗糙,但写字还是可以的, 于是我们花几分钱, 各自 买回一大捆, 装订成册, 当作 笔记本.这东西物虽不美,价却很廉,解决了我们很大的问题.有些笔记本,一直到我工作了许多年,都还可供翻阅.以后逐渐买到一些 参考书,这些废纸笔记本才退出了我的历史舞台,我再次把它们送去了废品收购站, 心里默念着, 别了!老伙 伴, 让你再一次发挥余热吧!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 七十年代,我在乡镇医院工作.乡镇上没有专门的废品 收购站,由供销社代行收购.有一次,我居然看到一件稀奇物品,在一个容量约

二、 三十毫升的玻璃瓶内, 满满的装着剪下的手足指甲,连那收购人员也不知道这东 西收购回去做什么,只是说可能是提炼什么微量物质吧.几十年过去了,也没弄明就里, 成了一个小小的谜.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 年代初,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生产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明显改善, 精神生活逐渐丰富, 废品数量也随之增大.随着 政策放宽,收荒匠们也恢复了业务, 在我居住的城市里, 商贩们开设了不少的废品收 购站,街道上随时可见到骑着自行车、三轮车的收荒人员, 收荒号子也与时俱进, 内 容倍增, 丰富繁杂: 废书、 废报、 废纸板, 铁锅、 锑锅、 烂水 壶,电视、冰箱、洗衣机,手机、 电脑、 老家具……几乎所 有家用之物都有人在收购.有些收荒匠干脆就在三轮车 上竖起一块木板,写上所收废品的名单, 一目了然, 并用 电喇叭反复地播送着他的业 务范围.但废品的后续处理, 恐怕多数人都不甚了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废 品的出现也一定会随着进步 而变化.在未来的日子里,就连火箭、 卫星、 空间站, 恐怕都会成为废品,被收荒匠收了去.我们也许会担心,这些东西都是高科技、国家机密呀!万万不可泄密呵!其实, 不必多虑, 到那时, 也许私人火箭、私人卫星都会出现了!现在要想保的密,将来都不是密,那还担心什么呢, 还不如早早卖掉. 尽管光阴流逝,时事变迁,但故乡的声音却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后记:刚刚写完以上文字,就看到报纸上一篇文章 科学家尝试收太空垃圾 , 文中说, 目前地球轨道上, 共有约七千吨太空垃圾,科学家计划在

2017 年, 发射首个太 空垃圾网, 将垃圾拖到大气层 中燃烧.看起来收购废旧火 箭 、卫 星不用等了,就 在2017.只是在收荒匠们赶到 之前,就已经在天上燃烧掉了, 这会不会污染太空, 只有 科学家才知道. 美不胜收――视觉喇叭河 温旭东 摄 真正体会到读报的乐趣是去年, 我那刚上初中的孙子在晚报上发表了 几篇作文, 他把报纸拿给我看, 让我感 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于是, 我订阅了 一份报纸, 过上读报人的生活. 记得刚开始, 报纸拿到手, 根本看 不进去, 那些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文 字, 好像跟我捉迷藏, 一篇文章往往看 上几遍, 才能懂得其中意思.后来我 改看报为读报, 把文章大声读出来, 效 果要好得多.我还特地买了一本字 典,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查, 过了一个 多月, 我的读报生活便有声有色, 感受 到无穷的乐趣.我读报从不挑拣, 不 管是国际国内新闻, 还是文娱体育, 或 者是精彩的副刊文章, 拿到哪篇读哪 篇. 经过一年读报, 我还感觉身体充 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退休前, 我身 体不好, 经常胸闷咳嗽, 而且因为血压 高, 经常头晕.可读报以来, 这些症状 慢慢好转, 到最后全部消失.究其原 因, 读报需要大口呼吸, 需要字正腔 圆, 需要集中精力, 这和传统的气功有 着类似的功效, 表现在身体方面, 自然 越来越健康.我家住在五楼, 以前有 时好几天也不下楼, 下一次楼就嘘嘘 带喘, 而订报以后, 我每天都得下楼拿 报纸, 爬上爬下, 无形中得到锻炼, 对 身体大有裨益. 读报的好处不仅这些, 还开拓了 我的视野, 增长了知识.以前和儿孙 聊天, 我只能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 他 们讨论国家大事、 网络传闻或者历史 地理方面的话题, 我只有听的份, 不但 插不上话, 甚至很多听不懂.读报以 后, 我慢慢融入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时 代, 对大事小情, 对网络文娱, 对热点 趣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也加入到和 他们的讨论之中.再怎么说, 我是六 十多岁的老年人, 人生阅历也算丰富, 看事情往往能看到本质, 因此和儿孙 们讨论, 我的观点往往得到他们的支 持, 看着他们欣赏的目光, 我也觉得欣 慰而自豪. 没事时, 我还会和三两老友一起 轮流读报.有时我读给他们听, 有时 他们读给我听, 小小一份报纸, 不但给 我们带来乐趣, 还加深了友谊, 甚至还 改变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前楼李大 爷, 比我大两岁, 以前喜欢打麻将, 经 常一打就是一宿, 老伴和女儿担心他 的身体, 经常和他发生争执.可李大 爷说, 自己就这么一个爱好, 即使是死 也要死在麻将桌上.可加入我们读报 以后, 李大爷慢慢远离了麻将, 今年也 自费订阅了一份报纸, 大家交流着看, 共同享受着读报的乐趣. 没想到报纸能够给我带来这么多 的乐趣, 想想以前没有报纸的岁月, 真 是白白浪费了.但老话说的好, 朝闻 道, 夕死可矣 , 读报哪一天都不算晚,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读报的行列, 享受读报的无上乐趣. 读报的乐趣 谢观荣 感恩是人的天性, 是与生俱来的 善良和淳朴.感恩是人性格中的亮 点, 是生活中的常态.每个初生的婴 儿, 都会发出嘹亮的哭声, 他不是惊惧 世界, 不是畏怕苦难, 而是知道母亲养 育他的辛苦而发出的回应和安慰.相 信每个母亲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 都会感到疲倦至极时的欣慰, 感到内 心深处的无比惊喜, 感受到做母亲的 幸福和伟大, 这是感恩的力量, 在母子 之间自然激荡. 中国有句老话叫 滴水之恩当涌 泉相报 , 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感恩, 以量化的形式来形容感恩.施恩无大 小, 滴水之恩是恩, 倾力相助是恩, 花 费金钱牺牲性命的恩情也是恩, 都同 样值得称颂.恩情有很多种, 养育之 恩, 知遇之恩, 启蒙之恩, 授业之恩, 一 饭之恩, 雨泽之恩, 救命之恩, 这些恩 情都是弥足珍贵的, 值得永远铭记和 回报.世上所有恩情都不是单一的, 而是很多爱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人间大 爱.恩情不一定是物质的, 不一定是 可见的, 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是恩, 给予 精神上的鼓励也是恩, 伸手相扶是恩, 雨露滋润也是恩.阳光的恩情是照 耀, 树木的恩情是遮挡, 大地的恩情是 承载, 空气的恩情最容易被忽视, 但 却是世间万物最不可或缺的生存必 备. 我们同样还有一句老话叫 施恩 不求报 , 这是从施恩者的角度来说 的, 施恩的人不一定是圣人君子, 但 必定是心怀善念的人.善念就像一 株植物, 茁壮生长在心中, 当遇到有 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善念便会开花, 便会发出醉人的芬芳.善念之花像 所有的花朵一样, 并不需要回报, 不 会要求你闻了香味之后送上几枚硬币 或者几斤粮食, 只要你能够将芬芳传 播就行.施恩虽不求报, 但没有人愿 意这种善念到此戛然而止, 从人类万 物广义上来讲, 施恩还是求报的, 求得 发扬光大, 这样人类的善念才能累积, 才能越来越广泛, 让更多的人受益. 感恩不是诗, 找几个汉字押个韵, 表达一下内心的感情是浮浅;

感恩不 是歌, 或高亢或悠扬, 深情吟唱的感恩 只会让人脸红;

感恩不是口号, 举着拳 头, 声嘶力竭地呼喊, 即使地动山摇, 也掩饰不了其空洞和乏味;

感恩更不 是几句漂亮话, 话说得再漂亮, 也难挡 虚情假意, 以上这些感恩都是浅薄而 可笑的.感恩真的不是仅仅说句感 谢, 不是永远记住某人名字, 不是要用 多少财物进行回报.感恩其实很简 单, 你在接受施恩的同时, 也把恩情布 施下去, 自己既是个受恩者, 同时也是 个施恩者.只有当感恩遇到感恩, 全 人类都是感恩的人, 又都是在接受恩 惠的人, 才能把感恩的作用发挥到极 致, 才能让感恩的火焰烧掉诸如自私、 狭隘、 妒忌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