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9-12-04
一群热爱技术的发烧友

3 月15 日下午, 郑州市大石桥附近的一个咖 啡馆里, 一群人在此聚会.

昏黄的灯光下, 3D 打 印机、 机器人等各种稀奇玩意儿在此集中展示. 聚会主持人王超,

25 岁的年轻人, 他是郑州 创客空间的 QQ 群主, 召集了这次聚会. 这是我们创客空间第一次线下活动. 王超 面对大家,首先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发起创办创客空间. 王超大学学的是嵌入式开发, 毕业后在北京 工作了两年.去年年初, 他在北京参加了一个智 能硬件展, 当时在北京创客空间的展台看到很多 新奇的东西, 有3D 打印笔、 蜘蛛形的机器人, 他很 喜欢, 于是后来参加了几次北京创客空间的活动, 那里开放分享的文化深深吸引了他.王超那时已 经准备年底回到河南, 他打算和几个朋友建立一 个创客空间, 把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 这 是一个公共社区, 当你有想法时, 能想到来创客空 间交流,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动手把想法实现, 并 分享给大家. 王超说. 王超讲完话后, 在场的一个个创客开始轮番 展示自己的 作品 . 一个叫朱长岭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坐上他亲 手制作的一台大机器人身上,操控着机器人坐骑,在咖啡馆中间的空地上 闲庭信步 起来.演示完毕, 朱长岭跳下这台坐骑说, 他曾看到一 部日本动画片, 里面有能走路的机器坐骑, 受到 启发, 就做了这样一个 机甲坐骑 . 一个叫马白敬的年轻人带来了一台 3D 打印 机,他把设备放在桌子上供大家欣赏.他在大学期间就接触到了 3D 打印机, 毕业后看到发展 形势,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项目,就学着制造出来,放到网上卖. 我们的机器已经量产了一年半,但想把外观改得漂亮一些,功能更完善一些.有兴趣的话, 可以和我多多交流. 在校大学生朱文凯,他没有展示具体的东西,他是一个编程爱好者. 知道GDG 吗?谷歌开发者社区. 他放了一段社区线下活动的视频,他说他准备在郑州本地建立一个谷歌开发者社区. 我们是一个本地开发者的社区,我们是热爱技术的小伙伴, 将会定期聚会, 举办编程 马拉松活动. 朱文凯在现场发出邀请, 希望程 序员小伙伴加入, 我们没有任何门槛, 只要你热 爱技术! …… 原本文艺范儿十足的咖啡馆中, 散发着浓浓 的 科技味 . 参加这次聚会的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 项目部部长侯文向记者透露, 园区将为这个创客 空间提供

300 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让创客们有一 个日常固定的场所,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 侯文说, 作为一家创业园区, 在今年

1 月李 克强总理到访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后,他们就注意到了创客空间这一新型的创新社区.前不 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的指导意见,里面再次提到创客空间.刚结束的全国两会, 创客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些 都让他们意识到园区中要有创客的身影,现在他们非常欢迎创客空间的入驻. 玩 出来的创客 仿佛一夜之间, 创客这个原本的小众群体一 下子火了. 我们以前就是玩, 没想到现在创客这么受 关注. 在2014 年年初创办了河南首家创客空间 的刘睿不禁感叹.

2013 年在一家美国网站上, 刘睿第一次看到 了maker 这个单词, 翻译成中文就是创客.借助网 上资料, 他得知创客文化最早诞生在德国, 后来在 美国发展起来, 利用开放资源、 人人都卷起袖子参 与 小制造 是其主要特点.他很快又了解到中国 大陆已经出现了北京创客空间、 深圳柴火创客空 间、 上海新车间等三大中心的创客生态圈. 刘睿在网上看到了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 盛林的讲话,非常认同创新、分享、动手的创客文化.于是他就去了北京、西安等地的创客空间, 近距离接触到那里的创客, 他感到非常有意 思.回到郑州, 他就打算办一个创客空间. 但那个时候, 我在郑州找不到志同道合的 人, 很多人不知道谁是创客. 刘睿找到了一家读 书会, 利用他们的活动场所,

2013 年他连续做了

20 多场分享会, 普及什么是创客、 什么是创客文 化. 到了

2014 年年初, 刘睿找到了

7 个伙伴, 他们 对创客文化非常感兴趣.于是每人出了 1000元, 租 了一个

40 多平方米的固定场所.他们每周开展活 动, 大家一起做 3D 打印机、 激光键盘、 电动滑板、 空气检测器等等这些好玩的东西.后来一家机器 人培训机构和刘睿合作, 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场地. 毕竟创客是要动手去做的. 刘睿说, 创客 空间不能是纯线上的, 必须有一个场所, 并且有 各种设备工具, 让大家动手来做. 由于合作方提供的场所在去年年底退租, 刘 睿只好暂停了线下的活动.不过很快, 创客空间 将在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 我们年前通过 众筹网超额筹集到了

14 万元, 打算建一家名叫自 造青年的咖啡馆. 刘睿说, 在自造青年创客空间, 除了可以动手做东西, 还可以喝到香浓的咖啡. 创客开始受人关注, 刘睿最近经常会被问到 这样的问题:创客就是创业者吗?创客空间就是交流创业的社区吗? 创客并不都是创业者, 创客就是那种要把 创意变成现实的人, 也就是实现从无到有、 从0到1的跨越. 刘睿说. 不过,

2014 年年底, 从刘睿的创客空间里确 实走出了一支创业团队, 有两个人拿了

200 万元 的投资,成立公司,做3D 打印机并放到淘宝上卖, 目前成为淘宝网细分品类中的销售冠军. 刘睿认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创意的 火花, 但很多人要把创意变成实物, 是特别难的 事情, 因为多数人可能动手能力不行或没有制造 工具等等.有了想法, 就可以来到创客空间, 这 里有工具可以使用, 还有各行各业的人帮助. 一 个普通人, 能在创客空间里, 实现自己的创意. 有人认为, 未来几年, 创客人群与主流商业 的融合将会成为必然.刘睿赞同这种说法,他说原来创客更多是技术发烧友, 自顾自玩着, 现 在有着创业目的的创客多了起来. 创新、 分享、 动手 创客文化是创新的文化、 分享的文化、 动手 的文化. 刘睿说, 这个观念其实在现实中, 让大 家充分接受是需要一定的过程. 传统观念有 徒弟学会, 饿死师傅 的说法, 其实在动手之前, 大家都有这种顾虑.刘睿在创 客空间参加活动时经常发现, 刚开始大家交流还 支支吾吾的, 谈到具体技术细节时就打马虎眼. 但是到了后来, 在动手做的过程中, 大家逐渐敞 开心扉, 打开了封闭的心态, 学会了分享. 其实没有人能通吃, 什么都懂, 要是有这样 的人也不用来创客空间了. 刘睿说,一个创意变成现实,要有三个阶段:提出创意、设计方案和找到合适的人做出来.有的人能提出创意,但动手能力弱;

有的人技术能力很强, 但缺乏创 意.只有大家充分协作, 才能迅速实现创意. 以前的创新, 都是大的科研机构来做.但这些 年, 创客文化兴起, 一些科技产品从创客手里发明 出来.刘睿认为, 创客能够兴起, 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 家用级 3D 打印机、 激光切割机、 智能胶 枪等先进制造工具出现.以前自己做一个东西, 配 个外壳, 都是很难的事情.比如做一个手机外壳, 找工厂必须开模批量生产, 太贵了, 厂家不会单件 加工.现在用一台 3D打印机很快就能做出来了. 其次, 互联网出现以后, 很多硬件和软件都 开源了, 从网络上就能学到技术.现在创客特别 喜欢一种叫 Arduino 的电路板, 这是一种开源的硬 件, 没有专利限制, 谁都可以使用.深圳的柴火 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开办的矽递科技公司,就是做的基于这种电路板的各种传感器和接收器.几乎任何人, 即使不懂电脑编程, 也能用 Ar? duino 做出很酷的东西.过去这必须是一个得懂 电路和编程的工程师才能做到的,现在一个普通人就能实现了. 第三, 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于工业化大批量生 产的产品, 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产品, 小制造 越来越有市场. 期待新奇想法 目前全国有50 多家创客空间,以北京、深圳、上海等三个城市为中心.武汉、南京、西安等城市的创客空间也比较强, 比如武汉就有

6 家 创客空间. 刘睿认为, 我省的创客文化还不够浓厚, 目前 还无法和上述城市相比.不过他发现最近在 QQ 群、 微信上又出现了好几家郑州本地的创客空间. 郑州的创客空间多了, 这是好事, 只要扎实 开展活动就很好. 刘睿说, 过去他去高校宣讲, 感觉很孤单还很吃力.多几家创客空间, 就可以 联合起来把北上深的一些活动引入省内开展了. 最近王超也发现, 他建立的 QQ 群每天加群人 数大增, 每天都有二三十人要求加入.他发现, 这 些本土的创客也不仅仅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也有不少三四十岁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工作, 但喜 欢玩玩机器人、 无人机什么的, 都是纯粹的爱好. 还有一些机械、 自动化、 电子工程、 计算机等专业 的学生, 想通过参加创客聚会, 学到一些感兴趣的 技术.还有一些人想通过创新项目创业, 交流自 己的想法, 在创客中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 相信中原的创客文化会越来越浓厚. 王超 告诉记者, 创客不仅仅是懂得硬件制造的人, 他 现在特别期望那些能产生新奇想法的一群设计 师、 艺术家也能加入到创客的队伍中来.⑨10 Duang、 Duang!创客来了!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力文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提 创客 , 创客这个群体开 始进入大众视野 伴随着人人参与 小制造 的 潮流, 努力把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 创客越来越多 人人不一定都能创业,但人人可以当创客, 河南呼唤更多创客 空间的诞生

3 月15 日, 郑州创客在一起.⑤3

2015 年3月20 日 星期五 HENAN DAILY

5 责任编辑 屈晓妍 杨万东 深深读读 这是我的寒假作业, 我一定会好好完成的. 新华 社原总编辑、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先 生, 一位古稀老人对自己的学生作出了如许承诺.而这9万余字

74 封回信, 给刚刚过去的冬天注入了浓浓 暖意, 带着我们走进了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