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9-12-01
6 责任编辑:朱云毕

电话:89880091 E-mail:05172008@163.

com 乡土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一些老歌, 如隔夜的苦 茗,当你用嘴唇去重温它时, 一些冰凉的苦涩便刻骨铭心 地萦绕在心间.似梦似幻,似 雾似云, 飘忽游离的思绪便 潺潺流过心田. 那是44年前的上山下乡 运动.在最高指示 知识青年 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 教育很有必要 的号召下,我 们带着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 红心 的抱负来到了沭阳湖 东, 来到了大有作为的广阔 天地.那时,虽然年龄只有十 六七岁, 但下去后便在生产 队挣起了工分, 每天天一亮 就起来出早工, 收工后回来 做早饭,吃完饭后继续上工. 遇到有挖河工的任务, 也算 一个名额,推着独轮车,随大 伙一起挖河泥、爬大堆、吃胡 盐、追月亮,那劳动的时间和 强度与社员不差分毫. 那年代文化生活枯燥到 极点, 偶尔从南京下放户带 来的留声机里能听到一点外 国名歌, 其它几乎是什么也 听不到.但是时间不长,一首 名叫 我的家乡 ( 南京知识 青年之歌) 竟在知青中很快 流传开来. 那首歌低沉抑郁 且优美,从噪子深处发出来, 就像山谷中岩石撞击岩石一 样,充满震撼人心灵的力量. 记得歌词一共是三段: 蓝蓝的天上, 白云在飞 翔, 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 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 啊……长虹般的大桥直插云 霄,横跨长江,威武的钟山虎 踞在我的家乡. 告别了妈妈, 再见了家 乡, 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 了青春的史册一去不复返, 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 难,多么漫长,生活的脚步深 浅在偏僻异乡. 跟着太阳起, 伴着月亮 归, 沉重的修地球是光荣而 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 啊……用我们的双手绣红地 球,赤遍宇宙,憧憬的明天相 信吧一定会到来. 那期间, 每一个会唱的 知青凭着记忆, 凭着他的喜 爱很快地就学会了这首歌. 每当我们思念妈妈和家乡 时、劳累忧郁时、阴雨连绵缺 柴少菜时,就会唱起它,直唱 得嗓间嘶哑、泪水横流.到后 来, 这首歌据说因被扣上所 谓的 黑歌 的罪名而渐渐地 淡去. 人生苦短, 弹指间我们 这一代人已是霜染鬓发眼袋 稀松,退出了社会舞台.尽管 岁月的流失风干了记忆中的 许多往事, 但那段经历始终 活在我们记忆中. 每当想起 这首歌,44年前的知青岁月 仿佛就在眼前, 令人心潮起 伏、思绪万千. 那时期,知青 把人生最可贵的青春年华都 献给了上山下乡的大行动. 在行进的道路上, 激昂和悲 怆、迷茫和豪迈,被驱逐的困 惑和奋斗的热情、 甚至叹息 和泪水、 誓言和放歌都是那 样沉重地交织在一起、 浇铸 在一起. 一位友人曾这样说过, 歌声是人生精神生活不可或 缺之物, 人生的诸多记忆端 赖歌声得以寄托思念. 就这 首歌而言,从作词到谱曲,我 以为都是经典. 它抒发了知 青们的真实情感, 说出了知 青们想说的话, 这其中是坎 坷、是苦难、是朴素、是坚强、 是人性的美好、 是作者在咀 嚼悲欢离合后的情怀. 我知 道, 一个没有身临知青的处 境、一个没有在农村滚过、爬过、哭过、笑过的人永远不会 体验到我们知青的感情,也 许这就是历史、就是文化. 常言道,经历也是财富. 在咀嚼这段历史之后, 仔细 回味, 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 有获得, 在漫长年月的失落 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拥有.它 让我们亲近了中国深厚广袤 的土地和土地上穷苦的民 众, 它让我们在劳苦中获得 了清醒, 从而对中国最广大 的与土地保持了最亲密联系 的劳苦人群的生产方式和情 感方向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 于中国农村的历史、文化、习 俗甚至语言的逼近, 使我们 在苦难和失落中得到可贵的 人生经验和生命感悟. 知青老歌 丁以洲 电视连续剧 《 知青》在央视一套的热播,再次勾起了我对那段蹉跎岁月的 回忆,当年在知青中传唱的那首歌,又一次回荡在脑海. 有道是歌声是情绪 的记录,是回忆的炉火. 在歌声的回忆中,我总难以自制地想起那个年代. 口述 历史 【 】 六月十号吃新粮 丁鸿慈 今年正月初九是我小 姨娘八十岁生日, 我们一家 人特意赶去南京为她老人家 祝寿. 老人见到我们可高兴 了,问长问短,欢声笑语说个 没完.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 就是问起家乡现在还有没有 石塘薄脆, 她夸石塘薄脆如 何如何的好吃,那个酥,入口 成屑;

那个脆,脆而不硬;

那 个甜,绵绵不绝;

那个香,回 味无穷;

让听着的人都馋得 流口水. 从南京回来后, 我一直 想着小姨娘说的话, 记着石 塘薄脆的事. 专门回石塘寻 找上了岁数的老人, 向他们 了解正宗石塘薄脆的制作传 人现在何处? 石塘, 现在只是淮安朱 桥的一个行政村. 很多年以 前这里却是车水马龙、 市井 繁荣之地.据老人描述,当年 的石塘集镇有两条长约两华 里的十字街道, 全部用青石 板铺设而成, 沿街有二百八 十六间青砖小瓦建筑的商 铺. 集镇中有书馆、戏馆、茶馆、饭馆、旅馆、烟馆、钱庄、 布店、澡堂,紧靠集镇边上的 一座庙庵一年四季香火不 绝. 石塘薄脆也就是在这一 时期闻名于苏南苏北. 抗日 战争时期, 著名的石塘战役 就发生在这块土地上, 令人 惋惜的是这个繁华小镇全部 毁于战火, 今日已难寻当年 踪迹. 通过老人的指点, 我几 经周折, 终于在淮安钵池山 的一个街道小吃店里, 找到 了从老家出来做面食手艺的 孙师傅, 他就是石塘薄脆的 正宗制作传人. 我和他道明 来意和原委, 孙师傅为人厚 道热情, 知道我是为了满足 远在南京家人的一个念想, 他二话没说, 答应点火生炉 专门为我制作石塘薄脆. 孙 师傅说,做薄脆很费功夫,第 一天和面发面;

第二天加香 油、白糖揉面、醒面;

然后才 能开始制作. 做一个坯料要 用手工揉捏面团十多次,使 数层的面层形成一个整体, 表面上还要粘满一层均匀的 白芝麻, 再贴进炭烤炉的四 壁,控制好火候慢慢烤黄、烤酥、烤脆,还要保证芝麻不能 烤糊变色. 三天后我去了孙师傅 处, 他已将十多斤的薄脆用 纸盒一包一包地为我包装 好, 还让我当场尝了他做的 薄脆.说实在话,我尽管生在 石塘, 但真正的石塘薄脆我 也从未吃过. 一块长约十多 厘米、 宽约五厘米的长方形 薄脆通身饱满、金黄,中央一 个凹痕,便于一掰两半,面上 粘满一层密密白芝麻, 咬进 嘴里透酥成屑,入口即化,难 怪小姨娘至今难以忘怀. 不久, 小姨娘从南京打 来电话, 电话的那头她老人 家喜极而泣, 说难为我们对 她的一片孝心, 想不到让她 在有生之年还能吃上石塘薄 脆这个家乡的老点心. 石塘薄脆 宋继文 每逢六月十日,我就会下意识地念叨:农民有新 粮吃了. 此情结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下乡插队的 经历. 青黄不接, 城里人是感受不到它的严峻内涵的, 只有农村人才会有切肤的感受. 那个年代,我插队的 白马湖西岸的粮田,土地肥沃,亩产稻麦能达八九百 斤. 但因人均一亩四分地,缴完公粮,男女劳力只能分 五六百斤左右的稻麦原粮,老人、小孩则更少. 人多 劳(力)少 家庭,每到春天就会缺粮. 公社、大队会下 达一批 返销粮 计划,供缺粮户购买. 但缺粮户,更缺 钱. 每年生产队分红,人多劳少家庭不但无分文进账, 反欠队里口粮钱. 又因平时无其他任何副业收入,日 常零用钱、出礼钱、看病、买药、婚丧嫁娶的费用,只能 靠卖粮食. 粮食本来就分得不多,再加上不时地以粮 换钱,到春天怎么能不断粮? 人少劳力多的家庭,到春 末夏初,也会缺粮. 就连我们知青,都是壮劳力,口粮 能分六七百斤. 但我们饭量大,如尽饱吃,一天需二斤 多米. 农忙时节,或是遇到罱泥、上河工,一天没有三 斤米,就顶不下来. 再加上我们这帮人 不会过日子 , 竟然也跟着闹起饥荒. 因 夏货 ( 夏季蔬菜)未上市, 什么蔬菜也没有. 靠庄邻送的苦咸苦咸的碎咸菜和大 椒酱下 饭 . 那真的让人绝望. 整天饿得前心贴后背, 嘴里吐酸水. 两眼老盯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