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12-02
临沧经济LinCangJingJi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经济日报 B3 合办单位: 中共临沧市委外宣办 临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编: 李华责编: 凌玲云南经济网 http://ynjjrb.

yunnan.cn 电子

邮箱: ynjjrb007@163.com 在这里读懂临沧经济 在这里感受和谐临沧 2016.12.6 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闭幕

950 余名运动员参加

8 个大项

55 个小项角逐 经报讯 (字学林 毕昱)

12 月2日, 云南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圆 满完成各项比赛, 在临沧市体育中 心落下帷幕. 省组委会副主任、 省农业厅副 厅长王平华, 省组委会副主任、 赛 风赛纪督查委员会主任、 省体育局 副局长吴亚敏, 省组委会副主任、 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杨安兴, 市委 常委、 常务副市长杨文章, 市委常 委、 市政府副市长许晓东等出席闭 幕式并为获得省第九届农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颁奖. 王平华致闭幕词;

吴亚敏宣读 省第九届农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名单, 并宣布闭幕;

杨文章 致辞;

许晓东主持闭幕仪式. 王平华在致辞中, 首先代表大 会组委会, 向举全市之力承办本届 农运会的临沧市委、 市政府及全市 人民表示诚挚谢意, 向为本届农运 会付出辛勤努力的裁判员、 工作人 员、 志愿者、 新闻媒体表示衷心感 谢, 向顽强拼搏并取得优异成绩的 运动员、 教练员、 各代表团表示热 烈祝贺. 王平华说,本届农运会共有950 余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 篮球、 舞龙、 陀螺、 象棋、 乒乓球、 民兵赛 事三项、 围棋

8 个大项,

55 个小项 的角逐, 充分展示了我省农民体育 运动的风采.农运会期间, 大会组 委会各工作机构精心组织, 相互配 合, 努力工作;

开幕式气势恢弘, 独 具匠心, 民族特色浓郁, 给人留下 了深刻印象.全体裁判员严格执纪、 公正裁决;

各代表团运动员发 扬风格、 团结拼搏、 勇创佳绩;

广大 观众热情文明、 积极互动, 使农运 会开得隆重、 热烈、 精彩.在本届 农运会上, 所有参赛代表团都展现 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获得了 体育道德风尚奖, 实现了运动成绩 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我们要以本届农运会为契机, 不断加强农村体 育事业, 大力开展农民健身活动, 为建设绿色、 幸福、 和谐新云南做 出新贡献. 杨文章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农运会交由临沧市人民政府承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临沧工作的关心、重视和肯定,以及对临沧发展寄予的厚望.本届农运会的举办,既检阅了临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有效宣传和推介了大美临沧,同时也使临沧获得了向各州市学习的难得机会.临沧将以本届农运会的成功举办为起点和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跨越式发展、建设大美临沧,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临沧篇章而努力奋斗 . 经报讯(毕昱)11 月28 日至29 日,省农垦局局长白建坤率督查组深入临沧市耿 马、 双江垦区, 对农垦改革发 展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 查.11 月30 日, 临沧市召开 农垦发展工作汇报会, 听取省 督查组对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任务落实的意见建议. 临沧市委常委、 市政府副 市长余长火出席会议. 督查组认为, 临沧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 展工作, 认真吃透改革精神, 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临沧开 展工作有想法、 有思路, 希望 把工作目标落到实处.督察 组一行认真分析了临沧农垦 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 题, 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意 见和建议. 白建坤要求, 一要进一步 深化对 《改革文件》 和会议精 神的认识, 各有关部门要持续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 《中共云 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深化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 见》 文件精神,始终 坚持一个方向, 把握两个重点, 守住 三条底线, 明确四个定位 的 要求.通过改革, 实实在在地 解决农垦长期存在的突出问 题.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 务.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 要求、 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的 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着力培 育市场主体, 建成一批生产、 加工、 销售、 研发一体化 的农场企业,增强对接市场的能力.三要尽快出台临沧市《深 化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要进一步加大对农垦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农垦改革发展的部门 工作职责,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按照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深化 农垦改革发展的具体方案, 确 保垦区和谐稳定. 余长火表示, 经上一轮改 革, 临沧农垦改革发展在很多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 积极进展,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民生 得以明显改善,社会秩序总体保持稳定, 为全市稳增长、 惠民生、促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农垦发展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不够有力、部分农场经营还比较困难等问题.下 一步工作中, 临沧市委、 市政 府将以此次督查组到临沧调 研为契机,以扎实的工作作风、 负责的工作态度, 深入推 进农垦改革工作, 加强农垦国 有资产监管, 促进垦区民生和 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确保各项 工作取得新成效. 经报讯 (普华美)

11 月29 日, 滇茶 杯2016 首届云南名茶评比大赛茶王入仓仪式 在临沧工业园区云南云茶仓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来 自京津冀地区著名茶人、 昆明 茶叶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代表、 本土制茶企业代表共100 余人,共同见证 滇茶杯

2016 首届云南名茶评比大赛茶王 入储被誉为中国普洱茶 头等 舱 的云茶仓. 据悉, 此次入仓的 茶王 分别是云南爱随茶香茶业有 限公司生产的 爱随茶香 (熟) 和云南俊和昌茶业有限 公司生产的 紫瑞 (生) , 这两 款普洱茶均在 滇茶 杯2016 首届云南名茶评比大赛中夺 得代表 滇茶 杯最高荣誉的 金象奖并荣获 茶王 称号. '

茶王'

入仓, 是一个跨 时代的里程碑事件.云茶仓 致力于为中国广大的茶人存 好茶, 不仅能够减小制茶企业 仓储压力, 让所存保值增值, 更是一个可视、可控、可追溯、可交易的多功能网络平台,'

茶王'

入仓是省内顶级茶企和广大茶友对云茶仓的 认可, 在临沧市委、 市政府的 关心支持下, 我们一定可以把 云茶仓打造成茶仓中的 '

头等 舱'

. 云南云茶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EO 严秋如表示, 云茶仓以茶叶专业仓储为切 入点, 围绕茶产业链提供增值 服务,主要提供茶叶专业仓储、 交易平台、 茶叶金融三大 服务, 是一个崭新的产业升级 平台.云茶仓将致力于延伸 临沧茶产业链, 创造附加值, 带动临沧茶

一、

二、 三产业联 动发展、 转型升级, 促进临沧 茶产业供给侧改革, 推动临沧 真正成为以种植、加工、仓储、 交易、 金融和茶文化为一 体的天下普洱第一仓. 此次 '

茶王'

入仓仪式在 临沧举行, 证明临沧是普洱茶 最佳的存放地, 也为我们书写 中国梦云南临沧的茶叶篇章 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昆 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刘益成 表示, 通过 茶王 这张名片, 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临沧茶 和临沧, 成为助推临沧腾飞的 新动力. 一份为民情怀一生无私奉献.

2007 年, 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

1318 元;

2012 年, 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5757 元;

2015 年, 全村人均纯收入增至

8640 元, 村级经济实力在全县名列 前茅. 这一组数字展现的是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近年来喜人的成绩单;

这组数字, 反映的是红岩村经 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走进红岩村, 一幅现代化新农 村的喜人景象呈现在面前: 进村硬 板路平整干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 一幢幢别墅式安居房在绿树的 映衬下格外亮丽, 屋院内安享晚年 的老人面带笑容, 顽皮的儿童在相 互嬉戏…… 村民李太生亲眼见证和感受了红岩村的发展变化. 能过上今 天的幸福生活,毕书记的功劳最大. 李太生提到的毕书记,就是2007 年至

2012 年担任红岩村党总 支书记的毕世华.这个

1979 年出 生的彝族汉子, 在担任红岩村党总 支书记的

6 年间, 让这个边境小村 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4 倍多.

2015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640 元, 村里建起了新学校、 医务 室,

413 户村民住进了 '

小洋楼'

, 所 有村组都通了硬板路, 广播电视覆 盖率达到 100%……红岩村的经济 社会发展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要感谢毕世华同志在基础设施 建设、 产业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上 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岩 村党总支书记雷光锋感慨地说道. 红岩村, 位于镇康县城西北部, 有5个村民小组直接与缅甸山水相 连.红岩村虽距县城仅有

3 公里, 但一直以种植水稻、 玉米为主, 农业 结构单一,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怎么办?没有经济的支撑,谈何民生保障, 谈何新农村建设?

2007 年, 毕世华被村民选为村党总 支书记后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 坝区发展甘蔗, 山区发展核桃, 城 郊培育三产, 力求在结构调整上求 突破. 毕世华和村班子成员讨论 后, 确定了致富增收新思路. 人生要做的事太多, 永远都在 路上.从不甘寂寞的毕世华, 视经 济发展为第一要务, 他在努力壮大 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 积极关注、 支持、 鼓励和引导种养大户, 并转 向特色农业和规模化农业发展. 刚开始, 毕世华到刷布厂自然 村动员村民发展甘蔗产业, 不想村 民们抵触情绪较大.他们在自家的田间地头设立障碍, 不让改造低 产田地、修建蔗区道路的大型机械、 工程队进入, 村民宁愿种玉米 也不愿意种甘蔗.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群众看. 为了说服村民, 毕世华带领 党员建起了

560 亩的甘蔗示范种植 基地.示范基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每亩甘蔗比种玉米增收了

1000 多元.看到种甘蔗比种玉米划算, 村民们坐不住了.第二年, 他们纷 纷找到毕世华, 要求帮助他们改造 低产田地、 修建蔗区道路, 村民们 发展甘蔗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到2011 年, 刷布厂自然村共种植甘蔗

2600 亩, 成了远近闻名的甘蔗专业 村, 户均甘蔗收入达到了 2.3 万元, 人均经济纯收入超过

6000 元. 带领群众致富的步子,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从2012 年开始, 毕世华带领全村全力打造咖啡、 澳 洲坚果、 烤烟等产业, 使红岩村的 小康之路更加坚实.为使产业发展惠及每一户村民, 毕世华将基层 党建和产业发展融合起来, 把农户 按10 户至

15 户划分, 组建了

59 个 产业合作联, 由党员或致富带头人 任联长, 生产联合、 信息共享、 资金 互助, 建成了蔬菜专业村、 甘蔗专 业村、 核桃专业村. 现在的红岩村,家家有收入,人人有活干. 平房变楼了, 花钱不 抠了,看病不愁了,好日子到来了! 村民们自己编的这段顺口溜, 印证着红岩村村民火热的生活. 上对党赤胆忠心, 下为民一片 赤诚 .毕世华始终不忘一个共产 党员的神圣职责, 他从没有忘记群 众的冷暖, 时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 心上, 他经常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问 寒问暖,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59 岁的村民范小玉一家六口人原本住在破旧瓦房里, 在毕世华 的动员下带头种植核桃、 咖啡, 搞养 殖, 成为致富能手, 家里还盖起了两 层楼房.范小玉说: 当初听村里说 要推广种植核桃, 还担心自己种不 好, 多亏了毕书记手把手指导.现 在日子好过多了, 以前种点甘蔗每 年就七八千元, 现在年收入有六七 万元, 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及时了解、掌握村民的情况, 毕世华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 农户, 还将

835 户农户的电话号码 全部存入手机.2009 年, 毕世华买 了一辆皮卡车, 私车公用 高效率 为村民服务. 毕书记,我家的咖啡苗得病了, 您来帮我看一下吧. 毕书记, 我家的房屋被风吹倒的树打坏了, 您来帮我处理处理. …… 每天, 毕世华的手机总是响个 不停.对于毕世华来说,每个村民的来电,无论是产业发展的大事, 还是柴米油盐的小事, 他都认 真对待,并且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村民家中或田间地头, 妥善解 决问题.

2010 年, 镇康县遭受百年一遇 的秋、 冬、 春连旱, 连续

5 个月无有 效降雨,导致红岩村7个自然村522 户2616 人饮水困难.灾情发生 后, 毕世华及时组建了

7 支党员抗 旱先锋队, 与村民肩并肩、 手挽手 抗击旱魔, 确保了所有饮水困难群 众的饮水安全. 工作上他从不推 脱,群众有事情了,他都随叫随到.雨季村里有洪涝灾害, 他都是 亲自去处理, 我们都很敬佩他. 村 计生宣传员李有能说. 毕世华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他不仅带领红岩村党组织把旗帜树立在国境线上, 更树立在了广大群众的 心中, 凝聚了民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不同 的梦想造就不同的人生.毕世华的梦想是什么?他说: 一个人活 着就得有志向, 没有理想的人, 就 是失去方向的人生, 就像没有灯火 的黑夜.我是共产党员, 又是村支 书, 全村的发展壮大都与我相关, 我的志向、 追求目标, 就是让村民 都过上好日子. 一个人,一辈子,始终坚持一件事情,为国守边;

一个人,一辈子, 始终坚定一种信念, 为民谋利;

一个人, 一辈子, 始终坚守一条底 线, 清正无私.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