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9-11-29
铜川市 十三五 农村脱贫攻坚规划 (2016-2020 年) 铜川市扶贫开发局 铜川市远 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3

第一节 十二五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3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6

第三节 十三五 时期发展环境与机遇.10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13

第一节 范围与对象.13

第二节 总体思路.13

第三节 基本原则.14

第四节 目标任务.15

第三章 重点建设工作内容.17

第一节 精准识别脱贫对象.17

第二节 推进易地搬迁脱贫.18

第三节 大力发展产业脱贫.20

第四节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26

第五节 加大转移就业脱贫.28

第六节 创新生态保护脱贫.31

第七节 实现健康教育脱贫.33

第八节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35

第九节 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7

第四章 健全完善精准扶贫机制.40

第一节 建立精准脱贫到村到户机制.40

第二节 建立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机制.40

第三节 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41

第四节 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41

第五节 完善社会扶贫联动机制.42

第六节 建立贫困县脱贫退出机制.42

第五章保障措施.44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44

第二节 严格考核奖惩.44

第三节 完善资金保障和监管.45

第四节 强化数据统计.45

第五节 深入调研和宣传.46

第六节 强化扶贫队伍建设.47 第 1页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 瞩、深谋远虑,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凝 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提出到

2020 年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农村贫 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全会决定在 十三五 期间实施脱贫攻坚工 程. 十三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这是打 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实现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 裕 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扶贫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 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铜川市辖区三区一县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川 新区,其中三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耀州区、印台区、宜君 县,同时耀州区、宜君县属于革命老区,农村贫困人口依然量大 面广,这是铜川市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最大难点.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 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 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 意见》(陕发〔2015〕20 号)及《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 第 2页 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的意见》(铜发 〔2016〕4 号)等精神,结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 规划.主要目的是理清工作思路,阐明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 明确工作措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全市农村扶贫开发 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确保扶贫对象全部 脱贫并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第 3页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二五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十二五 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国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精神,以贫困人口实现 脱 贫为目标,以农村移民搬迁为突破口,按照 区域发展带动扶 贫 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 的思路,以实施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 方略为重点,认真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 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等工程,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 很大的改变,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按照省定标准,全市 贫困人口由

2010 年底的 13.45 万人减少到

2015 年底的 5.21 万人,减贫比例达到 61.3%,贫困发生率由 31%下降到 11%,每年 都超额完成省办下达的减贫计划任务.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始终保持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 移民搬迁成效明显,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以实施农村移民搬 迁为重点,以区县为主体统筹整合各类农村移民搬迁资源,全面 落实 三无 贫困户安全住房政策,大力实施扶贫移民搬迁,以工 代赈、移民搬迁、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工程建设类移民搬迁,五 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

6 亿元,累计建设搬迁点

70 个,搬迁贫 困人口

4691 户18675 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25 平方米以上.彻底改善了这部分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走出了一条不再 复第4页 制农村、固化贫困 的新搬迁路子. 整村推进深入开展,基础设施 不断加强.积极拓宽资金渠道,统筹协调以工代赈、退耕还林、人 畜饮水、农业综合开发、农村 公路、农村沼气、农网改造、财政 扶贫等多种项目资金.在全市

56 个贫困村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工 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 21312.9 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

5000 万元.新修硬化水泥路 131.3 公里,安全饮水入户

4945 户,基本农田建设及改造

12610 亩,危房改造

1992 户,新 修村内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

156 个,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改 造11317 户;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和改造学校及幼儿园

56 个、卫生室

38 个、村级组织活动中心

43 个.贫困地区的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 活环境有所改善. 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按照产业项目支撑、 信贷资金支持、基地龙头带动、配套服务跟进的思路,充分发挥 各区县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 短、平、快 相结合产业.累 计投放产业扶贫项目资金

6000 万元,扶持带动

1 万户贫困户发 展生产增加收入,栽植鲜干果

23230 亩,发展畜牧养殖

18 万头 (只).贫困地区已初步形成苹果、核桃、地膜玉米、畜禽业、 养殖业等主导产业和印台苹果、春蕾鸡蛋、陈坪大樱桃、宜君核 桃等知名品牌,使区域特色产业与扶贫到户有机结合,鼓励农头 企业入驻农业园积极组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地区发 展特色产业,努力增强贫困户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主导产 第 5页 业进一步明晰,群众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能力建设持续跟进,生动力得到增强.坚持 扶贫先扶志, 治穷先治愚 思路,始终抓紧对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和建设. 雨露计划 项目共安排扶贫资金

2000 万元,培训 农村贫困劳动力和资助中高职学生

4000 人,资助农村贫困家 庭大学生

1500 人,组织开展

10 期100 多人的扶贫致富带头 人培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200 期6万人次,建立了一支 高素质农村致富 带头人队伍,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 了人才保障.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社会保障得到强化.坚持普惠政策与特 惠政策相结合,把各项民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实 施社会保障兜底.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达标人口达到 42.39 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7%,水质合格率位于全省前列, 因水质引起的地方病基本消除;

全市农网改造覆盖面达到 100%,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用电问题基本解决;

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油路 或水泥路,行政村通班车率 97%;

乡镇、社区卫生院、村卫生室 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 99.3%;

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行政村 全部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全覆盖;

贫困地区农村 低保、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实现无缝对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扎实推进了贫困地区教育、 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扶贫开发影响扩大,社会帮扶力度加大.积极开展全社会扶 贫 帮困活动,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和行业优势,资源优势,资金 第 6页 优势,为贫困户送思想、送技术、帮项目、帮门路,大力促进贫 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 十二五 时期在全市开展定点扶贫的中 省市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

5000 万元,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选派挂职副县长(书记)

3 人,省市县乡四级组建驻村工作队

208 个、选派驻村干部

700 多人,先期组织近

2000 名干部结对帮扶

6000 户贫困户.2011 年到

2013 年,全市参与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

108 家企业结对帮 扶118 个低收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2000 万元,实施增收帮扶 项目

300 多个,圆满完成三年帮助低收入村人均收入在自然增长 的情况下再增收

1000 元目标.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铜川市基本情况 铜川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 北高原的连接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

3 个地市毗邻,是通往 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距西安市区和咸阳 国际机场

60 公里,包 茂高速、延西高速、210 国道、305 省 道穿境而过,咸铜、梅七 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菏 宝高速公路铜川至旬邑段正 式通车以及规划建设中包海高铁西 安至铜川段的建设将使铜川 市的交通更加便捷畅通.铜川市辖 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 君县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 川新区,面积

3882 平方公里,人口

84 万.四个区县中宜君县、 耀州区、印台区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 十二五 末实现生产总值 328.5 亿元,年均增长 12.9%, 第 7页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319.4 亿元,年均增长 26.8%,地方财政 收入较 十一五 翻一番,年均增长 10.9%,小康实现程度 79%, 五年提高了 10.8 个百分点.铜川可谓是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 捷, 十二五 期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二、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 目前全市所辖三个区县和一个省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川新区,其中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是 国家扶贫重点县,同时 耀州区、宜君县属于革命老区.贫困群众 主要分布在照金片区、 铜罕沿线、金锁西片、洛河西岸等区域. 这部分群众大部分居住 在山大沟深的边远地区,大多属扶贫重点 村和安居工程重点村, 群众居住分散,住房大多为土窑洞、土坯 房、石板房,面积狭小、 结构简陋、存在安全隐患;

交通极为不 便,有的地方群众用水问 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自然环境恶劣,地 方病发病率高,生产条件 和人居环境较差;

同时教育、文化、医 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 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加之自然 灾害,因病返贫使本来已 贫困的群众雪上加霜,确属 一方水土 养不起一方人 的地方.

三、脱贫攻坚面临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 以来,国际、国内 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从当前铜川发展的趋势看, 挑战与机遇并存,面临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经济增速稳中趋缓,贫困人口增收困难.铜川市资源型 转型发展城市, 三去一补一降 五大任务繁重,新兴产业未形 第 8页 成规模,推进供给但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受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资金环境依然趋紧等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

2015 年全市 GDP 增速为 8.8%,较 十二五 规划前三年经济增 速相比明显下降,比2011 年增速回落了近

8 个百分点(2011 年 增速 16%,全省第二).同时,投资增速也表现出趋缓的态势,

2015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

2011 年的 32.6%下降到 17.2%. 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比较弱.未来几年,全市经济增 速继续放缓,贫困人口增收的压力较大.

2、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层次部分偏低.经济总量小和 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全市

2015 年经济总量 GDP324.54 亿元, 和其它地市相比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人均经济总量仍 处于偏后水平,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7.0:59.3:33.7.宜君、印台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亟待引进新的 工业企业项目,促进全市工业实现跨越.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 产业化进程缓慢,基地规模偏小、配套不足.农机化装备水平低, 组织化程度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多 以初级原料销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能力 不强,难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第 9页

3、财政增收相对困难,其他要素制约明显.财政收入增速 放缓,刚性支出不断增加, 三去一补一降 任务繁重,新兴产 业未形成规模,骨干税源缺乏,财政收入基数较低,财政收支矛 盾尖锐,公共服务、民生改善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贫困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比较单一,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利用 效益水平不高,建设用地的规划指标不足.与扶贫有关的项目开、 竣工率低,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和 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吸引人才的创业创新型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这些都直接影响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进度.

4、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通达条件参差不齐.交通、水利、 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资金相对不足,阻碍了优势资源 的开发利用,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特别是照金等四 个重点贫困区域村组道路路况差、等级低,通行难度大,缺水或 水源质量较差,饮水困难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农业基础设施 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水利化程度低,三个国家级贫困区 县仍没有改变 靠天吃饭 的情况,农业生产相对滞后.

5、贫困程度深、任务重,脱贫时间紧、难度大.我市有国 家级重点贫................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