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9-11-24
主编: 齐林泉 编辑: 李萍 实习生: 李鑫 设计: 聂磊 校对: 赵阳

电话: 010-82296573

邮箱: xiaozhangcn@163.

com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06校长周刊 人物 ・ 化学的灵魂,就是变化.奇妙 的化学世界,激发我不断探知、求 证的兴趣. 广东广雅中学

2016 届 学生王子凡,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后,在学业上完成了蜕变.他以共 同第一作者身份,在英国皇家化学 学会期刊上发表论文,论文影响因 子甚至超过博士生学术论文. 王子凡的成长蜕变,开始于叶 丽琳的 发现 之旅.作为广雅中 学130 年来的首任女校长,叶丽琳 在广雅中学厚重的文化底蕴注入了 一股澎湃的创新力量.近年来,她用 发现 的教育主张,创设丰富 多元的成长平台,让发现成为习 惯,让发展成为必然,实现学生、 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她坚信, 发现,让教育更和谐 . 发现 才能 更好地因材施教 在广雅中学,一间由学生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的咖啡屋,成为学 生黄文双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这 儿,她发现更自信的自己. 近年来,一些学校固守'

分, 分,学生的命根'

,片面追求升学 率,教育模式和授课方式单一,忽 略学生兴趣培养和思维发展. 让叶 丽琳担忧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竞争 中更胜一筹,教师们不愿等,不断 扩展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

为 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 不愿等,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填满 了孩子课余时间.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条 线到底是什么? 叶丽琳用发现的眼 光,探寻起跑线背后的本质, 分数 只是起跑线的表象之一,激发提升 孩子的学习力、沟通力、判断力、 共情力等,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她认为,在未来社会的 无人区 中,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考等素 养才能为学生提供强大的 荒野生 存 能力,助力学生走上制高点. 在发现中因材施教,能助力这些核 心素养 生根开花 . 和谐教育是广雅中学的办学理 念,这启迪着历届校长思考如何让 教育更和谐.叶丽琳对此有着自己 的理解, 实现和谐教育境界的根本 途径在于发现 . 让师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 己,发现最好的自己. 长期的观察 和思考让叶丽琳深刻意识到,只有 发现教师的潜能,教学才能百花齐 放;

只有发现学生的禀赋,学生才 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在给家长作讲座时,叶丽琳曾 提到,教育就是让孩子发现最好的 自己.教育者的作用不是为学生 筑高楼 ,而是扮演 营养师 ,为 孩子成长提供适合的沃土和养分. 教育要家校努力,共同营造环境, 引导孩子发掘天赋并以独有的方式 呈现出来. 发现,正是广雅中学站在新的 历史时期,基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以及对当下教育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和实践探索. '

发现'

是'

发展'

的前提, '

发展'

是'

发现'

的升华. 在叶丽琳 的推动下,该校站在每一个不同生 命个体的角度,创设条件激发唤醒 师生主动性,让师生发现最好的自 己. 让教师成为 发现的 领舞者 发现 教育并不仅仅是针对学 生而言,教师亦是如此.广雅中学 教师彭韶冲从实验室教辅人员变身 成为校本课程教师登上讲台,就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 学校鼓励并支持教辅人员结合 专业所长为学生开设校本选修课 程,这为我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提供 了平台. 在观鸟课程的授课过程 中,彭韶冲发现了自己的绘画潜 能,于是他利用闲暇时间开始尝试 画鸟类图鉴.他的作品很快通过网 络被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部的翁 哲发现,并受其邀请加入了 《中国 野生鸟类》 系列图书的手绘鸟类图 鉴工作.这是一套首次完全由中国 人自己手绘的全中国鸟类论著,在 中国鸟类学图书出版中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走得 更远. 在叶丽琳眼中, 发现 教 育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根本落 脚点是为了学生.但首先要让教师 成为发现的 受益者 践行者 同行者 ,这样才能共同画好 发现 教育同心圆. 广雅中学语文科教师刘炳瑞毕 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所学并非 师范专业.刚工作的前两年,刘炳 瑞在教学上跌跌撞撞,一度迷惘彷 徨.在叶丽琳引导下,他发现了自 己作为学者型教师的禀赋优势,慢 慢学会了在课堂上如何有效降低理 论的难度,适度提升思维的深度. 如今,刘炳瑞的课堂得到了同事和 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我们帮助教师认识和发现自我 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同时培育发 现素养. 如何让教师先于学生成为 发现者 ,叶丽琳颇有心得, 教师 要先发现自己的'

闪光点'

,将特长 开发成课程,汇聚成引领学生前行 的一束光. 为了更好地引领示范,叶丽琳 亲自带头开发设计课程.2015 年, 她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一门跨 学科、跨领域的融合课程―― 伟 大的大航海时代 ,带领学生从多元 维度探索大航海时代的物种大交换 和文明大冲击. 融合课程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一 种新的视野和思路,让我开始尝试 以主题研讨的形式,打通学科界 限,进而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综合素质. 广雅中学生物科教师 苏科庚在参与叶丽琳的融合课程开 发过程中获益匪浅,他把自己所学 的生物知识和历史、政治等学科知 识进行融合,承担了 茶贸易与茶 战争 课程的教学. 叶丽琳欣喜地发现,教师们紧 扣发现教育内涵, 八仙过海,各显 神通 ,创造性地开发、实施博雅特 色课程达

500 多门,为思维而教, 为未来而教.教师们逐步成长为课 程研发和实施的驾驭者,成为 发现 教育的 领舞者 . 多平台助学生 成就 最好的自己 广雅中学学生黎楚涵是一名观 鸟爱好者,在彭韶冲的辅导下,他 的观鸟技能与理论知识 水涨船 高 .这激发了他的潜能,释放了他 的创造力.2017年,他参加广佛肇 中小学生观鸟实践与理论知识邀请 赛,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 点,还要让它'

星火燎原'

. 叶丽 琳认为,教师除了 传道、授业、 解惑 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 现、发掘和发展. 由于喜欢美术教师林智伟的教 学风格,黄文双选择了林智伟开设 的篆刻课程. 篆刻创作过程具有 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让我变 得更加心灵手巧. 现在篆刻成了 黄文双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爱 好. 多元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黄金跑 道,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时,犹 如上了高速公路. 在叶丽琳推动 下,广雅中学为学生提供了 私人 定制 式的课程套餐.而她率先在 全市高中学校推行实施的分层教 学、选课走班的管理模式,更是让 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 阳光大道 和 专属跑道 . 今年

5 月,广雅中学在学校体 育馆举办了第二届高中生模拟人才 招聘会,80 多家企事业单位派出人 力资源部门的面试官, 为千余名高二 学生进行了模拟面试, 为学生的生涯 规划 把脉开方 .通过模拟招聘会 这座桥梁, 广雅中学的学生有了更多 与企业交流对话的机会, 也让学生对 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和生涯规划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为让发现成为习惯,让发展成 为必然,广雅中学还为学生提供了 多种展示平台和多维发展指导.例如,该校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学生发 展指导中心,为学生创设 躬耕 园 、创客中心、电视台、咖啡屋等 各种体验平台. 学校给我提供了一间专门的化 学探究室,我在这里发现了最好的 自己. 借助于学校的创新实验探究 室,广雅中学学生潘俊琨迈进了科 学研究和探索的 伊甸园 ,乐在其 中.毕业时,由于各方面表现出 色,他收到多份世界排名前30的国 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能发现自己的学生是幸福的, 因为他前面有一座光明的灯塔引领 他披荆斩棘;

能发现自己的老师是幸 福的, 他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开拓创 新, 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成就自己 也成就学校. 在新的起点, 师生成长 的个案, 让叶丽琳更坚定了 发现 教 育主张, 她带领师生再一次踏上精彩 的 发现 之旅. 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矗立在 嘎什根乡学校的校园里,使得这所农 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更像了一些.但在 校长王国庆看来,农村校骨子里与城 市校还是要有所不同的.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城市教 育,即使在倡导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 今天,农村学校也应该有自己独有的 气质! 站在教学楼东侧五楼会议室 的窗前,王国庆说, 你看,学校周 围都是稻田,无边无际.我们的学校 就在稻田当中,我们的学生随时随地 都在感受农耕文化,我想,这就是我 提出'

耕读教育'

的主要缘由. 为何还在 耕 上下功夫 嘎什根乡学校始建于

1958 年, 顾名思义,是一所典型的农村校. 它所在的嘎什根乡位于吉林、 内 蒙古、 黑龙江三省 (区) 交界处, 距吉林 省镇赉县

79 公里. 嘎什根 是蒙古 语, 意为 只有一户人家 .清光绪年 间, 有一户人家来此开荒种地, 逐渐形 成屯落, 嘎什根 由此得名. 在来嘎什根乡之前,王国庆已在 农村学校工作多年.1997 年,中师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坦途镇双山村小 学工作.后来,他又先后在两所农村 薄弱校担任校长.在他的带领下,两 所农村校都走出了困境,学生的成绩 提高了,流失的学生少了,新入学的 学生大幅增加,教师都有了精气神. 两年前,当王国庆出任嘎什根乡 学校校长时,学校已经完成标准化建 设.他心想,学校硬件建设已经在政 府帮助下完善,而接下来的内涵式发 展就得靠学校自己. 在乡下长大的王国庆对农村有着 很深的感情,他一直梦想办一所具有 农村气质的现代学校.因此,刚到嘎 什根乡学校,他便开始悉心描绘 耕 读教育 蓝图―― 春见百花齐放, 夏闻蛙蛐鸣叫,秋观鱼儿稻浪,冬赏 千里冰霜,应时耕耘田园,四季沐浴 书香 ,而且马上付诸行动. 然而,刚提出 耕读教育 时, 别说家长,教师都不能理解他:学生 都是农家子弟,家长和学生求学的目 的就是走出农村,为何还在 耕 上 下功夫,岂不是耽误了学生的成绩? 王国庆说服了他们: 农村校园 里应该有乡土生活的气息,而且北方 一直有农耕文化,传统的农具已渐行 渐远,如果农村学校的孩子都对此一 无所知,那又如何激发他们对家乡的 热爱之情呢? 花鸟虫鱼来伴读 以 耕读修身、润德启慧 为校 训,王国庆深入推进校园 耕读文 化 和课程改革.他身先士卒,全身 心投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 在他的带领下,爱好琴棋书画的 副校长李治城为 耕读园 题诗作 画;

美术教师把学校收集来的200多 个废旧汽车轮胎设计成各种形状、色 彩各异的 花盆 花篮 ;

班主任带 着学生们动手种植花草,把 花盆 花篮 安置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们争当 护花使者 . 教学楼东北角的 农具园 ,有 一处墙体上专门展示着各种农耕老物 件,镐、钉耙、锄头等,应有尽有, 围墙上绘着一幅幅反映四季劳动的农 耕图:一位老汉正扶犁拓荒,一头黄 牛正低首奋力拉犁,还有现代农机插 秧和收割的景象. 校园西南侧的 百花园 里, 每个 班级都有一块长方形的菜畦.每个班 级的学生都各尽所能, 经营着 自留 地 , 每一名学生都在这里体验春种秋 收的甘苦. 校园东南角有一处天然的芦苇 荡,在保留原貌的情况下,学校在其 旁边辟出一个小而美的荷塘,与芦苇 荡相映成趣.孩子们观芦苇、赏荷 花,看水鸟纷飞,听蛙声阵阵.到了 冬天冰封的时候,这里又成了绝佳的 冰雪活动基地.于是学校申请了冰雪 项目特色校,将滑冰项目正式纳入校 本课程.整个冬天,学校都有专业的 教练指导,孩子们随时到这里滑冰, 享受回归自然的快乐! 教育回归一派天然 走进嘎什根乡学校,没有高楼环 围的逼仄,没有亭台假山的修饰,而 是葡萄爬满架,蒲草挂长廊,一派天 然景象.茅草屋风格的凉亭,名曰 勤耕尚读亭 ,两边立柱上分别刻着 耕躬田园晓桑麻 读写圣贤知春 秋 ,横批就是 勤耕尚读 .这个 农家院 还处处溢着书香气,成为 校园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在王国庆和学校师生的共同营造 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三年时 间,嘎什根乡学校的 耕读教育 实 践便受到有关专家的关注和好评.在 第二届农村教育发展优秀案例推选 活动 中,嘎什根乡学校荣获一等 奖.更重要的是, 耕读教育 已经 深入全校教师和家长的心中.2017 年,嘎什根乡学校的中考成绩优秀率 全县第一,学校武术队登上地区春晚 的舞台,学校的 耕读园 引来教育 同仁参观学习. 嘎什根乡学校的学生也更爱学 校,更爱学习了. 时间过得真快, 初中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喜欢这个校 园,喜欢在这里学习! 初三 (1) 班学生肖阳感慨. 耕读教育 理念,已经渗透到 镇赉县嘎 什根乡学校的环境、课堂、课程、德育、制度中.在逐步 打造学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 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同时,王国庆 所倡导的 耕读教育 正潜移默化 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 镇赉县教育局局长毛贵臣对此评 价道: 嘎什根乡学校的'

耕读教 育'

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又 是对耕读精神和耕读文化在数字时代 的延展,既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挖掘 提炼与提升,又是身处田园对教育即 生活的生动体现. 王国庆:稻花香里话 耕读

本报记者 赵准胜 中国好校长 剪影 叶丽琳: 发现之旅的引领者

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黎鉴远 用绣花的功夫,认真、专业、精致 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是山东省青岛 市崂山区实验小学校长张星最为推崇的 工匠精神 .在师生眼中,他自己就是 工匠精神 的身体力行者.将育人这件 事做到极致,是校长张星的工匠精神. 教育是生命直面生命 教育应该是生命直面生命的事业, 教育过程要凸显生命关怀,要关注教育过 程中的多元生存状态和内在体验,关注个 性差异,实现人的主动愉悦多元发展. 这是张星的教育感言.多年来,他一直这 样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作为青岛市名校长工作室和青岛市劳 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他时常更新自己的 教育理念,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与其他校 长一样,他一直以建设一所让社会满意、 家长向往、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学校为 奋斗目标.但传统的重分数的教育理念, 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为了实现育人目标,自2007 开始, 张星先后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华东师范 大学 生命・实践 教育学研究院合作开 展学校变革研究. 和美教育 应运而 生.他将教育专家的指导与学校实践相结 合,探索出基于学校本位的和美养德、和 美教学法、和美课程体系及和美学校管理 四大领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形成了 素质教育的个性化实践模式,推进了学校 的系统转型. 在他看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时代 美少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 和美课程让学生做主 在张星的带领下,崂山区实验小学的 教师团队将教书育人做到了极致.学校构 建了 养德 启智 健体 怡情 和 乐行 五大系列的学校和美课程体系. 和美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关联度和内容特 点,实施跨课程级别整合、跨学科整合、 学科内整合和课程时间整合,实施单元类 结构教学,凸显学科育人价值,逐步探索 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路径. 校本课程以学生为本,课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