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11-21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材料结构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层状结构的材 料,如LiCoO

2、LiNiO

2、LiMO2(M=NiCo、 NiCoMn)等;

二是具有尖晶石结 构的材料,如LiMn2O4;

三是橄榄石结构的嵌入化合物,如LixMPO4(M=Fe、 Mn、Co).

? 第一代正极材料,钴酸锂(LCO),电压平台一般是4.2V,主要用于消费 电子,由于压实密度、能量密度开发接近极限,最新的技术趋势是LCO混合高 压实密度的NCM三元材料,以生产高电压电芯;

? 第二代正极材料,包括LMO,NCM/NCA,LFP等,NCM三元材料前景广阔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移动电源、电动工具、 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

由于成本相较传统的LCO为便宜,在移动终端 领域有取代LCO的趋势,目前中国NCM三元材料85%应用于移动终端领域,主要80%以上都采用成本相对低廉的NCM523正极材料;

? 第三代正极材料,层状富锂锰系材料,镍锰酸锂尖晶石高压材料等,尚未 大规模商用,是全球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 ? 2015年,全球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2.34万吨,同比2014年增长了35.89%. 由于电动车的高速增长的需求,LFP 与NCA 呈现快速增速增长,NCA 主要是用 于Panasonic 的18650 圆柱体电池,供给Tesla 电动车,LFP大幅增长主要是由 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尤其是电动客车的旺盛需求,以及储能领域的应用. 2016-2020年全球和中国三元材料及电池 行业研究报告 ? 目前全球三元材料厂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韩,约占全球市场份额50%.日本企业技术知识积累深厚;

韩国企 业迅速崛起,技术和品质有赶超日本的趋势;

中国企业进入行业时间较短,各厂商产品同质化严重,毛利率低 于10%,扎堆于中低端市场. ? 目前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供应集中度在提高,湖南杉杉、厦门钨业、宁波金和、深圳振华前四家占了市场份 额的近50%,未来市场将被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上市公司抢占. ? 2015年中国NCM三元材料出货量为30,500吨,同比增长45.2%,产值达32.7亿元,同比增长35%,主要受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增长和钴酸锂替代带动. ? 除了NCM外,中国NCA三元材料也有少量出货,主要是天津力神生产的18650型NCA三元锂电池,配套江淮 iEV5,由于NCA化学活性较强,对电池热管理系统要求非常高,因此中国电动汽车对NCA的使用较少.2015年 中国NCA三元材料出货量约为2,000吨. ? 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三元材料压实、能量密度、电压等性能的提升,三元材料在数码领域的应用占比不断 提升,如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市场对三元材料的需求也保持增长. ? 电动汽车领域,2015年中国新上市的电动汽车如北汽EV

200、奇瑞eQ、江淮iEV

4、众泰云100等均采用三元 动力电池.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的要求,2015 年锂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不小于 180Wh/kg,电池模 块的能量密度不小于150Wh/kg,循环寿命超过

2000 次或日历寿命达到

10 年,结合能量密度、循环能力、成本 等因素综合考虑,磷酸铁锂难以满足新一代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要求,三元正极材料将成为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 的主流技术路线. ? 三元材料取代磷酸铁锂成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流确定性高,国内仅少数正极材料企业具备高镍型NCM622 产能,预计2017年中国三元材料渗透率将达到20%,按照每1kwh需要1.3kg三元材料测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 NCM三元材料需求量将达15.5万吨,NCA三元材料需求将将达0.8万吨,,

三元正极材料刚性缺口巨大. ? 从技术趋势来看,新型富锂层状三元材料由于其极高的比容量和优秀的循环性能,很可能被用作未来新型高 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该材料0.1C首次放电高于250mAh/g,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0%,表 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富锂三元材料的开发研究,对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2016-2020年全球及中国三元正极材料(NCM/NCA)及电池行业研究报告》着重研究了以下内容 : ? 全球及中国三元材料供需关系,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终端领域的份额占比;

? 全球及中国竞争格局,包括国内外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产能规划、市场格局等;

? 全球及中国三元材料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

? 三元材料上下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包括钴金属、碳酸锂、三元前驱体和三元锂电池等产业;

? 三元正极材料主要应用增长点,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分析;

? 日本、韩国、比利时、德国等国6家三元正极材料厂商经营、技术、发展规划及产销动态;

? 中国14家三元正极材料厂商经营、技术、发展规划及产销动态. ? 日本、韩国、欧洲等7家三元锂电池厂商经营、技术、发展规划及产销动态. ? 中国9家三元锂电池厂商经营、技术、发展规划及产销动态.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三元正极材料概述 1.1 定义 1.2 分类 1.2.1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NCM) 1.2.2 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NCA) 1.3生产方法

第二章全球三元正极材料行业 2.1 全球正极材料市场综述 2.2 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市场 2.2.1 出货量 2.2.2 价格 2.2.3市场份额 2.2.4 企业竞争格局 2.2.5 技术趋势 2.3 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三元正极材料市场 2.3.1日本 2.3.2韩国

第三章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行业 3.1 中国正极材料市场综述 3.2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 3.2.1 出货量 3.2.2价格 3.2.2市场规模 3.2.4企业竞争格局 3.3 政策环境 3.4发展趋势

第四章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 4.1产业链上游 4.1.1 钴4.1.2碳酸锂 4.1.3三元前驱体 4.2 产业链下游 4.2.1 消费电子(3C)锂电池 4.2.2 动力锂电池 4.2.3三元正极材料锂电池

第五章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5.1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5.1.1整体市场 5.1.2美国 5.1.3欧洲 5.1.4日本 5.2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5.2.1整体市场 5.2.2乘用车 5.2.3商用车

第六章国外三元正极材料企业 6.1比利时Umicore 6.1.1公司简介 6.1.2 财务运营分析 6.1.3生产基地 6.1.4在华布局 6.1.5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6.2 日本Nichia 6.2.1公司简介 6.2.2发展历程 6.2.3财务运营分析 6.2.4产量 6.3韩国L&

F 6.3.1公司简介 6.3.2财务运营分析 6.3.3产量 6.4日本Toda Kogyo 6.4.1公司简介 6.4.2财务运营分析 6.4.3 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6.5 德国BASF 6.5.1 公司简介 6.5.2 全球及中国布局 6.5.3 财务运营分析 6.5.4 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6.5.5 技术路线 6.6 日本Sumitomo Metal Mine 6.6.1 公司简介 6.6.2 财务运营分析 6.6.3全球布局

第七章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企业 7.1 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7.1.1公司简介 7.1.2财务运营分析 7.1.3产销量分析 7.1.4 产品分析 7.1.5核心竞争力分析 7.1.6业绩预测 7.2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1公司简介 7.2.2发展历程 7.2.3财务运营分析 7.2.4产能分析 7.2.5客户分析 7.2.6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7.2.7业绩预测 7.3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7.3.1公司简介 7.3.2财务运营分析 7.3.3产能分析 7.3.4核心竞争力分析 7.3.5业绩预测 7.4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7.4.1公司简介 7.4.2发展历程 7.4.3财务运营分析 7.4.4产能 7.4.5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7.4.6核心竞争力 7.4.7业绩预测 7.5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7.5.1公司简介 7.5.2发展历程 7.5.3财务运营分析 7.5.4产能 7.5.5核心竞争力 7.5.6业绩预测 7.6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6.1公司简介 7.6.2财务运营分析 7.6.3产能 7.6.4业绩预测 7.7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7.1公司简介 7.7.2财务运营分析 7.7.3产能 7.7.4 核心竞争力 7.8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7.8.1公司简介 7.8.2财务运营分析 7.8.3产能 7.8.4业绩预测 7.9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7.9.1公司简介 7.9.2财务运营分析 7.9.3产能 7.9.4业绩预测 7.10河南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7.10.1公司简介 7.10.2财务运营分析 7.10.3产能 7.10.4业绩预测 7.11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 7.11.1公司简介 7.11.2财务运营分析 7.11.3产能分析 7.12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7.12.1公司简介 7.12.2三元正极材料产品 7.13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13.1公司简介 7.13.2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7.14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章全球主要三元锂电池厂商 8.1松下(Panasonic) 8.1.1公司简介 8.1.2电池技术 8.1.3业务发展及展望 8.1.4在华布局 8.1.5客户分析 8.1.6产量产能 8.2AESC 8.2.1公司简介 8.2.2电池技术 8.2.3业务发展及展望 8.2.4在华布局 8.2.5产能产量 8.3LEJ 8.3.1公司简介 8.3.2电池技术 8.3.3业务发展及展望 8.3.4客户分析 8.3.5产能产量 8.4 LG化学(LGC) 8.4.1公司简介 8.4.2电池技术 8.4.3业务发展及展望 8.4.4客户分析 8.4.5在华布局 8.4.6产能产量 8.5三星SDI 8.5.1公司简介 8.5.2电池技术 8.5.3业务发展及展望 8.5.4客户分析 8.5.5在华布局 8.5.6产能产量 8.6SK创新(SKI) 8.6.1公司简介 8.6.2电池技术 8.6.3业务发展及展望 8.6.4在华布局 8.6.5产能产量 8.7Li-Tec&

Accumotive 8.7.1公司简介 8.7.2电池技术 8.7.3业务发展及展望 8.7.4客户分析

第九章中国主要三元锂电池厂商 9.1天津力神 9.1.1 公司简介 9.1.2 电池技术 9.1.3 业务发展和展望 9.1.4客户分析 9.1.5 产能产量 9.2 东莞新能源 9.2.1公司简介 9.2.2 电池技术 9.2.3 业务发展及展望 9.2.4 产业链 9.2.5 投资和产能 9.2.6 产销 9.3 比克电池 9.3.1 公司简介 9.3.2 电池技术 9.3.3 业务发展和展望 9.3.4 客户分析 9.1.1 公司简介 9.1.2 电池技术 9.1.3 业务发展和展望 9.1.4客户分析 9.1.5 产能产量 9.2 东莞新能源 9.2.1公司简介 9.2.2 电池技术 9.2.3 业务发展及展望 9.2.4 产业链 9.2.5 投资和产能 9.2.6 产销 9.3 比克电池 9.3.1 公司简介 9.3.2 电池技术 9.3.3 业务发展和展望 9.3.4 客户分析 9.2.1公司简介 9.2.2 电池技术 9.2.3 业务发展及展望 9.2.4 产业链 9.2.5 投资和产能 9.2.6 产销 9.3 比克电池 9.3.1 公司简介 9.3.2 电池技术 9.3.3 业务发展和展望 9.3.4 客户分析

图表目录 ? 图:层状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示意图 ? 图:三元正极材料性能三角 ? 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NCM)性能参数 ? 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NCM)对应金属需求量 ? 表:三元协同效应优缺点 ? 表:各型号NCM三元正极材料对比 ? 图:各型号NCM三元正极材料成本分析 ? 图:不同配比下NCM性能对比 ? 表: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NCA)性能参数 ? 表: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NCA)对应金属需求量 ? 图:NMC、NCA、LFP对比 ? 表:镍钴锰酸锂(NCM)生产方法特点 ? 图:镍钴锰酸锂(NCM)化学共沉淀法工艺流程图 ? 图:2011-2015年全球正极材料(LFP/NCM/LCO/LMO/NCA)出货量 ? 图:2015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消费结构 ? 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他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 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方向 ? 图:全球正极材料行业五力分析 ? 图:2014年全球正极材料厂商市场份额 ? 图:2011-201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NCA/NCM)出货量 ? 图:2009-2020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 ? 图:2010-2020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价格趋势 ? 图:2020年正极材料(LFP、LCO、LMO、NCM)份额占比(电动汽车) ? 图:2020年正极材料(LFP、LCO、LMO、NCM)份额占比(3C电子消费品) ? 图:2014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厂商市场份额 ? 图: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专利申请情况 ? 图:2015-2030年三元正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 表:日本三元正极材料配套车型 ? 图:2012-2015年日本镍钴锰(NCM)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 ? 图:2012-2015年日本镍钴锰(NCM)三元正极材料销售收入 ? 表:韩国三元正极材料配套车型 ? 图:韩国三元正极材料发展路线 ? 图:2011-2015年中国正极材料(NCM/LCO/LFP/LMO)出货量 ? 图:2014Q1-2015Q2中国正极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