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07-29
DBXX/ XXXXX―XXXX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 吉林省地方标准DB /T ―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Preventive Mechanism for Safety Production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Risk Detection and Control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征求意见稿) - - 发布 - - 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 /T ― I 目次目次.

I 前??言.I 引??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工作程序和内容.3 5.1 危险源辨识.3 5.2 风险评估与分级.4 5.3 风险控制措施.5 5.4 风险分级管控.7 5.5 风险告知.7 5.6 隐患排查.8 5.7 隐患分级.10 5.8 隐患治理.11 5.9 隐患统计分析与应用.12

6 文件与数据管理.12

7 效果.13

8 信息化建设.13

9 持续改进.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图.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危险源辨识清单.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分析评估记录.18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估方法.21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28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风险告知.31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清单.33 附录H(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36 DB /T ―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长春市鸿鑫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建明 刘英杰 梁法刚 侯鹏飞 张大秋 郑旭晶 杜勤 刘剑锋 张品 宋春英 刘卓等. DB /T ― II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 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吉林省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吉林省机械制造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工作,达到控制、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DB /T ―

1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机械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工 作程序和内容、文件与数据管理、效果、信息化建设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吉林省内机械制造企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建设规范 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规范 DB/T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则 DB/T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机械制造企业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本标准所指的机械制造企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 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 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 9大类、69个中类、233个小类的企业. 3.2 安全栓 Safety pin 在机器进行模具调整或维修时, 放在上下模具或工作部件底面与工作台板之间, 用以防止工作部件 意外移动而出现危险的一种支柱. 3.3 联锁机构 Interlocking device DB /T ―

2 在几个开关电器或部件之间, 为保证开关电器或其部件按规定的次序动作或防止误动作而设计的机 械连接机构. 3.4 能量锁定装置 Energy locking device 采取特定的工具(包括钥匙、锁、红色标签等)对能量控制系统进行锁定,确保关闭、切断设备设 施的动力或能量. 3.5 汇流排 Bus 用气瓶组集中供气,通过管道输送至使用岗位的装置. 3.6 TN 系统 TN system 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机械制造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 设备、 工艺、 电气、 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 组织各部门分岗位、 分工 种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与分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治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 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人员职责分工如下: ――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全面负责;

――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 作;

――各职能部门履行相关职责;

――各岗位人员负责按照工作危害分析评价(JHA)记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估记录进行岗 位自检、自查. 4.2 完善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或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制度, 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贯穿 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机械制造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组织培训 机械制造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 结果和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标准、工作程序和方法等,并保留培训档案.培训档 案至少包含以下材料: ――培训计划;

――培训方案;

――培训内容;

DB /T ―

3 ――培训签到表;

――培训试卷;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影像资料. 4.4 落实责任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 以主要负责人、安全组织机构、部门、车间、班组为管控主体,以设备设施(点)、工艺流程(线) 、 作业岗位(面)为管控对象,以风险辨识、风险评估、控制方案、实时预报、适时预警、及时预控为管 控过程三方面落实责任. 4.5 持续改进 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双重预防机制并持续改进.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设 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具体工作, 并保持双重预防机制的动态更新与持续改进.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危险源辨识 5.1.1 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从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各个方 面进行辨识,至少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作业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原辅材料、产品的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停产复工等. 5.1.2 危险源辨识方法 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 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 识.辨识时应按 GB/T13861 和GB6441 的规定,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充分考虑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较 大危险因素.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度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和危 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等.根据辨识范围及内容宜选用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 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表 B.1 样例)危险物质类危险源辨识清单(参见附录表 B.2 样例)、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 DB /T ―

4 录表 B.3 样例)、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参见附录表 C.1 样例);

――企业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检查分析记录(参见 附录表 C.2 样例);

――对于复杂的工艺宜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危险度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等进 行危险源辨识;

――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应按 GB18218 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5.1.3 危险源辨识实施 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 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 识,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准(整体)风险评估活动,组织各专业、各部门、各岗位全面辨识分管范围 内存在的危险源. 企业应当根据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设施变更、非常规作业活动等适时开展专项危险源辨识. 日常生产活动中每项作业、运行操作前都要进行危险因素辨识. 5.2 风险评估与分级 5.2.1 风险分析 企业应对风险演变的过程及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应按 GB6441 的规定,确定风险类型,预先判定 风险转化的进程或路径. 5.2.2 风险评估方法 企业应选择以下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参见附录 D.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参见附录 D.2)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参见附录 D.3) ――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5.2.3 风险评估准则 企业应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