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11-11
从利丰到冯氏: 转型与拓展

第六章为了厘清整个集团和上市公司利丰有限公 司的业务关系,经过慎重考虑,集团决定:从2012 年8月1日开始, 总部设在香港、 核心业务涵盖全球消费品市场的整个供应链管理的 各个环节(包括采购、分销、零售和物流)的 集团控股公司―利丰(1937)有限公司,改 名为「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因而, 整个集团亦相应地改组为「冯氏集团」(Fung Group).

而冯氏集团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利丰有限公司的名称则维持不变. 从利丰到冯氏集团的发展 | 企业的代际传承 | 应对挑战:转型拓展、创新供应链管理 |

138 139 过去

10 年来,全球的经贸环境及商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先是

2008 年美国次按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因应 形势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制定制造业出口

5 年倍增计划, 推动美国制造企业重回本土发展;

继而是欧洲国家爆发持续的 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经济持续陷入低迷及不景之中,国际出 口市场增长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崛起,对 传统商贸业务的发展构成了冲击;

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争夺 更趋激烈;

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经济则进入 了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速发展的「新常态」.这些翻天覆地的变 化,对冯氏集团的业务发展构成了影响.然而,有「危」就有 「机」.面对冲击,冯氏集团及旗下各公司沉著应对,顺势而 为,积极推动业务的转型和拓展,创新供应链管理,取得了新 发展. 从利丰到冯氏集团的发展 利丰公司的名称,是由它的两位创办人冯嗔怯肜畹烂, 从自己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即由李道明的「李」和冯嗔堑 「冯」两字的谐音――「利」与「丰」组成,寓意「利润丰盛」, 英文名称则为「Li &

Fung」.1946 年,利丰由冯氏第二代接手, 李道明退出利丰,但利丰公司并没有更换公司名称.这种做法 当时在国外并不常见.香港著名的英资洋行太古公司,1867 年 在上海创办时,公司英文名称为 Butterfield &

Swire Co.,以反 映巴特菲尔德和施怀雅两个家族的合作关系.后来,巴特菲尔 德家族退出公司,公司英文名称改为 John Swire &

Sons Ltd.. 不过,冯氏家族并没有这样做. 不过,踏入

21 世纪后,随著集团各项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从 事采购业务的上市公司利丰有限公司,与集团的其他业务――即 由利丰(1937)有限公司所统领的整个集团其他业务,在名 称上给外界造成一定的混淆,这在某种程度影响整个集团的发 展.为了进一步厘清整个集团和上市公司利丰有限公司的业务 关系,经过慎重考虑,集团决定将其控股公司――利丰(1937) 有限公司,改名为「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自2012 年8月1日开始,整个集团亦相应地改组为「冯氏集团」(Fung Group),核心业务涵盖全球消费品市场的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各 个环节(包括采购、分销、零售和物流).而冯氏集团旗下最 主要的上市公司――利丰有限公司的名称则维持不变. 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表示:「(实施这一策略)最主要的 考虑,就是要消除外界、特别是国际商界对利丰有限公司和利 丰集团业务之间的混淆,以利於推动整个集团各项业务的进一 步发展.除了从事采购的利丰有限公司以外,其余的各个公司 均以冯氏集团统领.」实际上,国际间有很多知名企业都有过

140 141 此种经历,例如

1998 年德国戴姆勒-宾士汽车公司和美国三大 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就改名为「戴姆勒-克莱 斯勒公司」,2007 年德国戴姆勒与美国克莱斯勒合作结束,戴 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又再次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当时, 就有评论指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根 同情况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从而给相关的股东和利益集团更 清晰的认识,以获得更多的信心与支持.」

1 当然,有评论也指出,改组为冯氏集团以后,「似乎家族 企业味道浓了」.对此,集团主席冯国经表示,家族化没有什 麽不好,我们的哲学是,利丰有限公司是公众上市公司,上市 公司往往受到股东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需要交出业绩,这使它 的策略一般从中短期出发.而家族私人公司没有这种压力,可 以从更长线的角度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从容布局. 企业的代际传承 冯氏集团作为一家百年企业,至今已经历了冯氏三代,不 仅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宿命论,而且成功地发扬光大,发展 成为现代化跨国集团、全球供应链管理者.当然,作为华资家 族企业,冯氏集团仍然面对著一项挑战,就是如何将现有的这 套优良的商业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模式继续传递下去.与所有

1 黄荣:《利丰改名背后》,《中国商界》杂志,2012 年9月10 日,http://www.sina.com. cn. 集团的贸易及物流业务由利丰有限公司 主理.利丰是专为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和 品牌致力提供消费品设计、开发、采购 及物流服务的知名企业,透过遍布超过

40 个国家的 15,000 家供应商所组成的 环球采购网络,专为付货期短且大量生 产的消费品提供可持续供应链管理;

同 时亦为客户提供贴身的物流方案,从仓 储管理、运输管理、再包装及清关,以 至货运、物流枢纽及整合、订单管理和 其他增值服务等等. 集团为品牌服装及相关 时尚产品提供的分销服 务由利标品牌有限公司 经营.利标品牌为多元 化的品牌客户提供商品 设计、开发、推广及销 售服务,使其在全球开 展新机遇及产品类别, 以及为品牌作全球性的 市场拓展. 集团的零售业务由冯氏 零售集团有限公司统筹, 旗下包括上市公司利亚 零售有限公司、利邦控 股有限公司,以及私营 业务利时控股有限公司、 利童( 控股)有限公司、玩具「 反 」斗城(亚洲)业务、Suhyang Networks 及UCCAL Fashion Group. 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 私人全资拥有及冯氏集团主要股东 利丰有限公司 於香港联交所上市 利标品牌有限公司 於香港联交所上市 冯氏零售集团有限公司 私营业务 利亚零售有限公司 利邦控股有限公司 於香港联交所上市 利时控股有限公司 利童(控股)有限公司 玩具「 反 」斗城(亚洲)业务 Suhyang Networks UCCAL Fashion Group 私营业务 贸易 物流 分销 零售 冯氏集团的组织架构142

143 华资家族企业一样,接班的问题无疑将成为冯国经、冯国纶兄 弟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实际上,早在

2001 年,冯氏第 四代已陆续进入公司工作,在公司的各个部门接受实践的磨练, 并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2009 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和国际经贸环境的转变, 冯氏集团利用具挑战性的这几年,加速进行公司的内部改革和 转型.为配合业务架构的重组,2011 年5月18 日,利丰贸易 董事局宣布集团管理层新安排:自即日起由乐裕民出任集团总 裁及行政总裁,冯国纶出任执行副主席,而冯国经则将於

2012 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公司主席职务,届时由冯国纶接任.冯国 经作为冯氏集团主席,将专注带领其他冯氏家族控股业务进一 步发展.同时,配合利丰贸易架构的转变,公司将有

9 位新升 任的总裁负责管理公司旗下贸易、物流及分销业务三个环球业 务网络.其中,冯国经的长子、利丰贸易执行董事冯裕钧出任 利丰欧洲业务总裁. 当时,集团主席冯国经表示:「利丰发展至今的规模,已 达致需要一个全新组织架构的阶段.有关安排旨在令利丰可更 有效地管理其多元化且发展迅速的环球业务.」他并明确表示: 「这次的变动,是为了令利丰日后可以顺利过渡至新一代管理 层(transit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anagement),而作出 的安排.」事实上,早在

2007 年,利丰董事总经理冯国纶在一 个公开场合曾明确表示,他与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