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22-10-31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研究 魏浩王露西 李* 提要本文在144种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分类的基础上,对1999-2009年期间我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动程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整体比较优势小于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2)无论是在世界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上,我国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出口比较优势变得更加稳定成熟,但是,这些产品主要是低技术含量制成品;

(3)无论是在世界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上,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类型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本在我国制成品出口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低科技含量制成品逐渐被高科技含量制成品所取代,目前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 关键词 出口;

比较优势;

贸易结构 Analysis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Structure of Chinese Exports Wei Hao Wang Luxi Li Cho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144 manufactured product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structure of Chinese exports. We found: (1) Chinese products are of great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world market than in the US market. (2)The number of Chinese product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both world and US markets is increasing, but most of them are low technology products. (3) High technology products exceeded low technology products to be the top export commodity. Key words:export,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Structure JEL classification:F14,F10,F19 引言近年来,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对外贸易大国,本次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自2008年11月以来开始出现负增长,并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最大降幅,自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外多种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实施,全球经济出现触底回升的迹象,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有所收窄,进入四季度开始较大幅度回升.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万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其中出口1.2万亿美元,下降16%;

进口1万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近二三十年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外需减弱,致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危机通过投资、贸易、信息等渠道传导到国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更加严重,增速下滑特别是出口下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首要问题.在一大批中小出口企业陷入困境之后,目前一些出口大企业也已受到重创.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但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给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巨大、严峻的挑战.我国商务部明确指出:稳定外需、保证出口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商品结构是稳定外需和保证出口的关键问题.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影响本国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国外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就会对本国的出口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对1999~2009年期间我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及其变动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分析了我国制成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上的出口比较优势,还分析了我国制成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上的出口商品结构,并对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德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不同类型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进行了比较,从而全面了解我国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商品结构,进而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缓解经济增长压力、确保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一、文献回顾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针对中国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Lall(2002)主要对1985年和1998年中国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1985年中国主要出口低技术制造业和基于资源的制造业产品,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只占中国出口的5%,与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阿根廷、巴西和非洲(包括南非)的水平相当,到1998年,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提高了40%,基于资源的制造业产品急速下降,低技术制造业产品上升.Schott (2006)认为, 中国和OECD国家的出口重叠度远远大于人们的预测,中国和OECD国家之间产品结构重叠的竞争日益加剧,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放弃最不先进的产品和产品质量升级等途径来应对和中国的竞争.Li Cui 和Murtaza (2007)认为,在加工贸易领域中,中国正在摆脱只是从事简单的组装活动,中国的进口和出口开始分离,中国的出口开始变得更加依赖国内本土的零部件,而且,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中国的进口和出口变得越来越复杂. 另外,Richardson (1999)把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一般拓展,并从时间序列和部门截面数据计算了欧盟15国、北美自由贸易区、拉丁美洲6国、亚洲四小龙、东亚四国等制成品贸易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Bender(2001)对东亚国家(分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四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制成品出口显示比较优势和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集团制成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以及不同类型制成品贸易结构在1981-1997年期间的优化幅度,并强调这些国家集团制成品出口显示比较优势的相关性及变化幅度的对比. 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魏浩 等(2005)对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做了分析,认为,在1997-2002年期间,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无论在世界市场还是在区域性的市场,比较优势都十分明显.樊纲 等(2006)提出了基于贸易品技术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并分析了1995年和200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认为,中国的出口品技术附加值正在向高端移动,1995年中国主要出口低技术产品,2003年主要出口技术附加值中等的产品,2003年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11.6%,比1995年提高了3%.傅朝阳、陈煜(2006)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2000年期间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比率指数,认为,在1980-2000年期间,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着很高的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该类产品即将从比较劣势产品转变成比较优势产品.杜修立、王维国(2007)构建了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认为,在1980-2003期间,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 中间增加,两端减少 ,即中低和中等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大幅增加,低技术产品出口份额大幅减少,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