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2019-08-10
难忘的那些"第一" 机关第二党支部 尹紫东 我与省科学院,从她创建的年代起,投身其中,一路走来,亲眼看到过老一辈领导为她奠基培土、奉献余生,一批青年才俊为她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如今她年届"而立",我也"花甲"过二,不知不觉已有了半生情缘.回想她的成长发展历程,犹如一幅幅跃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十九年前的初春三月,大地刚刚复苏,"文革"乍歇,国家百事待兴.我从石家庄行署调到刚刚正在组建的省科学院.说是"调",实际上是赶着"专业人员归队"的大潮而来.那时,全国科学大会闭幕不久,科学的春天里到处春雷滚动,我们这些历经"文革"十年劫难、专业几近荒疏的大学生,如久旱的禾苗盼春雨,渴望学习新知识,回归专业,以技术报效祖国.回想起来,那个年代,没有职称,工资全国一样,十年一贯制不长,到科学院来谈不上为名,也谈不上为利,只为那心中神圣的执著和炽热的追求,对科技事业一种真心的热爱,发自肺腑,源于真心. 那时的省科学院,没有楼房,没有设备,还没有挂牌.办公地点是四处散着,院部在合作路一所商业专科学校的一座教学楼的二楼,楼下搭起一座简易的棚子做食堂.院几位老领导和各地选调来的专业人员拖家带口来不及安置都在那棚子食堂吃住.各研究所人员在西里村招待所里吃住,院里规定给每人按出差补助.西里村的西南面一块坡地正在紧张地开槽施工.记得1979年4月末的一天下午,下着大雨,通知在工地召开全院第一次职工大会.我们从合作路两腿走来,一过西里,没有路了,地上深深的泥泞使我们每迈稳一只脚就要把另一只鞋从泥里拔出来,不到一公里的路足足走了20分钟上.我们聚集在一个用竹竿、苇席搭建的窝棚里,全体不到50人.会议主持人和报告人都是一个人党委副书记李 健,当时主持院里全面工作.他是抗日干部,50年代末援藏,"文革"后期随宋任穷、李锋等领导参加过七机部的整顿工作.在会上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他那老干部复出后的干劲、军人的特质.他说的几句话至今印象很深,他说:"文革"过去了,大家,从"五湖四海"汇聚到这里,是为了干科研.科研要条件,房子要尽快盖,科研也不等不靠,创造条件也要上.说到最后一句,扬起头,操着秦唐口音,激越地挥着手,我深深地被感染了.不久,建起的第一座办公楼是一座二层楼,上层办公,下层当车库.第一栋科研楼是能源所楼,第一栋住宅是现在的1号住宅楼,能源所与1号住宅楼成为各所临时办公场所.以后各研究所楼陆续建成.科研楼中激光所楼是最后建成的,那已是1984年了.激光所从领导到科技人员非常着急,他们等不得,于是就在车库后面依院围墙而建起了简陋的实验室车间.1981年夏天,他们日夜奋战,终于用自制的激光器成功发出了第一束激光.这一束光非同小可,它意味着激光所从此有了自己的高科技产品,科学院有了第一项成果,(不包括此前地理所、微生物所的成果).一下震动了全院,大家欣喜无比,向省政府报喜,很快常务副省长李锋专程到院祝贺,观摩鼓励.当年8月底,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能源所唐钰成的一篇《消除相变蓄热材料分层的低成本方法》论文被英国学术机构选中,邀请他参加国际太阳能学术会议.这是科学院第一次以自己的成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唐钰成,南开大学学化学专业毕业,英文底子好.当时能直接用英语与外国专家交流的全院没有几个,大家其羡慕钦佩之情,我知道,从此有多少人暗地里鼓劲学英文. 当时物资还严重匮乏,生活买煤凭本供应,而且烧煤做饭费时费工.科学院领导为减轻科技人员后顾之忧,主管后勤的李惠副院长利用北京老战友的关系搞到液化汽指标,实现科学院每家可用液化汽做饭.这还不够,院里又建了一台专用锅炉为大家供应开水.打开水用液化汽做饭,一顿饭节约了一半多时间,这恐怕是许多人居家过日子经历的第一次,这是当时连政府大院里也不敢想的奢望. 领导的支持,条件的改善,先期出了成果的同行的激励,许多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那时的科学院全院上下凝聚着一个心思:尽快出成果,尽快成才.深夜了,许多宿舍和科研楼里还亮着灯光;

白天,三三两两走在路上谈的是某种技术路线,时不时泡在澡堂里还能听到情报信息的交流.在这种氛围中,不到7年,60多项成果已经渐成规模.1984年国庆节,礼堂里办起了迎国庆成果展.接着1985年秋季召开了全国地方科学院第一次科技成果展览交流会,全国11个省(市)科学院的参展代表500多人,700多个项目,汇聚我院,蔚为壮观,引起领导和外界重视,方毅、宋健等国家领导同志专门为大会发来贺电.后来,科技日报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写的一篇《地方科学院应为地方经济服务》通讯稿,当天,人民日报以《我国地方科学院迅速崛起》为题转载,地方科学院一时引为自豪. 1985年以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无一例外地冲击着传统的科技体制.广大科技人员响应党中央号召走出深宅大院,将实验室成果搬到工厂、田间,服务于社会经济,开始有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数学所、生物所、激光所等开始有了一批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激光所开始向国家863计划冲击,开始向东南亚国家销售技术与产品.微生物所刘荣昌主持研制的生物固氮菌,以及后来的生物钾肥曾经蜚声国内.他十年磨一剑,经院、所两级推广,北至黑龙江,南至广西、海南岛,西至新疆,全国近20个省市近千万亩受益,每年超亿元的社会效益,研究所收益也在千万元以上.我曾新眼目睹农民清晨开车在所门口排队购买生物钾肥的动人场景.生物固氮菌成果是我院第一项也是唯一一荣项获国家发明奖、列为国家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的成果,刘荣昌本人也因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我院一线科技人员中第一位省劳模和第一位光荣出席全国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成功的"第一"多么让人喜悦,它是事业的突破,众多的"第一"铸就了科学院曾经的辉煌.然而,历史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科学院历史上失败教训的"第一"也让人刻骨铭心.15年前发生的河南林县农民状告院化工开发部事件是我院走向市场经济跌的第一跤.那一案造成科学院五个研究所和院部财务帐户被封,一周不能正常科研,五个研究所长午夜赶到北京,向国家科委求助,向最高法院申诉,但最终以科学院负连带责任,赔偿100万元而告了结.10年前,河北巨鹿县农民状告生物所名下的一个私人公司,称为"旱白鸭事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堪称第一.上百人冲击生物所大楼,近一个月无法科研,还是以生物所负连带责任,院借给所50万元赔偿换得暂时平静.这些案件的处理,我都曾经历其间,至今想起来心头仍隐隐作痛.然而我又想,这些跌跤如果能认真总结教训,何偿不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我们回到今天的科学院来,徜徉那花园式的庭院吧.感谢园林职工的精心培育,如今,建院时我们当年栽下的小小树苗已长成了遮天蔽日、身高八丈的参天大树.院区内,各种树木花草不下四五十种,除本地的杨树、榆树、本槐、龙爪槐、刺柏、扁柏、桑树、杏树、桃树、黑枣树、红果树外,更多的是阵营庞大的梧桐、雪松、冬青.我喜欢雪松,四季翠绿,一棵棵巍峨高大,挺拔如塔,直逼蓝天,构成了科学院园区的主体风景.再细看,还有许多名贵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盘坐如钟的罗汉松,身干洁白如雪的白皮松.四时花木有月季、石榴、海棠、樱花、紫薇、蔷薇、木槿、丁香、夹竹桃.花开时,一丛丛,一簇簇,红艳艳,黄灿灿,点缀在万绿丛中.花木中我最钟情的是白玉兰,其叶碧绿光亮,犹如着腊,花开如玉,大如白莲,花香似兰,清香阵阵,沁人心脾.传说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真挚纯洁的爱.这茂盛的园林,天天引来无数的喜鹊,伴你鸣唱.每当我清晨院内跑步或傍晚漫步时,常常内心提醒自己:珍惜这里的一切吧,切莫因你熟悉,天天所见,就习以为常,而负风光.这里确实有春和景明,夏日浓荫,金秋斑斓,冬季常青. 在院庆30周年和地理所庆50周年来临的日子里,每想起我见证的科学院历史上的那些"第一",心中总是不能平静.30年里,有多少探索,有多少汗水;

有过欣喜,有过忧患;

有过颖悟,有过迷茫;

不变的是心中的那份爱,荣辱与共、盛衰相依的爱.值此之际,我想托白玉兰和树上的喜鹊,寄情:祝愿科学院干群恩爱,喜报频传. 二00八年九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