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2019-09-27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果汇编 (2000-2010年) 目录

一、林业科学研究成果

1

(一)用材林培育研究

1 1.

马尾松良种选育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1 2. 马尾松良种选育及高产高效配套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

2 3. 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

3 4. 柳窿桉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区域试验

3 5. 提高桉树产量和地力技术研究

4 6. 耐寒桉新品种邓恩桉遗传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

5 7.杉木连栽迹地更新树种――秃杉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5 8.杉木多世代滚动式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

6 9.广西杉木新品种(组合)培育研究

7

(二)经济林培育研究

8 10.岑软2号、3号油茶无性系繁育与示范推广

8 11.油茶高产品种(无性系)推广

8 12.红山茶新品种及茶油精加工技术引进

9 13.八角低产林综合改造

10 14.八角、玉桂等特色经济林增效技术示范

10 15.清化肉桂良种培育及加工利用技术引进

11 16. 南方蓖麻优良品种及加工技术引进

11

(三)生物技术研究

12 17.桉树无性快繁技术产业化

12 18.杂交松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3 19.芳樟醇型樟树无性系快繁、高产林技术的研究

13 20.耐寒按良种邓恩桉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4 21.耐寒桉优良无性系选择及快繁技术研究

15 22.广西桉树优良无性系鉴定 DNA指纹图谱 及特异引物开发研究

16 23.芳樟醇型樟树快繁技术示范

16 24.桉树多倍体诱导培养的研究

17 25.尾叶桉不同无性系抗病性与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18

(四)林木种苗繁育研究

18 26.玉林市桉树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18 27.大叶栎优良种质选择繁殖技术研究及区域试验

19 28.能源型专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20 29.芳樟醇型樟树优良无性系推广

20

(五)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

21 30.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

21 31.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和抗病无性系示范

22 32.桉树原生质体培养与抗青枯病突变体诱变、再生技术研究

22 33.桉树白蚁预防技术研究

23 34.银杉林健康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24 35.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培育抗黄龙病柑桔新品种研究

24

(六)林业生态工程研究

25 36.广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25 37.苍梧县低效防护林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

26 38.苍梧县珠江高效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27 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27 39.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

27 与造林典型设计及示范

27

(七)林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28 40.白千层芳香油树种优良种源及栽培、加工技术引进

28 41.茶籽色拉油、化妆品油研究

29 42.茴油高效单离新技术研究

30 43.八角有效成份莽草酸提取的开发研究

30 44.高效中性分散松香胶乳化剂研制

31 45.湿地松松脂的化学组成

32 46.无色松香树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32

(八)园林花卉科研成果

33 47.南亚热带珍稀花木培育技术研究

33 48.名优蔬菜、花卉、木薯新品种引进、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名优花卉新品种引进、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34 49.花卉新品种的筛选、引进与示范――金花茶和珍珠罗汉松观赏品种的筛选与示范

35

(九)其它林业科研成果

36 50.稀土络合剂林用新技术研究

36

二、专利成果

37 51.桉树专用肥

37 52.金茶花树桩盆景的培育方法

38 53.隔纸式蜂窝容器制造机

38 54.一种混合原料发酵沼气池

39 55.便捷式一体化芳香油蒸馏装置

39 56.金花茶幼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40 57.窿缘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41 58.一种槽式发酵沼气池

41

三、林木良种

42 59.国家林木良种 岑软2号、岑软3号

42 60.国家林木良种 桂普32

42 61.国家林木良种 桂普101

43 62.岑软11号、岑软22号、岑软24号43 63.桂普32号、桂普38号、桂普49号、桂普50号、桂普74号、桂普101号、桂普105号、桂普107号44 64.国家林木良种 桂无1号、桂无2号、桂无3号、桂无4号、桂无5号、桂无6号

45 65.桂角44号、桂角77号、桂角78号46 66.国家林木良种 桂皱1号、桂皱2号、桂皱6号、桂皱27号

46 67.红锥博白种源种子

47 68.红锥浦北种源种子

48 69.广林巨尾桉9号48 70.广林巨尾桉5号49 71.广林尾叶桉4号49 72.芳樟醇型樟树优良无性系

50

四、标准

51

(一)行业标准

51 73.八角栽培技术规程

51 74.桉树速生丰产林生产技术规程

51 75.肉桂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52 76.红锥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53 77.相思纸浆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53

(二)广西地方标准

54 78.肉桂施肥技术规程

54 79.八角施肥技术规程

55 80.山苍子栽培与采收技术规程

56 81.油茶施肥技术规程

56 82.芳樟醇型樟树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57 83.芳樟醇型樟树组培苗种植技术规程

57 84.肉桂产品质量等级

58 85.紫胶寄主树(南岭黄檀)栽培技术规程

59 86.粉单竹栽培技术规程

59 87.浸提桐油

60 88.木棉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61 89.桂花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61 90.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

62 91.三年桐丰产技术规程

63 92.吊丝竹栽培技术规程

63 93.桉树速丰林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64 94.户用沼气池运行、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

65

一、林业科学研究成果

(一)用材林培育研究 1. 马尾松良种选育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林业局种子站 广西南宁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杨章旗 韦元荣 丘小军 莫钊志 覃开展 李炳寿 谭健晖 周全连 兰克豪 梁杰森 实施年限:1996-2000 成果简介:该项目选出遗传增益达15~30%的马尾松优良种源11个;

选出遗传增益达40%以上的马尾松优良家系112个;

形成的组装配套技术,可使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40%以上.项目的技术创新性与先进性:第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马尾松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

第二,保存了马尾松种质基因2902件,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基因库;

第三,发明了低接诱导生根、嫩枝嫁接和异砧嫁接方法,并在全国广泛应用;

第四,提出并实施了科学的马尾松育种策略.项目已向广西区内外提供优良种质1000多份,优树无性系穗条30多万条,建立嫁接种子园300多公顷.提供良种40.5万kg,在全国11个省市区、10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造林69.35万公顷,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9.11亿元,推动了我国马尾松造林良种化. 成果评价: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适宜推广区域或适用范围:南方马尾松主要栽培区. 联系人:杨章旗 地址:广西南宁市邕武路23号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771-2319866 电子

邮箱:Yangzhangqi@163.com 2. 马尾松良种选育及高产高效配套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贵州大学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员:丁贵杰 杨章旗 周志春 季孔庶 周运超 谌红辉 王鹏程 夏玉芳 谢双喜 洪永辉等 实施年限:1996-2008 成果简介:该项目:⑴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形成技术上先进、经济上高效的建筑材和纸浆材林优化培育技术体系;

⑵选出100多个优良家系、25个优良无性系和2个抗旱能力较强家系及250多个二代育种亲本;

⑶创建了建筑和纸浆材林生长收获模型和经营模型系统,筛选出建筑材和纸浆材林培育优化栽培模式;

⑷突破了扦插育苗技术难关,率先取得马尾松扦插繁殖成功;

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优良家系纸浆材专用性种子园,提出种子园丰产综合配套技术;

⑹ 首次在马尾松幼树根系上发现并分离到固氮细菌,填补研究空白;

⑺ 创建了芽苗定距移栽3次切根育苗新方法,提出促进早期速生综合配套技术;

⑻率先开展并揭示了造林密度、施肥、年龄等对木材性质及浆纸特性的影响;

⑼创新性提出马尾松的耐旱机理属于典型的高水势延迟脱水耐旱机理型,明确了连栽对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生产力及微生物的影响,首次提出马尾松幼苗期铝毒害临界值;

⑽ 建成国内最大马尾松种质资源基因库;

⑾ 试验示范林生产力比国家《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提高20%以上. 成果评价:2008年通过成果鉴定,形成8项研究成果, 其中5项达国际先进水平、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国家林业局和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及中国林学会梁希奖、梁希科学技术二等奖等.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适宜推广区域或适用范围:贵州、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等地. 联系人:杨章旗 地址:广西南宁市邕武路23号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771-2319866 电子

邮箱:Yangzhangqi@163.com 3. 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贵州大学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等 主要完成人员:丁贵杰 杨章旗 李志辉 周运超等 实施年限:2006-2010 成果简介:该项目较系统的研究了造林密度、抚育间伐、立地、采伐年龄及施肥等对大径材的影响,明确了各主要因素与大径材的关系,揭示了各要素对大径材形成过程、材种构成及培育目标的影响,创新性提出:立地条件是影响和决定林分能否实现大径材培育目标的最主要性因素;

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能显著影响林分达到大径材标准的时间早晚和各材种的出材量及所占比例;

采伐年龄主要影响各材种的构成情况;

施肥可加速和缩短达到大径材的年龄,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径材的培育等新结论.对培育大径材的各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素进行了优化组合,给出了大径材培育的最佳造林密度、成林后的合理间伐时间和次数及理想保留密度、有效的立地控制技术、科学合理的采伐年龄及必要的施肥技术,形成了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大径材的优化培育技术模式.利用所选良种和大径材培育技术,分别在贵州、广西等地营造试验示范林1000多公顷,比相同立地条件下当地优良种源生产力提高15%~20%以上,比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行业标准平均提高20%~30%以上. 成果评价:2010年9月2日认定为科技成果. 适宜推广区域或适用范围:我国南方马尾松主产区. 联系人:杨章旗 地址:广西南宁市邕武路23号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13978858085 电子

邮箱:yangzhangqi@163.com 4. 柳窿桉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区域试验 完成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项东云 王以红 吴幼媚 陈健波 蔡玲实施年限:2002-2008 成果简介:该项目开展了柳窿桉无性系区域试验与优良无性系选择、柳窿桉优良无性系造林示范等一系列研究开发工作,成功选育出一个柳窿桉优良无性系,其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7.0 m3/hm2,有较强的抗青枯病能力和耐霜冻能力;

建立了柳窿桉无性系再生体系,芽增殖系数达2.7,无性系组培生根率达91.1%,扦插成活率达92%,形成了柳窿桉无性系组培、扦插育苗大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了柳窿桉杂种优势的有效扩大利用,所选育的柳窿桉优良无性系已通过广西林木良种委员会的良种认定.推广柳窿桉优良无性系造林1995.68hm2,一个轮伐期(6年)林木蓄积量达331862 m3,经济效益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