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鸟 2019-07-17

3.本班组的 较大危险因素 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 主要防范措施 的不同点;

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二)填写内容. 1.制作《登记表》. 可按《手册》的原有格式形式,设计制作本单位《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格式参见附件1. 2.确认 场所/环节/部位 和 较大危险因素 . 根据现场对比记录,班组将实际存在的与《手册》相应或相近的 场所/环节/部位 中的 较大危险因素 在表中一一列出,注意填写时要将本班组现场实际情况写入登记表. 3.讨论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针对 较大危险因素 ,组织班组员工讨论相应的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很可能本班组的 较大危险因素 会引起更多种类的事故,还有对周边的影响.将这些可能的后果填入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部分. 4.明确 主要防范措施 . 对照《手册》中的防范措施对当前较大危险因素的管控措施进行查漏补缺.由于《手册》中防范措施具有普遍性,本班组实际上会有更多、更具体、更全面的安全措施,包括应急处置措施,将这些实际措施也一一写入登记表 主要防范措施 中. 5.查找 依据 . 《手册》中提供了部分 依据 的内容,但主要限于通用的标准和规范,班组应在上级或技术部门的帮助下,首先要找到《手册》中规定的依据原文,查找相应的内容,再结合本企业的资料,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将这些依据的文号和其中的相应条文一一填入登记表中 主要依据 部分.

(三)形成班组登记表. 在内容填写完整后,进行整理,形成本班组的《XX班组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班组组织员工对《登记表》进行学习讨论,在技术人员帮助下形成上报稿,并报企业主管部门汇总建档,经确认后成为本班组正式的《登记表》.

(四)修订完善规程与制度. 企业组织各班组将本班组的《登记表》与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点,讨论制度和操作规程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汇总整理,按本单位有关制度的管理规定对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五)建立学习制度. 班组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登记表》和新修订的相关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学习,并与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一对照讨论,明确《登记表》和制度规程中的执行与操作要点,并进行考试.

(六)现场应用与实施. 班组依据《登记表》中主要防范措施,逐一确认落实,并评估其效果.将其中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班组应将相关问题上报,研究制定防范计划并实施. 落实新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中的各项内容,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张贴较大危险因素危险告知卡(格式参照附件2).班组对较大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日常自查,车间或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七)防范措施改进. 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较大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尤其在工艺、设施设备发生变化后,按照以下程序对防范措施进行改进: 1.分析原因.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较大危险因素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结果,做好记录. 2.制定防范计划. 针对较大危险因素的原因,提出防范的具体措施,制定防范改进计划,按照相应的管理程序发布和实施. 3.实施过程监控. 在防范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实施阶段实行不间断的定期监督检查,保证措施的完全落实. 4.验证评估. 防范计划完成后,按相应的工作程序对结果进行确认,组织专业人员对效果进行评估. 5.举一反三. 对企业内有相似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采取适当的防范改进措施并落实. 附件:1.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示例) 2.较大危险因素告知卡(示例) 附件1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示例)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方法措施 主要依据 岗位负责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