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9-09-20

一、辽宁省城市供热条例 《辽宁省城市供热条例》经2014年5月30日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2014年5月30日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公布.

该《条例》分总则、规划与建设、供热与用热、设施管理、法律责任、附则6章程50条,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 维护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城市供热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用热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供热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公众利益优先、保障安全和质量、规范服务和管理、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价格、环境保护、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和扶持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推广使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市、县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等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县供热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七条 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统筹安排热源建设和管网布局.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不得违反供热专项规划确定的管网布局和供热方案,擅自为建设单位接入供热管网. 符合供热专项规划的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经市、县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等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八条 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省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供热工程中使用的产品和技术,定期制定推广、限制和淘汰的目录,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 新建建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装供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未按照规定安装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对既有建筑未安装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供热节能改造力度,及时组织安装供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 供热单位应当选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供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供热计量装置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检定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并定期检定或者更换.在保修期内,由保修单位负责维修更换;

保修期满后,由供热单位负责维修更换.供用热双方对热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发生争议时,由法定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供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选购、安装、使用和维护的具体办法,由省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条 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不得批准新建、扩建除供热调峰锅炉以外的永久性锅炉. 热电联产供热范围以外的新建房屋和旧城改造,应当实行区域锅炉集中供热;

在区域锅炉供热管网敷设范围内,供热单位有能力提供热源的,不得新建分散锅炉供热工程.对已有的分散锅炉,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拆除或者改造后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并不得向用户收取供热管网建设、改造费用. 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增加供热面积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用于供热建设的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市、县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供热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供热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供热单位移交供热设施资料.

第三章 供热与用热 第十三条 对供热专项规划中新增的供热区域,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确定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 第十四条 供热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供热单位依法取得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供热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供热经营活动.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热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供热,不得擅自转让供热许可证. 供热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核、分级核发,具体办法由省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取得供热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

(二)具有稳定的热源;

(三)具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且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供热设施;

(四)具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五)具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六)具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维护检修队伍;

(七)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可行的经营方案;

(八)没有擅自停热、歇业或者弃管记录;

(九)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十六条 供热单位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或者歇业的,供热单位应当在供热期开始六个月前向所在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准予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收回供热许可证,并对供热范围内的用户用热作出妥善安排;

不准予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供热单位转让供热设施经营权的,应当向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办理转让手续;

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向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并公布供热起止时间.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供热单位不得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热. 遇到特殊天气,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变化情况,决定提前或者延长供热,并给予供热单位相应补偿.补偿办法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 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用户应当在供热期前依法签订供用热合同.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与供热单位办理合同变更手续.合同示范文本由省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制. 第十九条 在供热期内,除不可抗力和用户的原因外,供热单位应当保证用户的卧室、起居室(厅)温度不低于十八摄氏度,其他部位的温度,应当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非住宅供用热双方对供热运行期限、温度标准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约定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第二十条 具备热计量收费条件的建筑,供热单位应当实行热计量收费.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用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热费.未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用户,按照供热面积收费标准交纳热费. 供热价格和计费办法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供热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二十一条 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煤炭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调整供热价格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供热成本监审,举行听证会,听取用户、供热单位、热源单位等方面的意见.在作出定价决定后,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定价决定,并说明对听证会各方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