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7-15

三、产业政策、用地规划相符性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013年修正)》,该项目的建设不属于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视为允许类. 项目位于怀远县溜城镇魏郢村路东组,项目用地属于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符合怀远县用地规划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俗称皖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南缘,淮河中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43′~33°19′,东经116°3′~117°19′之间.东与蚌埠市相连,南与淮南市相接,西与亳州市相邻,北与徐州市相望.距蚌埠机场仅10公里,京沪铁路从东侧经过,淮河、涡河河道排列其间、常年通航,乡乡通乡路、村村通油路,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明显. 荆芡乡是个依山傍水的农业大乡,位于怀远县城西南部,环城半周,全乡7.9万亩耕地,6.8万人口,面积113平方公里.

225、307省道分东西、南北走向十字坐标从境内穿过,淮河、芡河、茨淮新河、涡河、怀洪新河五大水系贯通全境,水陆交通十分方便.2016年2月15日,根据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怀远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函》,怀远县荆芡乡涡河以南部分并入城关镇,设立荆山镇.涡河以北部分并入涡北新城区,设立榴城镇 .

二、地形、地质、地貌 怀远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和江淮丘陵的结合部.县境内属蚌怀低山区和淮南丘陵区,统属淮阴丘陵区.山地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3.5%.怀远县东南有大洪山,西南有平阿山,县城南侧有荆、涂二山隔淮对峙,其余均为平原. 在残丘地貌中,除荆、涂二山海拔分别为258.4米和338.7米外,其余均小于200米.平原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区,在平原地貌单元中,由于河流变迁,交互沉积和历次黄河南泛覆盖及人工开河筑坝等,局部地貌不平整,具有 大平、小不平 的特点.据此特点又分为湖地、岗坡地、湾地三种小类型. 部分河湾地又分为河口洼地和泛滥平坡等最低单元.湖地离河较远,地势较低,呈浅碟状封闭沣地,排水困难,易积水.湾地分布于沿河两侧,由河水泛滥泥沙沉积而成.岗坡地是介于湾地和湖地间的高坡地,因受侵蚀作用而呈缓坡状.整个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坡降为l/8000~1/10000,绝对高度在15.5~25.5米之间.面积为2358.15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96.35%.

三、气象特征 怀远县地处北亚热带至温暖带的过度带,兼有南北方气候特点,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等特点.全年重要风向秋冬季以北风和东风为主,春夏季以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3.5m/s,年静风频率为17%.历年年平均气温15.3℃,最热月平均气温20.2℃,最冷月平均气温11.3℃,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9.4℃.全年无霜期21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18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0%.历年年平均降水量899.1mm,年均蒸发量为1579.8mm.

四、水文特征 4.

1、地表水资源概况 怀远县境内河流众多,分自然河流和人工河道.主要自然河流自北向南依次有屎印呛印⑽泻印⒒春印④秃印⑻旌印⒑谀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