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9-07-14

工作单位与档案托管地不一致的,经档案托管地的人才市场同意,通过工作单位申报.人事关系、档案不在我省,但在我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兼职或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经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或档案托管单位同意,可通过其所在兼职(技术服务)单位在我省申报.自由职业者、自主创业人员通过所在乡镇(街道)、社区申报.港澳台及外籍人员通过省政府外事办、省外国专家局申报. (十八)推进社会化评审.对专业性强、社会通用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的职称系列,以及不具备评审能力的单位,依托具备较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行业协会、学会、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探索建立社会化评审机构进行职称评审.建立完善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社会化评审机制,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新兴业态职称评价需求,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五、促进职称评价与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相结合 (十九)加强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衔接.充分发挥职称制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紧密结合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和职业标准,加强工程、卫生、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教育、翻译、新闻出版广电等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做好职称制度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对接,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推进职称评审与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相衔接,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的重要条件,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参加职称评审,分别按照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资格条件对待. (二十)加强职称制度与用人制度的衔接.坚持以用为本,将职称评价结果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相衔接.纳入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实行竞聘上岗的单位差额推荐,未实行竞聘上岗的单位等额推荐.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可实行评聘分开,符合条件即可参加评审.深入分析职业属性、单位性质和岗位特点,合理确定评价与聘用的衔接关系,以评适用、以用促评.在按需设岗、科学设岗基础上,制定竞聘上岗办法,加大岗位竞聘力度,择优聘用,签订合同,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对考核合格者续聘,不合格者解聘或低聘,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 (二十一)加强职称制度与人才流动制度的衔接.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学历、专业工作总年限达到晋升中、高级职称要求,在3年内可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直接申报相应系列(专业)职称,但以考代评系列(专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