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9-07-14
可爱的小跟班 作者:丁秀华 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合兴幼儿园 邮编:215626 【摘要】 在《纲要》的指导下,我能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努力为幼儿创设重要条件,支持幼儿的发展,注重对幼儿自尊、自信、交往、合作等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促使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同伴交往 幼儿发展

一、案例描述. 片段一:又到了游戏活动的时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很快进区游戏了,沈兆峰小朋友也快步走进豆豆家,豆豆家的爸爸妈妈一起将他推了出来:"我们人太多了,你到其它地方去玩吧!".沈兆峰小朋友又走进小吃店,可是又被小吃店的工作人员拒绝了,沈兆峰撅着嘴嘟囔着,接着,我就听到了响亮地告状声:"老师他们不和我玩!"我问豆豆家和小吃店的小朋友为什么不和沈兆峰玩,他们说他不会玩,把东西都弄乱了. 片断二:孩子们在草地上户外活动,"孩子们,找个空地方休息一下!说说悄悄话."孩子们听到我的话都赶快找个地方坐了下来,沈兆峰小朋友也笑着快步坐到了胖胖身边,可是胖胖马上站了起来做到了毛毛旁边,沈兆峰小朋友看看胖胖又看看我,脸上没有了笑容.我说"胖胖,你干吗又做到毛毛身边来呀?"胖胖说:"我才不和他坐一起呢,他又不懂什么." 片断三: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玩"碰碰车"的游戏,这个游戏除了几个新生没做过,其他孩子都会做,而且都喜欢玩,每次游戏都玩得非常开心,音乐响起, 孩子们根据音乐的强弱动了起来:当音乐强的时候,孩子们伸出自己的头或者受或者胳膊找一个小伙伴轻轻的碰一碰;

当音乐弱的时候,就跟随音乐原地拍拍手,孩子们在游戏中都非常的高兴,很愉快地找个小伙伴互相碰一碰.沈兆峰小朋友因为刚入园,还没有玩过这个游戏,所以他在活动室跑来跑去,却没有找到碰得机会,但他每次看到伙伴们想碰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哈哈大叫,好像是他自己亲自想碰了一样.

二、案例分析. 孩子们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活动范围开始扩大,开始对同龄的伙伴发生兴趣,开始发展社会活动.所谓社会行为,是指两个以上人的交互作用,这个时期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喜欢模仿"和"喜欢反抗",这就很容易发生案例中的小跟班情形:新生很想模仿老生游戏,老生却觉得新生什么都不懂,不愿和他玩,新生基于反抗心理偏要玩,于是场面便热闹了起来. 片段中的这几个说"我才不和你……"的孩子,也直接反映了孩子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差的性格特点.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由于绝大多数孩子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父母及其祖父母等时期为掌上明珠,一切事情都有父母为其代劳,在生活上缺乏交往配合意识,长此以往,就导致了许多孩子在游戏活动能够中出现"我才不和你……"的情况.

三、案例反思.

(一)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孩子交往意识. 人际关系包含的范围很广,但对孩子来说,与家人、同伴之间的关系几乎就是他们人际关系的全部.故事为孩子引介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会出现许多情境和人物与他们的小世界颇为相似,它们都在 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而,我班图书馆里的故事书非常丰富.孩子们在聆听了有关友谊的故事之后,孩子便能逐渐体会朋友之间那种亲密而又难免偶尔疏离的关系,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意义.不论是以人做为主角,还是假托动物来呈现,故事书的特点在于它们不仅蕴涵了朋友之间的温馨与真情,也不避讳谈到朋友不免有吵架不和的一面,而像这样的故事书,不必刻意在孩子们有争吵时拿出来和孩子共读,平时的共读便足以让孩子在会心一笑中,明白一些道理. 如:《青蛙与蟾蜍》以青蛙蟾蜍,发展出一系列耐人寻味又不失幽默的故事,主题包括了各种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包括隐私权、朋友之间的捉弄和相互协助等等.老师在和孩子述说这些故事时,先不要急着告诉孩子什么道理,不妨多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让他们说说,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会有什么感觉?又会怎么做呢?如此一来,故事可以做为老师与孩子沟通及相互了解的桥梁,同时又满足了孩子爱听故事、从故事中享受趣味的愿望. 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妨建议孩子们改变游戏方式,让小的、插班生也能参与,例如:玩娃娃家游戏,让新小朋友当孩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