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9-07-12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5分)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今陛下骋六W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 这两句, 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 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 写尽九月之景 . ②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渐入佳境, 乐亦无穷 .如 山间之四时 :春来 入夏 秋日 风霜高洁 ,冬至 水落而石出 ,令人流连忘返. ③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总的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简明有力,犹如《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一样:留给读者豹尾劲扫的感觉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用典故,如写到刘裕,由他早年生活的遗迹联想到他两度挥戈北伐,几乎克复中原的功业.只是这样的英雄业绩 总被雨打风吹去 ,只有那 供后人凭吊. ⑤在《师说》的作者韩愈看来, 古之圣人 是从师学习的榜样,因为 与 今之众人 的 耻学于师 形成鲜明的对比. ⑥《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其中 两句,回顾抗金往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诵.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1分)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阙 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 残云 与 疏雨 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 帝乡 与题目中 赴阙 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②本诗第二句 长亭酒一瓢 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 】内.(4分)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③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4分)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注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 劳歌 即忧伤离别之歌.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 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汉代的 千里草,河青青;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