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2019-07-11
学生真的只要听话就好了吗? 单位: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姓名:王S

电话:13456163767 【前言】 中国是儒学大国,我们推崇中庸之道.

这个观念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转换为两个字:听话. 家庭教育中时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 你这孩子怎么又不听话啦? 你什么时候才听话,让妈妈省点心! 宝宝听话,爸爸就买玩具给你. 似乎每个家长都想养出一个听话乖巧的宝宝. 学校教育中也有很多相似的画面,教师对着上课调皮的学生苦口婆心:你什么时候才能听话点?你要怎么样才能听话?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 学生 听话 等关键词, 显示5,790,000条相关结果,但超过90%都是关于如何让学生变得听话. 那是否学生听话真的只要听话就好? 【真实案例一】 本学期开学,执教初一年段,第一代00后正式升为初中生.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和以前大有不同.因为家庭教育和互联网普及,学生能了解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时常遇到知识面特别广的学生,有时根本无法解答他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更爱发言,喜欢讨论问题,我一边支持鼓励,一边也觉得维持课堂纪律略感吃力. 在这里要陈述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可能每个老师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班上有个喜欢说话的学生,上课开始,我说什么,他便在底下发散思维和同桌碎碎念.我提醒几次未果,就让他站起来:你什么时候不说话了,什么时候再坐下.结果学生站起来后说:老师果然都一个样.我有点生气,声音提高:你上课随便讲空话还有理了!他倒是镇定自若,继续和我辩驳:对你讲的东西有疑惑, 想举手前先确认下,难道非得讨论你让我们讨论的问题,说你想让我们说的话,无聊!我竟一时哑然. 这个学生有没有错我不在此赘述.但是他提到的一个问题却开始让我思考,我们是不是在教育上存在一个模子重复刻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案例分析:模子化教育】 我们常常下意识拿现在的学生和读书时的自己做比较,或者和初入职场做教师时带的第一批学生做比较,经常得出一个结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我内心是一半认同,一半存有疑虑.是我们越来越不了解学生,是我们固步自封还是学生真当世风日下? 这种比较自然不够科学,不够客观,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同时教育也在改革,你却要求学生没有与时俱进,只求乖顺听话,这不是固步自封是什么.现在的学生更加活泼好动,越来越有个性,不听话,喜欢和老师顶嘴,喜欢质疑,不再觉得老师是权威,不盲目崇拜,这些不正是我们课改的核心嘛.但是作为老师难免会有好多疑惑,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做.教师与学生的冲突时有发生,师生矛盾越发明显. 【真实案例二】 2011年11月8日,一条标题为 无德老师校车逼学生互扇耳光 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两名身着校服的男生面对面站着,互相扇对方耳光.大约3分多钟过去,一名年轻男子走进画面,对着其中那名高个男生连扇数个耳光.整个视频持续4分13秒.发帖者称,某学校老师因为学生坐车迟到,让两个学生互相扇耳光.老师也动手掌掴了学生. 【事实分析:勇于说不】 上述案例曾经引发一个社会调查:你怕不怕老师?如果你觉得老师错了,你会提出质疑和反对吗? 我们一味所采用的听话教育,只能培育出盲从权威的孩子.我们在教育初识,要让学生学会说:不.就是所谓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于事物,要有个清晰的自我判断. 同时,老师在批评一个孩子的时候,很少冷静地思考对错,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为孩子 不听话 .事实上,很多孩子被斥责并非他们的过错,但被训斥过后,孩子们往往会更加惧怕,不敢向外界寻求保护. 【真实案例三】 笔者最近发现两个现象,选修课呈现班级性分布,就是一个班会有较大一部分同学报相同的兴趣班.在食堂吃饭,如果有两个孩子起身去饮水机前面喝水,就会有一群小孩子跑过来喝水. 【案例分析:模仿与盲从】 上述事情看着是生活中特别小的小事,不至于上升到思想教育的高度.众所周知,我们人类是从模仿中开始学习的,但是模仿和盲从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模仿是思考学习的过程,而盲从只是跟风,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这点其实很可怕,我们的学生往往在成人之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之前所做所想都是基于别人怎么样,一旦把问题抛给自己,就一片空白.我们的教育最缺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很多听话的孩子,走出大学象牙塔之后开始长时间的迷茫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原因分析】 我们必须要认可国内的学校教育一直在努力改革,投入教育的经费也只多不少,教育改革需要一个过程,进展缓慢也是正常,不能一味否定.不管怎么说,近几十年的教育普及之后,国内少了多少文盲,少了多少愚昧,多少人靠高考改变了人生.总有人拿比尔盖茨中途辍学的例子来告诉世人,全球首富没有大学文凭,好似摆在我们眼前的漫漫求学路也没那么重要.但是我们都清楚盖茨是个考入哈佛且具有大智慧的学生,他对未来具有前瞻性和远见性,意识到大学已经无法提供更多他所需要的知识,才退出教育系统.时下好多新闻是关于名牌大学的学生辍学卖肉夹馍、卖猪肉、卖茶叶蛋等等,月收入均能过万.又有人笑称:这还要大学文凭何用,还不如早早回家卖猪肉!可是若你没有进入大学这扇门的能力,你便没有选择的机会,你是继续深造还是卖猪肉.还有为何同样卖猪肉,大学生的收入为什么比较高?谁又能确定,大学生卖猪肉的能力和与校所学知识经验当真全无联系?! 若真是一个优秀的人才,除了偶有偏科,学业成绩不会太差,学习能力一定是比较强的.因为优秀的人格,一般不喜欢被落于人后,而是奋起向前.因而学校教育真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人才. 不管在什么时代,学校教育一定是必须的.即使是天才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教育,和处理简单人际关系的能力.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少问题.急功近利,未走先飞. 教育功利化 独生子女一个较大弊端是,孩子常常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很少看到国内孩子笑得特别灿烂.国内教育永远避不开教育的功利性,教育当然有一定的目的性,你必须识字、算数、掌握一门技能.但更多的是灌输给孩子成绩、升学、高考的重要性,让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很难传达给学生快乐的学习观. 但若让教育化简为零,返璞归真,也是实在是太过于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但是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孩子早早发现自己的才能,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太过宽泛,基础教育之后,可精于其一或二,同时涉猎喜爱之事.个体的差异性需要保留,人各有志,而这个志之所向,是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引导发现的. 2. 教师对于错误的判断 如果有学校,就必须要有教师,关键是如何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品,而是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作力兼具动手能力的人.这也是目前教育界正在努力的大方向.但说着简单做起来难,作为老师,大多喜欢顺从、听话的学生,我们不擅长应付太有想法的学生.我们担心的事情太多,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经常有意无意几句话会堵死一个学生的想法和他们刚萌芽的兴趣. 教师在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位好的老师可以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迷茫时的引路人,缺少信心时的鼓舞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是会有意或者无意的灌输给学生.那如果这个老师本身的人格存在缺陷,那对学生是否会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单纯只是老师认为正确的事情才能做,认为不正确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是否就是太过主观.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冷处理.尽量不要跟孩子争对错,等过后再找机会沟通、教育.教育本身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命令,也不是要求,它是对个体生命成长的一种帮助.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这就是老师需要思考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3. 因材施教,我们做到了吗? 因材施教是教育界的一块石碑.口号喊得响,行动不够.往往因为学生太多或者教师能力不够而顾及不暇.极端点的人就会批判国内的学校教育总是教育出来一个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复制品和考试机器. 孔夫子是智者,他遵从自己学生的自然状态,但若要我们效仿先贤,难度颇高,那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关于因材施教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教育小班化能不能实现,教师的自身素养能不能提升,学生的个性教育能不能成为课改之重,选修课体制能不能更早的得到实现和普及. 【结论】 学生不听话是不是就是不好?! 学生听话是不是就是不好?! 如果不听话学生是存在即合理的,那我们一味的善待会不会成为一种纵容?! 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真的有教不好的学生?孔夫子3000弟子,有成就者也只有72人,何况我等凡人之质.教师不是圣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在盛怒之下处理与顽劣学生的关系是一门需要永远学习的课程.我同样带着个人色彩认可荀子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恶.如果有人天生道德观念淡薄,屡教不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