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11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C 2. A 3. B 4. D 5. C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6.B 7. B 8. (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9. 不愿承担老师之名;

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

可以互相学习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 (1)乘兴而往 怅惘不遇 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

家住深山;

与渔樵为伍;

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 (1)定乎内外之分 (2)春与秋其代序 (3)不霁何虹 (4)气吞万里如虎 (5)白露为霜 (6)无案牍之劳形 (7)往者不可谏 (8)人至察则无徒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 分) 12. 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

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

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13. 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 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14. 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 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15. "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 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 画龙点睛, 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 分) 16. "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 17. 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

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

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18. "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自信;

"不在亭子",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 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七、作文(70 分) 19. 略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 题.(10 分)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 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20. 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 处)(3 分) 21. 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限填城市名)(1分) 22. 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 分)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宋史》 23.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 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