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9-07-09
沈阳市特殊教育干部教师任职资格培训班 ------学习体会 我是由普通小学转入培智学校不久的特教老师,曾信心满满的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即可胜任,成为一名合格特教老师.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目光游移,行为刻板,性格暴躁,离群索居.....的自闭、脑瘫、唐氏儿,教学中我常感到力不从心的无奈,总是困惑着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学生成为了 特殊儿童 ,我又该如何去帮助他们…. 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赴华东师范大学 沈阳市特殊教育干部教师任职资格培训班 的进修学习.虽然只有短暂的10天,但使我受益匪浅.转眼间学习回来已半月有余,学习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在学习的十天里,我们聆听了江琴娣、陈东珍、马稀权、昝飞、何金娣、马红英、苏雪云等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上海的盲校、闸北启慧学校,开拓了视野、拓展了知识.为便于调整、完善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我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是江琴娣教授,以清晰明了,严谨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世界各国特殊教育的起步不同,发展进程也有所差异,但在当前阶段,普遍显示出共同的发展趋势. 特殊教育的 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在古代,残疾儿童是不受保护的,残疾的婴幼儿常常遭到忽视或抛弃.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起源于1799年,法国精神病医生伊塔维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对阿维龙山区的11岁野孩子维克多系统训练,特殊教育从隔离走向全纳,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自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会议以来,全纳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全纳教育模式---随班就读.全纳教育的核心是,忠实地把教育看作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江老师分别讲解了智力、听觉、视觉、沟通、情绪与行为、学习、其他类障碍儿童的概念、鉴定与分类、产生原因、特征及教育等,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司的陈东珍老师,为我们介绍了 上海市特殊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上海市完善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规范的随班就读管理及合理的资源整合,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都让人有着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之感. 医学博士马稀权老师,细致、旁征博引地从人体概述、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与脑瘫、遗传学基础与智力低下、眼的结构及残疾、耳的结构及残疾、自闭症及其他心理行为问题等几方面详实地为我们解读了《特殊教育的医学基础》,为我们今后教学中得医教结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汪海萍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国际保护》.汪老师把残疾人权利保护的国际进程,分为每十年为一台阶.1940-1950年代,期待通过福利的提高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1960年代,反思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注重推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1970年代强调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联合国大会定1981年为残疾人国际年.1980年代通过了《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之后的联合国大会,都要检查纲要的执行情况.1990年代通过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等文献.2000年以来,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残疾人事务是人权问题,必须采取以权利为本促进发展的方式,进一步消除阻碍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障碍.2006年,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而残疾人权利保护的国际进程的主要成果就是―残疾观从医学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残疾观认为残疾问题是医学问题,残疾是一种缺陷,是个人问题,残疾人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适应社会的要求,依据这一模式,是通过救助与施舍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社会模式的残疾观认为残疾问题是社会问题.任何对残疾人有意或无意的歧视,都是对基本人权的侵犯.依据这一模式,应采取措施保证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随着残疾观从医疗模式向社会模式的发展,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日趋正向,态度更积极.相信残疾人社会融合不仅造福残疾人及其家庭,也将惠及所有社会成员. 娇小秀气的昝飞老师以鲜活实例为载体,娓娓道来把我们引人了《行为矫正技术》的课堂.上课伊始,昝老师, 咣 的敲了一下桌子,笑眯眯向愕然抬头我们问 听到声音,你们有什么行为啊? 有的说, 吓一跳 , 昝老师说 不对,吓一跳只是你们的心里反应,抬头看才是行为. 接下来昝老师讲解了行为与问题行为,行为的特征,可观察,可测量.问题行为有行为过度、行为不足、行为不适当.在常见的学校问题行为表现中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是课堂上教师最关注的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常见的原因.对此我深有感触,我上初二的儿子就属此种.又以坏小子斯蒂芬、哈特、Gage的案例详细分析解释了常见问题行为的原因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