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9-07-07

调整了课时分配结构,增加了实验、实训课比重;

调整了教材,强化了教学内容的技能性,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启动 彩虹工程 ,首批免费录取35名特困家庭子女入学,走出了地方学校服务社会的新路. 机构改革: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学校发展需要,对一些部门工作职能进行了调整,成立管理工程学院和机电工程学院、实训就业处和职业技能开发处、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和招标采购办公室,重新组建了督导室;

将师资管理的职能由人事处调整到教务处,成立了师资科;

将成人培训和普招教育分离,成立建筑工程系;

将考评办调整到纪检委,加大了整顿工作作风、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工作力度. 招生就业工作: 2007年在招生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通过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的支持,落实3000人的普大招生计划,是建校以来招生计划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建立招生激励机制,完善并继续实行招生奖励制度,在全体招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录取2984人,报到2306人,省内省外平均报到率达到77.3%,为历届一次报到率最高的一年,完成了年初招生2300人的既定目标.与中国储运总公司塘沽分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与市内企业和牡市政府驻外机构、昆山人事局等10个单位建立了就业协作关系,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成为我校在牡市的首家挂牌实习实训基地,与辽宁对外贸易学校、大连国防技工学校签定了合作办学协,同时,加大落实力度,将就业工作作为全校的工作重心,推进工学结合,实现实习、实训、就业一条龙的目标,截止目前,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93%. 基本建设: 2007年,学校投入资金3300万元,新建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和浴池,增加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告别了学校在外租房办学的历史,实现学校6300名学生在一个校园学习、生活,所有基建工程均在当年报批、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并投入700万元购置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多媒体阶梯教室22个;

投入500万,对六栋教学楼、公寓楼进行了改造和粉刷,黄白相间颜色是学校的标志色;

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建立了教工食堂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为全校师生和老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实行《牡丹江大学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加强了干部考核、管理.为加强一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根据专业需求引进了韩语、物流、自动化等急需专业教学人才,积极做好生源萎缩停办专业的教师培训转向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并对市级以上已经结题的科研项目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档次进行了奖励.举办两期多媒体培训班,培训教师237名,鼓励教师继续深造,考取博士生一名,硕士研究生八名.积极向上级争取高级职称的指标,2007年,我校12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14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为进一步加强系部力量,根据各系的学生人数,共配备16名干事,充实了系部行政办公人员,充实了系部行政办公体系.并按照《牡丹江大学聘用合同制教师(专职辅导员)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3名专职辅导员,吸纳大三学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学校专职辅导员人数与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教育部规定1:200,为了更深入的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举办了首届 辅导员岗位技能比武大赛 . 制度建设: 为健全工作职能,规范部门管理,经学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各部门重新拟定或修订了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规章制度,为学校作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增收节支、离退休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提供准确、可行的标准和依据,保障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按照《牡丹江大学教师管理办法》和《牡丹江大学教职工考核实施方案》,落实岗位考核,实行末位警示、淘汰制度.结合牡丹江市开展的 治庸治懒 专项工作,加强了工作作风建设,学校出台了《牡丹江大学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纪律的规定》,严肃了工作纪律,达到了预期的整顿效果.制定了《牡丹江大学学生注册与升、降级实施办法》.对2005级、2006级的56名学生给予留级处理,有效的强化校风、学风. 群团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成功召开牡丹江大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完成教代会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校党委重大决策前,听取职工代........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