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2019-07-07

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

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练就强健的体魄. 4.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意志品质. 5.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规则及练习过程中个人与个人间或个人与团体间的协作配合方法.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四、体育课程设置 1. 根据我校课程设置规定,本科

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学期1学分,每周2学时,以15周计算为30学时.4学期共计120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每学期1学分,每周2学时,共30学时.以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运动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

以教学比赛和娱乐健身方法为主要手段.根据我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和学生等情况,专项课开设篮球、足球、排球、软式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击剑、健美、武术、健美操、瑜珈、网球、爵士舞、体育保健等. 3. 校体育代表队的专项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 4. 对部分身体异常、特型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学生须经学校医院证明,体育教学部同意,方可参加保健体育课).每学期1学分,每周2学时,共30学时.教学内容选择以太极拳、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等为主要内容. 5. 根据我校的场地条件、教师配备及选课方法,共开设下列项目. 见体育课程项目、课程部分及授课对象性别表. 体育课程项目、课程部分及授课对象性别表 序号 项目 课程部分 授课对象 性别

1 篮球 篮球一 篮球二 男、女2足球 足球一 足球二 男、女3排球 排球一 排球二 男、女4软式排球 软式排球一 软式排球二 男、女5网球 网球一 网球二 男、女6羽毛球 羽毛球一 羽毛球二 男、女7乒乓球 乒乓球一 乒乓球二 男、女8健美操 健美操一 健美操二 男、女9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一 体育舞蹈二 男、女10 健美 健美一 健美二 男、女11 游泳 游泳一 游泳二 男、女12 武术 武术一 武术二 男、女13 太极拳 16式太极拳 陈式简化太极拳 男、女14 手球 手球一 手球二 男、女15 击剑 击剑一 击剑二 男、女16 体育保健 体育保健 男、女17 形体健美 形体健美 女18 瑜珈 瑜珈 女19 爵士舞 爵士舞 男、女注:项目中出现的一和二指该项目具有初级与提高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内容不同,第二部分比第一部难度略高;

形体健美、体育保健、瑜珈、爵士舞等只有一个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学期选课中选择任一部分.

五、体育课程结构 1.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2.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4. 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