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9-07-07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 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3.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5.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和平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