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9-07-07

材料典型,分析到位;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正反对比论 证运用较好.语言功底一般. 满分佳作二 有功应不应受禄 无功不受禄 是志士仁人恪守的法则,可是如果一个人有了功劳该不该接受 赏赐 呢?有功应受禄可以号召更多人为社会做贡献,而有功不受禄可以为大家树立道德上的榜 样,在我看来,就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可以将奖赏精神化而非物质化. 如果一味地颂扬有功不受禄的思想,那么文明的车轮将在现代生活中越走越慢甚至停滞 不前, 试想如果人们冒着自己生命财产被损失的危险去救他人却得不到一定的奖赏, 那又有 多少人会坚持奉献的原则呢?当初欧文想在欧洲建立一个 理想王国 ,在那个王国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要做到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可是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那样的 空 想社会 仅仅只维持了几个月就解体了. 有功不受禄 的思想只能是精神上的食粮,如果 将它作为救济空肚子的佳肴,那就只能落得个饥肠辘辘,穷困潦倒. 如果过分强调 有功应受禄 的风气那也是比较危险的,那样会造成社会养成一种急功 近利的歪邪之风. 还记得有一次表弟拿一张十元的纸币向我兑换十个一元纸币, 我问他为什 么, 他回答说这样他就能获得老师奖励的十只铅笔. 看着他那清澈而又天真的眼睛却听到了 一个小孩子不应该说出的话,我又怎么人心却打碎他那小小的梦想呢?我只能无奈地摇摇 头,将零钱换成他捡来的十元钱.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是过分强调有功 应受禄带来的恶果.如果不纠正这一风气,那么影响的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更是会伤害下 一代那纯真的心灵. 其实正确的处理好有功应不应受禄的关系是很容易的,当初红军不就采用做了好事记红 星从而鼓励坏人改邪归正的方法吗?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让坏人被动地去做好事, 反而让本来 心善的人重新找回了自己那善良的心灵. 所以, 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用有功得到奖赏以颂扬 品质,用赞美其行为的方式回报做了贡献的人,并非用大堆财物来鼓励别人. 现在,如果你为了报答他人的帮助之恩,是用大量的金钱来表示自己的感激,还是将他 作为朋友真诚地与他相处,并在他需要你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呢?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人, 那么你就会多了一个朋友,多得一份快乐. 简评: 本文思路清晰, 解决问题的办法很不错, 有相当的思想性,立意深刻;

结构规范;

语言表达比较严谨.缺点在于: 功 的表述不确切,应为 善 ,而非 功 ,这意味着 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到位,对内涵的理解不够严谨;

第三段事例表述不甚清楚,且用自己身边 的例子不够典型,论证力度不足. 典型作文一: 应得之物,不拒绝 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得到学校的奖励时,是不是有些人觉得我们太庸俗,太看重财物 呢?我不认为这种想法是正确.因为这种奖励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获得的. 是我们应得之物,所以我们得到这份奖励后不感到羞耻,反而以此为荣,因为这也是对我自 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所以当我们面对应得之物时,不应该拒绝,而应该坦然接受. 不拒绝应得之物,我们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想要也得不到,但 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应该坦然接受.2010 年台湾金马影帝奖揭晓,阮经天以绝对优势勇夺 此冠,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跑龙套 的无名小卒到现在万众瞩目的影星.中国间经历过 什么不重要,但他的努力,他的拼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这份荣誉是他应得之物,当他 站在领奖台上时,我不为他所得的荣誉而激动,而被他坦然接受这一荣誉而感动.因为只有 问心无愧,只有拼搏后才获得奖励的人才有那样的面容. 不拒绝应有之物,我们才能为他人树立榜样.2010 年中国世博期间,有一位名叫应妙 生的老太太自己在上海租房子,为游客们提供免费住所,她的爱心小屋整洁干净,旅客住的 舒服, 但她自己却睡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