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没心没肺DR 2019-07-06

1、在化学反应A+B=C中,5gA和足量B完全反应生成8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g.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参加反应的B质量是3g,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 随堂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出了

1、五个不变,宏观上:反应以前的总质量与反应以后的总质量不变,元素总类不变;

微观上:原子总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2、一定改变的:宏观上物质的总类发生改变,微观上: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改变,反应的粒子变成了生成物的粒子

3、可能改变:分子的粒子可能改变,物质的状态可能发生改变 学生自己举例方程式,对方程式进行分析探究. 再次观察水的电解图,从微观方面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了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了宏观的现象,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大胆动手实验,共同合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图1 图2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始时用镁条燃烧视频引入,联系生活实际,给予学生亲身的体验,在教学的切入点上成功获取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实践到理论,切入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现象的原因;

再有理论到实践,以宏观现象描述粒子的反应过程,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有层次的递进,让学生更轻易的接受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中,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在几个不同类型反应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思考、分析等.加强了学生从宏观到微观;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当然,这节课还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说可能实验的结果会不让人满意,实验的装置有待改进,更多的实验没有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大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展示其主体地位,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活跃学生思维,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要求的. 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主题: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意义,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建立了微粒观,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结合上一节课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正确表示化学反应的知识基础,本节课从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书写以及书写时应遵循的两个原则这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正确的表示化学反应.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教材.教师在 如何表示化学反应 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认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讲解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和两个原则.

2、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化学用语,是学生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教师在 如何表示化学反应 的教学中一要分散难点,二要采用记忆、活动天地、交流共享、在线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化学用语的学习负担,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