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2019-07-05
第一单元 神话与传说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

期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本单元的 语文百花园一 包括 温故知新 口语交际 和 习作 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教学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本单元随课文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 鲧禹治水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体会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

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 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 壤 字,会写 汪、壤、烫 3个字.掌握 一片汪洋、息壤、滚烫 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介绍《山海经》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