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9-07-05

(二)工作目标. 到2016年底,全市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14项重点行动全面展开,重点领域取得初步进展, 互联网+ 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作用增强. 到2018年底,全市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相互融合,互联网在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创业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作用显著,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0年底,全市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 互联网+ 产业生态体系和社会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互联网+ 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将苏州打造成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

二、重点行动

(一) 互联网+ 创业创新. (部门分工:市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发展互联网众创空间.有效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大力推广创新型龙头企业生态孵化、跨行业衍生孵化、产学研用孵化、战略投资驱动孵化、智能硬件孵化、开放式平台孵化等不同类型的新型孵化模式.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创业园、创新广场、创业长廊以及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型龙头企业、创投机构等不同载体建立双创资源集聚的产业园区,构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互联网众创空间生态系统. 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 创业中国 苏南创新创业示范工程和 双创 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省级以上 双创 示范基地.构建面向创业创新的科技、知识产权、人才、社会保障和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增强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为创业创新团队提供包括企业注册、教育培训、投资融资、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等 一站式 集约化服务. 支持各类人才创业创新.鼓励列入国家 千人计划 、省 双创人才计划 、 姑苏人才计划 等人才计划的高精尖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利用互联网思维创业创新.鼓励 双创 团队和企业在 互联网+ 各领域建设若干省级以上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跨界交叉领域的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 互联网+ 创新体系.

(二) 互联网+ 制造业. (部门分工: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质监局等负责) 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对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开展机器人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开发,促进制造业装备由机械化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提高重点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冶金、纺织、轻工、化工等六大传统支柱行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快建设智能车间(工厂),建立制造资源协同管理平台,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加快突破新型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无人飞行器、卫星导航、海洋监测、增材制造等智能装备.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协同,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协同制造. 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强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应用,推动制造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产品在线、实时、远程服务升级,提供在线监控维护、在线应急处置等延伸服务.实施企业云平台建设计划,完善 工业云 、 企业云 、中小企业 e企云 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设,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