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r9梯 2019-07-04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30.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使用氨气的车间及贮氨场所应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等防护器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严禁利用氨气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2)在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 ――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

――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

――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氨气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3)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2)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液氨气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风良好. (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氨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

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防止阳光直射.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4)输送氨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

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