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9-07-04
寺工续考 (首发) 陆德富 复旦大学历史系 一 寺工是战国时代秦国一个很重要的中央手工业生产机构.

从出土的带有寺工铭文的器物看,它负责生产各类铜器,主要包括兵器、食器与车马器等,现举例如下: 【1】戟: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敏丞义,工沱(内正).寺工左(内背).寺工(矛f). 【2】壶:二年,寺工师初丞,禀人莽.三斗.北(寝)(腹部刻铭).府(圈足). 【3】车辕饰:廿一年,寺工献,工上造但. 就不同种类器物的数量来看,其中又以兵器为最多,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中就发现了十六件由寺工所造的铍.这与战国时代秦国频繁发动对外战争,需要大量的武备是密切相关的.秦国主要负责生产兵器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工室,从秦兵器铭文看,随着战争的加剧,工室的设立也逐渐增多,甚至在属邦、御府这样的机构内也开始出现,而且,一些官署如诏事也都加入到兵器生产的行列中来.从这个角度看,寺工主要从事兵器生产是合乎当时的历史背景的. 西安相家巷出土的秦封泥中也可以看到寺工这一机构,如 寺工之印 、 寺工丞印 .或以为 寺工之印 当是寺工长官令或长所用,其下有丞.当然, 寺工之印 也可能是寺工这一机构的官署用印.汉代仍有寺工这一机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有 寺工 ,其长官秩为六百石. 汉代寺工的职掌与秦并无太大区别,负责日用铜器与兵器的生产.寺工制作的铜器下文将有详细讨论,此处不赘.至于兵器的制作,疏勒河流域汉长城遗址出土的汉代竹简文书中有 刀一完鼻缘刃丽厉不神爵四年缮盾一完神爵元年寺工造 的记载.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汉代骨签上有一类中央官署的骨签,签上记载了有些中央官署生产兵器的情况,其中有一条 二千七十寺工第八十五 .这些均说明寺工制作兵器的职责一直延续到汉代. 寺工这个机构不见于史料记载.关于它的得名与性质,前人曾有略说,然皆难以据信,黄盛璋先生《寺工新考》一文已有讨论.黄先生进而提出,寺工应是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的中尉属官 寺互 ;

汉印与汉碑中的工或写作 ,故寺工错成了寺互;

该官 初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中尉 ;

汉代铜器亦见有 寺工 所造者,很明显《表》中的 寺互 乃是寺工之讹.此说为学者普遍接受.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如徐正考先生就认为 此说(案,即黄盛璋先生说)似可商 ,但没有作进一步说明.看来,寺工与寺互究竟是什么关系,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 先说寺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第461号简文如下: (未)央走士,大(太)卜,大(太)史,大(太)祝,宦者,中谒者,大(太)官,寺工,右工室,都水,武库,御府,御府盐(监),私府盐(监),诏事,长信掌衣,长安市,云梦. 这些职官的秩级均为六百石.《二年律令》的时间下限是吕后二年(前186年),从长信诸官的特殊地位,还可以推定它大致是吕后当政时的法规.上引简文中的这些职官在排序上似有规律可循,即把同属某机构的职官依次列出,比如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简文中的大卜、大史与大祝均为奉常属官.其下所列的宦者、中谒者、大官、右工室、都水、御府都是少府的属官. 简文中武库的性质稍显特殊.武库是藏兵之所,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它隶属于执金吾,是国家系统的机构,不过此处与其他少府属官并列,恐怕应隶属于少府.由职掌皇室事务的少府掌管武库,可能与吕后掌权,防止刘氏宗人及诸功臣对吕氏不利有关.这与吕后甫一当政就任命兄子吕产、吕禄分别领南、北军以控制京师武备,实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看来,武库隶属于少府只是吕后专政期间的临时情况. 从上文的分析看,夹在宦者、中谒者、太官与右工室、都水之间的寺工很可能是少府的属官.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怀疑寺工为少府令属官,是有道理的. 1981年在茂陵东侧一号无名冢的一号从葬坑中出土了若干西汉铜器,其中有两件铜器上有铭文曰: 【1】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铜熏炉一具,并重十一,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圈足). 【2】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铜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盖). 年号纪年,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据《史记・封禅书》,武帝建元至元鼎年号皆后来追加.此前的铜器铭文上均不署年号.据研究,这两件铜器连同 阳信家 铜器可能为景帝年间的制品. 内者为秦汉时期的内廷官署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内者为少府属官.《续汉书・百官志》载: 内者令一人,六百石 ,注: 掌中布张诸衣物.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李贤注引《汉官仪》: 内者,主帷帐. 可见,内者是掌管宫中帷帐等用物的机构.从 内者未央尚卧 的说法看,尚卧当为内者的属官.尚卧与起居有关,内者应该是职掌内廷起居设备的职官,帷帐也是与起居有关的. 战国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可以分为国家与皇室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职官机构在职能、财政上都有所区别,皇室事务的主管机构为少府.从战国秦汉时期的史料记载及铜器铭文看,少府内部也设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它们为皇室制作各类日用、奢侈品器物.地方手工业机构承担着为国家、皇室制作器物的责任.但是,从目前的器物铭文及史料记载看,为国家服务的中央手工业机构却从来没有为皇室制作器物的情况. 这两件铜器分别由内官及寺工制作,置用地点为未央宫.《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内官 初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 ,在西汉前期,内官是少府的属官,故而由它为内者制作铜熏炉.中央的寺工执行了同样的任务,也应是隶属于皇室的手工业机构. 《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第九十二面著录了一件汉代铜镫,铭文曰: 上林寺工镫:上林寺工,重三斤十两. 从字体及铭文内容看,此器当为西汉前期制品.或据 上林寺工 之说,认为寺工为上林所属机构.吴荣曾先生指出,上林与寺工之主管均为令,二者应是同级的.今案,《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令,《续汉书・百官志三》载,上林令秩六百石,前文所举的《二年律令・秩律》中的寺工也是六百石之官,这二者确是平级的.吴先生认为,当时有将机构与所处地连称的习惯,如称铸钱的钟官、技巧为上林三官,所以此处的 上林寺工 实际是指在上林内的寺工.此说甚是.寺工坐落在上林之中,这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寺工的性质,它是一个隶属于少府的机构. 为内者制作器物的除了内官、寺工外,还有考工、供工.请看以下两件汉代铜器铭文: 【1】建昭雁足镫:建昭三年,考工辅为内者造铜雁足镫,重三斤八两.护建、佐博、啬夫福、掾光主,右丞宫、令相省.中宫内者,第五.故家,今阳平家.画一至三.阳朔元年赐. 【2】绥和雁足镫:绥和元年,供工工谭为内者造铜雁足镫,护相、守啬夫博、掾并主,右丞扬、令贺省.重六斤. 建昭、绥和分别为西汉元、成两帝年号,铭文所反映的当是西汉后期的情况.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考工为少府下辖机构.供工也是中央机构,《汉书・刘辅传》载,刘辅被送往掖庭狱后, 上乃徙系辅共工狱 ,师古曰: 少府之属官也,亦有诏狱. 共工当即铜器铭文中的 供工 .前文说过,为国家服务的中央手工业机构没有为皇室制作器物的情况,此处的共工既为内者制作铜器,那就应该隶属于少府.师古之说当可信. 不仅如此,考工与供工还同时出现在传世及出土的皇室御用漆器铭文中.2001年湖南永州市鹞子岭二号西汉墓出土过两件汉代漆器,铭文曰: 【1】卮:大(太)官.鸿嘉五年,供工工敞造,护望、守啬夫护、掾宗主,右丞茂、令咸省.一……(器) 【2】樽:乘舆髹彤画黄涂辟耳三升樽盖.绥和元年考工工宗缮,彤工丰,护臣隆、佐臣、守啬夫臣谈、掾臣章主,守右丞、令臣(盖). 鸿嘉、绥和均为成帝年号.乘舆可指天子或诸侯所乘之车,《新书・等齐》: 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 但这里的 乘舆 ,显然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皇帝所用的车舆.它应该是如《独断》所说,天子所用 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 .漆樽铭文中的 乘舆 当泛指皇帝御用的器物.漆卮铭文中虽然没有出现 乘舆 ,但出现了置用机构――大官.大官即太官,卫宏《汉官旧仪》卷上: 太官尚食,用黄金扣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