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7-03

并结合周围环境特征,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环评相关导则、规范以及标准等要求,预测和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对项目拟采取的 三废 和噪声防治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价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提出控制对策、防治措施和建议;

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关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通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结合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对项目选址、总平面布局、环保措施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为建设项目今后的生产发展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本评价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使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促使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尽可能使项目建设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及环保部门进行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和监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2.2评价原则 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贯彻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

⑵相关资料收集应全面充分,现状调查和监测类比调查应具有代表性;

⑶项目污染源确定与环境影响分析力求准确;

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可行、数据可信;

⑸监控措施应具体可行. 1.3编制依据 1.3.1法律、法规、规划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修订)(2015年4月24日);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6月1日);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2012年2月29日修正);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2012年修订);

⑾《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 1.3.2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⑴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⑵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

⑶国务院,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6年8月6日);

⑷国务院,国发【2016】6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2016年11月14日);

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2013年2月16日);

⑹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

⑻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第51号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9月12日);

⑼环保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

⑽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8]85号《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8年10月31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