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8-11-10
《德育课本》三集第二册 忠篇

一、【子文告新】 令尹子文.

三已无愠.旧政告新.去留随分. 【原文】 周楚斗谷於菟.字子文.为令尹.缁布以朝.鹿裘以处.日晦而归食.朝不及夕.以忧勤社稷.成王每朝.设脯糗以羞之.及出禄.必逃.当斗般杀子元时.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仕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孔子称其忠. 患得患失.固鄙夫所为.无论矣.乃至于三仕无喜.三已无愠.其中心坦白为何如乎.且非特无愠也.必将旧日己所行之政事.一一告诸新任.人能如子文之处处以国事为重.尚何权利思想之有哉.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楚国的斗伯比的儿子.起初是丢在梦泽地方.因为老虎来给他吃奶.所以才抱回来的.楚国人的方言.乳叫做谷.老虎叫做於菟.所以把他叫做斗谷於菟.表字就叫子文.后来在楚国做了宰相.上朝时候穿着黑布做的礼衣.在家里穿着鹿皮做的衣服.每天总要到太阳落山.才回家里吃饭.这样的从清早直到晚上.在朝里忧虑勤劳国家的政事.楚成王每每在朝上设着干肉干粮给他吃.但是成王要赏他俸禄.他必定逃走弗受.当初斗般杀楚文王的弟弟叫做令尹子元的时候.斗子文就自己破了产来救楚国的灾难.斗子文做宰相.三次上任的时候.他脸上也没有什么喜色.三次卸职的时候.也并没有烦恼的颜色.旧任行政的方针.一定去对新任宰相说得明明了了.孔夫子也称美他的忠心.

二、【申生忧国】 申生被谮.死于无辜.使辞狐突.君国是图. 【原文】 周晋献公听骊姬谗言.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申生不可.曰.然则盍行乎.申生亦不可.使人辞于狐突曰.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张南轩曰.申生无辜而死.不但无一怨言.而爱君忧国之心.至死不变.忠孝之道.申生其曲尽矣.许止肺缴晟≈倚.除舜以外.孰能企及.所以没而为神.祸福晋国.天帝亦惟命是听也. 【白话解释】 周朝晋国的献公.听信了骊姬枕边的话.就要把世子申生杀了.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何不把你原来的志向.去对君上说了.申生不肯.重耳又说.你既然不肯把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去剖个明白.那末你不妨逃到外国去吧.申生又不肯.后来申生差了个人.去辞别狐突说.我的父亲年纪老了.儿子年纪又小.国家将来正多着危难呢.你不肯出来、替我君上想着安邦定国的计划.假使你有一天能够出来、替君上谋着定国安邦的计划.那末我申生就是死了.也受了你的恩惠多多了.于是行了一个最恭敬的礼死了.因为申生这样的孝顺爱国.又有恭敬的礼节.所以他的谥法.叫做恭世子.

三、【御己农谏】 老农御己.谏筑层台.庄王罢役.民歌薪莱. 【原文】 周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大臣谏者皆死.有诸御己者.违楚百里而耕.谓其耦曰.吾将谏王.其耦曰.吾闻谏人主者.皆练达之士.今子、老农耳.何谏为.御己曰.若与余并耕.则比力也.至于说人主.不与子比智矣.委其耕而入谏.楚王善之.遂解层台而罢民役. 楚人之歌曰.薪乎莱乎.无诸御己.讫无子乎.莱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楚人感之切骨如此.盖苦役劳民.莫斯为甚.谏者且死.谁复敢言.而一农夫.卒能谏止之.孰谓君国事.小民无与乎. 【白话解释】 周朝的楚庄王.造了一个很高的台.那个台的面积.差不多有一百里的大.国里的大臣、去劝谏楚王不要造这个台的人.都给楚王杀死了.这时候、有个种田人叫诸御己的.在楚国百里以外的郊野里种田.他就对着同伴种田的人说.我要去劝谏楚王了.同伴说.我晓得去劝谏国王的.一定是人情很谙练.事理很通达的人.现在你不过是个老农夫吧了.去谏什么呢.诸御己说.你同我种田.那末我们两个人的能力是相等的.至于去劝谏国王.那我和你两个人的智力.就大不相同了.于是就丢弃了锄头.到楚宫里去劝谏楚王.楚王竟赞成他的话.就不再造高台了.并且又把以前叫来做工的百姓.也都叫他们回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