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8-09-20

2013、2014确定了任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30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曲艺民俗等,并通过了保护单位申报、非遗中心考察、专家评审推荐、行政部门审批等法定程序. 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省、沧州市级非遗名录.2008年6月任丘辛安庄音乐会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06年6月任丘大鼓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09年6月|州庙会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11年6月任丘东姜音乐会、任丘东姜老调、任丘阴阳八盘掌、任丘古建青砖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任丘东良淀音乐会、任丘竹板书、任丘惠伯口剪纸、任丘李花村糖墩会"列入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1月"任丘东姜东路丝弦、任丘五虎群梢子、任丘落子"列入第五批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已初步建成,非遗项目保护体系已经形成.

(四)设立场所、申请资金,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建文化馆设置非遗展厅,使我市各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固定的向外展示的场所,已收集非遗物品300余件,现正在搬迁,准备布展.对任丘大鼓开展了搜集整理鼓谱工作,现已挖掘整理出84套,录制了声像资料.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为东姜老调和东姜音乐会申请省级补助资金共计18万元;

为任丘大鼓、东姜音乐会、辛安庄音乐会、阴阳八盘掌等各传承人申请活动资金共计1.5万元;

为古建青砖厂申请专项资金30万元;

为辛安庄音乐会申请国家级非遗资金40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非遗保护人员力量远远不够.我市非遗保护中心挂靠在市文化馆内,人员为兼职,没有专职、专业从业人员.目前非遗保护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日渐增多,现有的人员力量深感力不从心,很难继续扎实开展保护工作.

(二)非遗保护日常工作经费不足.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尚未列入市财政预算,开展大量的非遗保护活动基本上都是依靠从上级部门争取经费来完成,这种工作方式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弊端.

(三)非遗传承后继乏人.多数非遗项目传承人岁数较大,开展传承活动精力有限,有些技艺耗时长、收入低,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境地.

四、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运用多种方式开展《非遗法》的学习宣传,普及非遗保护知识,营造非遗保护氛围.增强全市非遗保护的自觉性和危机感.通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传统节日等平台,宣传、展示我市的非遗项目,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

(二)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经费保障.增加非遗保护财政专项经费,依法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长,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正常开展.

(三)加强政策落实,保护项目传承.依法加大现有非遗保护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重点对非遗保护贡献突出的传承人予以表彰、奖励;

对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实行经费补助;

支持非遗传承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在非遗中心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加强相关培训,满足非遗保护工作需要. 任丘市文广新局 2016年7月30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