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r9梯 2019-09-01
ICS?85.

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XXXXX―20XX ????? 内结合强度仪(Scott型) Internal bond strength tester (Scott type)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你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标识 20XX - XX - XX发布 20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中建材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茂、殷报春、李军、何幼根、张翼. 内结合强度仪(Scott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结合强度仪(Scott型)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和纸板内结合强度测定所使用的Scott型内结合强度仪(以下简称内结合仪). 内结合仪使用中的周期技术状态检验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306 标牌 GB/T

14253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QB/T 1588.5 轻工机械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要求 基本要求 内结合仪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内结合仪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 内结合仪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温度10 ℃~30 ℃,相对湿度不大于80%;

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

工作环境应清洁、无震动和腐蚀性气体;

工作电源电压为AC220 V,频率为50 Hz,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10%. 测力系统 内结合仪常用量程为500 J/m2,必要时可以按照500 J/m2的倍数进行量程扩展.扩展量程的内结合仪宜对测量范围进行分档,测量范围分档应保证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误差要求.采用在摆臂上增加砝码的方法扩展量程时,砝码应固定在保证摆臂系统重心不变的位置上. 在各档测量范围内,内结合仪的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误差 示值误差q(%FS) 示值重复性误差b(%FS) ±1.00 ≤1.00 空载试验时内结合仪的零位稳定性应不大于1.0 J/m2. 空载试验指使用未压制粘胶和试样的试样座和剥离块进行的测试. 内结合仪的测量显示装置应能实时、准确地显示出剥离试样表层的强度值,其峰值应能准确地保持. 摆臂系统 内结合仪的施力由摆臂系统控制,摆臂系统重心距旋转中心距离为(127.0±0.6)mm.摆臂系统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摆臂从水平位置开始应至少可自由旋转180°. 摆轴摩擦及空气阻力影响的代用指标以摆动次数表示.将摆臂做空摆试验(无剥离块),释放摆臂做自由摆动,至摆动完全停止,往复摆动为一次,其摆动次数应不低于50次. 摆臂应在水平位置上锁紧,释放时动作应能瞬间完成,不应有阻滞现象. 测头尺寸及其位置 摆臂上的测头外形为球形,测头直径应为(10±0.2)mm. 测头与剥离块对中性应符合以下要求:测头应处于剥离块(即试样)宽度中心平面±0.5 mm范围内. 测头垂直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摆臂自由下垂时,测头球面应与剥离块内垂直面刚好接触,其误差应不超过±1.0 mm. 测头撞击点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摆臂自由下垂时,测头球面在剥离块上的撞击点与剥离块底面的距离应为(22.5~23)mm,其相对位置见图1. 1――撞击点;

2――剥离块;

3――测头;

F――测头撞击的力 测头与剥离块撞击位置示意图 试样座 试样座与试样粘胶接触的表面应为凸起的平台,平台长为(25.4)mm,宽为(25.4±0.05)mm. 试样座使用不锈钢或硬铝合金制造,粘合面应平整、光滑,试样座应定位可靠、装卸方便. 剥离块 剥离块的材料应为硬铝合金,其表面应氧化处理. 剥离块的外形应为等边L直角形式,粘贴试样的长边为25.4mm,宽为(25.4±0.05)mm,两垂直面厚(3.2±0.1)mm. 剥离块的粘贴面应平整、光滑,且被冲击面应与粘贴面垂直. 制样机构及试样座压紧机构 制样机构 制样机构应能适应不同厚度的试样,其单个试样的压力应在345 kPa~1034 kPa范围内按345kPa的值逐级可调,常用压力分别为(690±21)kPa和(1034±34)kPa. 在压紧试样和粘胶带时,应采用气动(或液压)自动压紧方式,压紧时间应为(2~3)s.达到预定的压紧时间,压头应能自动松开. 由于手动压紧方式不能快速达到设定的压力且不能准确控制压紧时间,不宜使用手动压紧方式制样. 五个试样座安装在制样机构上时,试样座之间的间隙应符合如下规定. 切纸刀片厚度为0.25 mm时,试样座之间的间隙应为0.35 mm;

切纸刀片厚度为0.38 mm时,试样座之间的间隙应为0.48 mm. 制样机构应有压力指示表,以便于压力的调节. 制样机构在压样时五个顶柱应同时向上抬起,以确保各个试样的受压时间一致. 安装剥离块压样组件时,其上的剥离块粘贴面应与试样座的凸起平台完全重合. 试样座压紧机构 在测试试样时,试样座压紧机构应能压紧试样座,测试后应能可靠松开. 试样座压紧机构在测试过程中应能稳固地压紧试样座以保证在受到剥离冲击力时不松动. 机械系统 系统各部应连接可靠,相对位置稳定. 测头在运动过程中应摆动平稳,测试时压紧试样座的动作应可靠. 内结合仪在工作时应无漏气(或漏油)现象. 内结合仪在工作过程中应无异常声响,整机的噪声(声压级)应不超过60 dB(A). 内结合仪应内嵌气泡水准仪,以方便仪器调节水平. 测量控制系统 内结合仪测量控制系统应准确地按规定程序控制工作过程. 测控系统电子线路应布局合理、排列整齐美观.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键应排布有序、便于操作,各种字符应清晰醒目. 测控系统应具有回零功能. 测控系统设定的各项操作控制功能应准确可靠. 安全卫生、加工装配、外观和电气设备 内结合仪的安全卫生、加工装配、外观和电气设备应符合GB/T 14253规定. 试验方法 试验用标准器、工具、量具和检具 内结合仪检验(检定)时使用的标准器具和工量具应包括: 最大允许误差±0.1%的专用重力砝码;

最大允许误差±0.1%的专用测力仪及专用压板;

测头对中性专用检具;

分度值0.02 mm的游标卡尺;

分度值0.02 mm的高度游标卡尺;

塞尺(B型,组别75B20);

分辨力0.01 s的电子秒表;

2级声级计;

通用工具、量具.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3.2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测力系统的检验 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误差的检验 检验方法:对示值进行模拟动态检验.检验时,仪器显示窗口将同时显示检测点的计算值和实测值. 检测操作:仪器调水平,并通电预热30 min.将摆臂置于待测试位置,在与摆臂垂直的方向安装校验砝码杆并紧固(见图2).将与检测点对应的校验砝码安装到校验砝码杆上进行模拟试验. 1――砝码杆;

2――校验砝码;

3――摆臂 示值误差检验示意图 检测点的选择及计算:在测量范围内选择大致均匀分布的五个检测点(通常为测量上限值的10%、30%、50%、70%、90%五点),按进程每点重复测试三次,以三次实测计算值的算术平均值为依据,在显示窗口上读数,示值误差、示值重复性误差按(1)~(2)式计算. 1) 2) 式中: ――检测点的示值误差,以引用误差(百分比)表示(%FS);

――检测点的示值重复性误差,以引用误差(百分比)表示(%FS);

Fn――测量上限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同一检测点三次实测计算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检测点标称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示值中的最大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示值中的最小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对测量范围进行了分档的内结合仪,其各档测量范围的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误差应分别检验. 零位稳定性的检验 仪器调水平,将试样座安装在试验台上,并将无纸样和粘胶的剥离块放在待测试位置, 释放摆臂进行空载试验,连续做三次,分别记下三次显示值,并按(3)式计算. 3) 式中: ――零位稳定性,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单次空载试验的实测示值,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2). 测头对剥离块对中性的检验 取下试样座,将测头对中性专用检具安装在试样待测位置,缓慢放下摆臂,测头通过专用检具的凹槽时应无明显摩擦. 测头垂直位置的检验 将测头对中性专用检具安装在试样待测位置(取下试样座),测头下垂,让其自由轻摆,直到停止.观察测头撞击点与专用检具端面是否对齐.重复做十次,以最大偏离判断. 测头撞击点位置的检验 在剥离块撞击面粘贴复印纸和复写纸,将剥离块放在待测位置,放下摆锤撞击,用游标卡尺实测撞击点(复写纸转印到复印纸上的撞击印痕中心点)至剥离块底部的距离. 制样压力的检验 分别检验制样机构的690 kPa、1035 kPa压力点. 在制样机构上安装拉杆、专用顶板等零件,将专用测力仪的传感器放在剥离块压样组件的中间,调节专用顶板与传感器测头刚好接触,将两端螺母紧固.制样压力检验示意图见图3. 1――传感器;

2――拉杆;

3――锁紧、调节螺母;

4――专用顶板;

5――剥离块压样组件;

6――剥离块;

7――试样座 制样压力检验示意图 用调压阀将压力调至对应的检验压力点上,按下制样按钮,在测力仪上记下实测力值,连续测试三次,单个试样的实际压力及压力误差按(4)~(5)式计算. 4) 5) 式中: ――压力检测点单个试样的实测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压力检测点(5个试样)三次实测力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压力检测点单个试样的实测压力误差,单位为千帕(kPa). ――压力检测点标称值,单位为千帕(kPa). 噪声的检验 启动内结合仪,用2级声级计实测. 其他要求的检验 按要求进行实测或目测检验.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内结合仪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为第3章除3.4.1外的全部项目. 内结合仪出厂检验主要项目的实测数据应记入随机文件,没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产品不能出厂.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产品标志 内结合仪应以标牌为标志,标牌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标牌用铜或铝材制造,内容包括: 制造厂名;

产品名称、型号及商标;

执行的标准代号;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制造日期、编号或生产批号. 包装标志 产品包装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产品包装箱外表面应有文字标志和符号标志,内容包括: 产品名称;

制造厂名、厂址及邮政编码;

收发货标志及出厂年月;

箱号;

精密仪器、小心轻放、防潮、防尘、正置方向的符号;

毛重. 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QB/T 1588.5的规定. 随机文件应齐全,文件内容应确切.随机文件应包括产品合格证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及装箱单. 运输 包装后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符合铁路、陆路、水路等交通部门的有关文件规定.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应规定运输要求. 贮存 包装后的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防雨的场所并应平稳放置.产品贮存期一般为半年,贮存期内产品不得发生锈蚀现象,超过贮存期的产品应开箱检验,必要时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