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2017-11-11

爬行类主要有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泥蛇、水蛇等;

两栖类主要有青蛙、泽蛙、蟾蜍、石板蛙等. 评价区的动物类别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蛇、一般鸟类和昆虫等,但在评价区范围内受人类干扰明显,无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7. 自然资源 全州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黄金宝地.水利资源.全州县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流露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14条,其中以湘江为主干流,发源于邻县兴安境内的海洋山,途经全州县7个乡镇,入湖南进长江,流域面积7610.29km2,其中县内流域面积3585.32km2,流长110.1km,多年平均流量185m3/s,年平均径流量58.42亿m3.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5万kw,可开发利用水能约12.32万kw.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易开采.今已探明储量大并具开采价值的有煤、锰、铁、锡、钨、铝、锌、黄金、大理石、花岗石、白云石、硫铁矿、重晶石、钾长石、矿泉水等20多种. 农业资源.全县共有耕地4.083万hm2,其中水田3.572万hm2,旱地1.231万hm2.盛产水稻,全州县为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年外调商品粮2亿kg.经济作物以生姜、辣椒、大蒜、油菜、百合、花生、槟榔芋等为主.年种植面积均在700 hm2以上,且产量大.畜牧水产兴旺发达,是全国瘦肉型良种猪生产基地,年饲养牲猪120万头,栏70万头,清朝宫庭贡品禾花乌鲤鱼质好味美,经提纯复壮已成为名牌产品.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万hm2,是广西水果主产区,年生产水果10万t以上,以柑桔、脐橙、银杏、全州蜜梨为主要产品. 林业资源.全县林地面积26.6363万hm2,森林覆盖率57.37%,林木总蓄积量575万m3,毛竹立竹量6108万根,年产商品材约12万m3,毛竹700-800万根.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乡村林场建设先进单位.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空气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为二类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项目位于全州县,根据桂林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手工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全州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二级标准,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值达到一级标准;

二氧化硫、臭氧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值超出二级标准. 从《2016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指标可看出,全州县除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值超出二级标准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二级标准,主要原因是全州县城北新区大力集中开发,地表裸露面积增大,导致颗粒物超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一般.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的通知》(市政[2000]23号),项目所在湘江干流罗家湾至经家(县界)段水体功能主要为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根据桂林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湘江全州县段、兴安县段以及支流灌江水质良好,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率年度评价达标,符合断面功能区水质类别要求,表明湘江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标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