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7-10-15

③ 基于一定林地面积,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

④ 基于一定时间周期,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 (2)生物量的计算 根据二类调查小班的优势树种、活立木蓄积量等数据,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计算小班各优势树种的林木生物量: 公式(1) 式中: BTREE,i,j,t――第t年,第i小班中树种j的林木生物量,t d.m.;

i――小班;

j――树种;

VTREE,i,j,t――第t年,第i小班中树种j的活立木蓄积量,m3;

DTREE,j――树种j的基本木材密度,t d.m.m-3;

BEFTREE,j――树种j的生物量扩展因子,无量纲;

RTREE,j――树种j的根冠比(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无量纲. (3)碳储量的计算 林木碳储量是利用林木生物量碳含量将林木生物量换算为碳储量,再利用CO2与C的分子量(44/12)比将碳储量(t C)换算为二氧化碳当量(t CO2-e): 公式(2) 式中: CTREE,t――第t年,核算边界内所有林木碳储量,t CO2-e;

BTREE,i,j,t――第t年,第i小班中树种j的林木生物量,t d.m.;

CFTREE,j――树种j的碳含量,t C(t d.m.)-1. (4)单位面积碳储量的计算 单位面积碳储量等于某一年核算边界内所有林木碳储量除以当年核算边界内项目林地总面积: 公式(3) 式中: cTREE,t――第t年,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t CO2-e ha-1;

CTREE,t――第t年,核算边界内所有林木碳储量,t CO2-e;

At――第t年,核算边界内项目林地总面积,ha.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时,以二类调查数据表中的林地总面积为准. (5)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的计算 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等于一定时间周期内林地单位面积碳储量的平均变化量: 公式(4) 式中: ΔCT,A――核算边界内林地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t CO2-e ha-1a-1;

cTREE,t1――第t1年,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t CO2-e ha-1;

cTREE,t2――第t2年,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t CO2-e ha-1;

T――核算周期(t1~t2),年.

2、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基准值 本方法学以2011-2015年各地市林地平均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作为基准值.减排量核算时,应选用项目所在地市相对应的基准值. 基准值计算采用各地市二类调查统计数据,计算步骤同上节.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基准值 地市 基准值 (单位:t CO2-e ha-1a-1) 韶关 4.0402 河源 3.3525 梅州 3.9149 清远 3.8641 潮州 2.6747 揭阳 2.3410 汕头 1.9978 汕尾 2.0247 茂名 4.4044 阳江 4.7120 云浮 3.5148 湛江 3.7846 惠州 3.9966 肇庆 4.5697

3、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1)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 本方法学主要考虑核算边界内由森林火灾等引起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包括CH4和N2O. 公式(5) 式中: GHGE,T――核算周期内,项目边界内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总量,t CO2-e;

GHGFF,T――核算周期内,项目边界内因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t CO2-e. (2)森林火灾引起的排放 本方法学仅考虑林木地上生物质的燃烧,不考虑死有机质燃烧.因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排放量由下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