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7-09-25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 孝篇

一、【虞舜耕田】 虞舜大孝.

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人伦之变.至舜而极.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 【白话解释】 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叫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贤德.可是早已亡过了.他的后母呢.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有一次.在历山地方耕田.大象帮着他耕.飞鸟帮着他耘.尧皇帝得知了.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试验舜帝.并不觉得怎么样.后来天下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

二、【仲由负米】 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贤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他的家里穷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类不好的蔬菜.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游历.游到楚国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他跟随的车骑有一百辆的多.他积聚的谷米.有一万钟的富.坐的时候.便茵褥重叠.吃的时候.便鼎食满前.他就叹气着说.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要想像从前一样吃着藜藿的蔬菜.仍旧到百里以外去背米来养爷娘.这世里断断不能够再有这种日子了.叫我怎不伤心呢.孔子说道.仲由的服事爷娘.可以说是活着尽了力.死了尽着追思的了.

三、【闵损芦衣】 孝哉闵子.衣芦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 【原文】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母恶损.所生子衣绵絮.而衣损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父察知之.欲逐后妻.损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视损如己子. 李文耕谓闵子留母之语.凄然蔼然.从肺腑中酝酿而出.虽使铁石人闻之.亦为恻恻心动.何其天性之厚且纯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气.直从孝子一念恳恻中转回.为子者其三复之.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姓闵名叫损的.表字叫做子骞.生他的母亲.早已亡过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穿了棉呀、絮呀、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里面却是装着芦花的.有一次、他的父亲叫闵损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很生气.后来觉察了儿子是穿了芦花缘故.便要赶出那个后妻.闵损却对父亲说.母亲在此.无非我一个儿子受着寒冷.倘若母亲去了.可怜三个儿子都要受着孤单了.他的父亲觉得闵损的说话不错.也就罢了.他的后母.从此也感悟懊悔了.以后看待闵损.就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