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7-08-29

二、平台建设目标 目前全省公安机关使用的是山东省公安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原系统),2004年开始研发,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本次建设的新平台目标是: 一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原系统功能单一,主要是实现对现有装备的数据统计,已经达不到现在装备管理工作需要;

新系统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建立贯穿装备采购配发、日常管理、维护服务、监督检验和报废更新全过程的 五位一体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二是应用范围和深度更加拓展.原系统只是应用到县级公安机关警务保障部门,新平台将应用范围扩展到业务警种和基层所队,实现装备配备部门的全覆盖.从单一库存装备管理延伸到部门、警种在用装备管理,同时,为各业务部门警种装备自我管理搭建平台. 三是实现动态管控.原系统是对装备总量的静态管理,存在数据录入、维护、更新等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新平台实现对配发到警种部门的在用装备进行管控,装备使用部门、装备维修保养、装备报废等状态变更后,系统数据得到及时更新,改变传统的一配了之、情况不明、状态不清的静态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四是实现装备管理智能化.新平台采用射频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装备芯片的感应,实现装备入库出库、领用归还、盘点等自动化感知和录入,解放了人力;

平台的装备保养、报废、库存等智能预警,提升装备管理智能化水平. 五是实现全省装备有效调用.该平台将实现对全省装备分布位置、状态的全面准确掌控,遇有重大突发事件、重要安保等任务时,可实现统一调用、就近支援. 六是实现装备配备精确化.将各类装备配备标准嵌入平台,实时动态掌握装备应配、实配、超配、缺配情况,为制定装备购置预算提供依据,实现装备精确配备. 七是实现装备质量监督追溯.通过对公安装备维保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形成装备品种、企业售后服务、装备质量问题分析报告,为开展装备质量监督、问题追溯、采购管理、维保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

三、工期要求 合同签订后50个工作日内完成平台设计、开发、测试与安装调试完成并交付.半年内完成系统试运行与改进;

一年内完成全省现有系统对接、推广和验收.

四、服务要求 质保期3年.为保证平台建设和推广高效、准确,要求供应商具有本地化服务能力,并提供3年2名技术人员驻场服务. 系统功能与性能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 目前装备库存管理过程中存在种类多、台账不一致等问题,大部分地区对装备信息的管理均以手工完成,既由资料管理员以各种记录台帐方式完成信息的登记,在需要某种信息的时候查找台帐记录.这种工作方法效率低下,信息保存的准确性、安全性难以保证,信息查询的快速性、完整性也难以保证,致使装备的管理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繁琐枯燥,效率低下.同时各地装备的管理处于自我管理状态,我省集中管控难度大. 为解决上述诸多难题,平台需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结合,为每件装备编制身份标示,对公安装备的采购、存储、领用、归还、报废等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台账信息管理水平,有效杜绝台账信息和实际装备 两张皮 的问题.提升装备的使用管理水平,有效完成装备的采购、使用、报废等过程管理,借助信息平台,使监督检查更具操作性. 主要功能需求有:采购计划、装备入库、装备台账查看、库房装备识别、装备报废预警、装备领用与归还管理、装备报废管理、装备库存查看及预警、装备调拨、库房日常巡检管理、大数据分析装备使用情况以及质量问题等功能. 性能要求 性能 1)平台的设计容量:支撑同时在线用户数10000. 2)在设计容量下,每笔请求平均响应时间合理制定装备调拨决策. 库存预警 结合各单位装备配备标准、装备有效期等条件,实时判断装备库存库存量是否满足配备需要.针对未满足标准或者数量将要降至标准线的进行预警提示,提醒采购负责人及时准确制定采购计划. 在用装备监管 为改变装备出库后无人管控的局面,系统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监管. 1)可根据管理需要,设置一批在用装备库,在办公场所、车辆、楼宇出入口、大门等地安装RFID扫描接收装置,对在用装备进行不定期扫描. 2)建立装备核查制度. 装备维保 装备需要维保时,使用人员在系统提交维保申请,对装备进行维保,系统提供如下功能,为后续装备采购提供支撑: 1)分门别类对故障进行登记,对于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故障,进行重点跟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