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2017-07-26

二、三十年新一代华人移民纽约的过程,主要是向纽约中心 区曼哈顿华埠之外的皇后区、布鲁克林区等区迁移的历史.就纽约地域方向而言,这是一段东移的过程. 早年间来到纽约的华人基本上讲广东地区方言,在六十年代台湾移民开始涌现之后,由于语言、习俗的关系,他们放弃了居住在位于曼哈顿下城业己形成百余年旧华埠的选择,开始在皇后区紧邻曼哈顿的阿姆赫斯特(ELMHURST)乃至木边(Woodside)等地区聚居.年岁稍长的台湾移民几乎都记得,

六、七十年代时,纽约皇后区

11373 这一涵盖了上述地区的这组邮政编号给台湾民间带来的意味.这个属于皇后区台湾人聚居地区阿姆赫斯特的邮政编码为早期浑饨才开的台湾朝野,留下了西方文明无以替代的烙印. 尤其是在

1976 年,一位居住在阿姆赫斯特的名叫李保玉的台湾移民完成了一部名为《美语通用会话》的英语会话教育读本,并同时出版了一套由李氏一家及其周遭的美国朋友联合录制的配套语言唱片.其中尤以李保玉最小的儿子李东尼录制最为卖力,才在变声的小男孩操一口标准纽约腔,从上学、 看病、坐出租车看戏直到带女同学观看家中后院,凡此种种,一并灌录.此教材在台湾推出之后,一时 洛阳纸贵 .在台流行开之后,竟又回流进纽约,也成为居美华人的英文进补教材.更难能可贵的是,李保玉是时已在纽约教育界任职,捻熟美国当地的各项礼节及规矩,她在教材中每一章回后面均注有关于美国文化背景的解释,使得当时大洋两岸的诸看家受益匪浅. 后来,日益逐渐富裕起来的华人逐渐东移,横过

50 多条街进入法拉盛(Flushing)地区.在此建立了被称为 第二华埠 的法拉盛新侨社区. 法拉盛最早是韩裔社区,有案可考的是

1949 年12 月28 日,一位名叫薛胜的华人及其妻子周瑞平开始在法拉盛开设第一家名为 莲芳 的中餐馆. 在这之后及七十年代中期华人移民大量涌入法拉盛之前,在此地居住的华人寥寥无几.现在仍活跃在华人社区内的台湾早年移民、原华人促进会重事长程盘铭曾也是法拉盛目前硕果仅存的 开头 之一. 华人陆续迁进法拉盛后,从韩国人手中不动声色一家一家地把店面、房产买下,店面用来做生意,房产用来居住及炒高价钱.十几年来,无数赋闲在家的华人妇女即是利用自买自销翻炒房地产,帮助夫婿大举致富的.等到韩国社区人士开始惊呼法拉盛不知不觉已渐离怀抱的时候,在人数上已经成了气候的华人们已经一本正经地开始讨论是否要在法拉盛的闹市附近集资兴修大型中式牌楼了. 后来,更富起来的华人们继续东迁,进入皇后区东部著名中产阶级住宅区贝赛(Bayside)地区;

再后来,华人们又迁入更东边高地税的高级住宅区 长岛(Longlqland),和真正的白人富豪比邻而居,鸡犬之声相闻. 在法拉盛地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