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2017-07-25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版)――下篇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

一、学科简介 东北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学科创建于199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主体和支撑学科之一.

东北大学早在1958年起就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研究的单位之一.在李华天教授的带领下,1958年研制出仿M2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965年研制出JCL工业控制巡回监测装置,成功地投入鞍钢生产控制,多次参加全国科技成就展.1971年研制出DJS-130K工业控制机,并应用于大连钢厂计算机控制系统.1980年,在李华天教授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计算机局域网研究,开发出了国内第一个环型局域网络系统(NEIT-NET).1995年,国家在东北大学成立了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 九五期间 东北大学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合作,成功研制出企业级ATM交换机.90年代初,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国产化医用CT机,以后又研制出彩超等高技术医疗设备.2000年成立了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中心. 本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多媒体信息分布处理技术、宽带计算机网络、容错计算技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并行分布式系统、开放式系统与互操作系统.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以等科研项目,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系统技术、容错计算机技术、并行数据库、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在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余部,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本学科具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师2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教授8名、副教授13名.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先进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具体目标有: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有独立的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在本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内取得一定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3年;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4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6年. 学分要求:最低学分10学分.

四、研究方向 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网络关键设备(适配器、交换机等)的设计与实现技术、网络底层软件(BSP,Driver)、交换机系统软件集成技术和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技术、CPU与芯片设计中的新技术;

计算机网格技术:主要研究网格体系结构、网格通信协议、资源管理、安全机制、网格支撑环境、应用网格等;

普适计算与嵌入式系统:主要研究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嵌入式设备通信及互操作技术,包括:设备级普适计算体系结构,设备的服务抽象,普适设备的上下文觉察及交互技术,系统的可扩展/访问可升级技术,以及设备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其开发平台的研究.研究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技术,包括嵌入式伺服控制和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基于知识的数据理解与运算和嵌入式开放体系支撑软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