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7-07-07
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导语放眼21世纪全球经济,涵盖了传统文化行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衍生出的众多新兴文化行业在内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崛起,极大地影响了地区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趋向,并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凸现.

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极其重要. 为此,根据秦皇岛市委、市政府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 四大主体战略要求,为进一步引导秦皇岛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特制定《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 本《规划》从背景与意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文化产业体系与空间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优选、各县区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营销计划、保障措施九大方面对未来七年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目前一些文化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不是十分准确,本《规划》所列文化及相关产业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所划定的范围,能使规划目标数据与时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相契合.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为加快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明确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国家 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国家宏观文化政策持续性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我们制定规划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机遇一:经济转型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转型关键时期,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生产型经济向需求经济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秦皇岛市2013年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人们对于文化创意型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开始加速增长.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由依赖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依靠效率、资本积聚以及创新驱动模式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扩大国内文化消费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朝有利于文化消费结构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机遇二: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文化产业成为各级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各地纷纷加大文化的投入,采取措施提升地区文化发展的竞争力,以期增强地区发展的软实力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随着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出现融合发展态势,呈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文化创意的植入既是产品和服务价值提升的催化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文化创意元素的价值得到凸显,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三网融合的业务不断创新与发展,高新信息技术会不断向文化产业领域扩散与融合,文化产业将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机遇三:国家系列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近年来,秦皇岛先后被国家定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等国家试点城市,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条件.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及河北沿海经济带的打造,特别是北戴河新区的建设,为秦皇岛文化产业的上水平和快速发展更是创造了难得的黄金机遇期. 机遇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国家实施打造首都经济圈,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推进区域发展体制创新、完善城市群布局、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腹地发展的重大战略为秦皇岛总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未来与北京合作中,秦皇岛利用独特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可以引进北京智力,接受北京文化技术人才辐射,双方开展文化产业对接合作,乃至承接北京的部分文化产业的转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